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0537/ 文:上官乱
无出版审查、文学根基深厚却难以养活作家?台湾真是中文创作的天堂吗?
近段时间,几乎台湾各大出版社都在准备2023年1月份的台北国际书展。我听到一个消息
,就是很多出版社都没有申请到书展期间发布会活动的场地,哪怕是名家的发布会,因为
明年参展的机构和新书数量比2022年几乎多出一倍。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疫情缓解了,
2022年不敢参加的出版机构如今都准备参展,还因为2021年三月起台湾出版业者可以申请
免征5%营业税,所以,今年台湾的出版社可谓爆炸性地出书。
更重要的,当然是由于国际形势和两岸形势钜变,台湾成为世界热门话题,以及香港的言
论环境恶化以后,中文出版的自由之地几乎只剩台湾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台
湾就是中文创作和出版的天堂”的感觉,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仅靠一场书展的火爆程度,
当然不能轻易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很多方面的考察。
来之不易的出版自由,让台湾成为世界第二
台湾的出版和言论自由当然不是免费得来的。直到1999年,台湾才废除《出版法》,在此
前的几十年,和中国大陆一样,一直施行着严格的出版审核制度。国民党政府来台之后,
还处于“训政时期”,要求台湾各种出版品的申请、登记均须经国民党各级党部审核,如
果批评政府,还会面临刑罚。1952年,当局为了缓和二二八以后的局势,修正了出版法,
虽然不再追究刑责,但是只要有出版品违法出版审核规定,一样会被警告、关停。
1953年7月,当局颁布了《台湾省戒严期间新闻纸杂志图书管制办法》,进一步审查出版
品。就连国外的媒体都逃不了审查,1959年的美国版“大英百科全书”来台申请著作权,
被当局要求必须修改部分地图与关于“大陆匪伪政权”之用词。就连当时驻台美军订购的
英文杂志,都会先经审核人员的手,用小刀把敏感字眼刮掉,才能到美国人手中。就算到
了80年代党外运动蓬勃时期,仍然发生过荒诞的审查故事,1985年6月,《民众日报》引
述《美联社》消息,标题“中共将继续走开放路线,反对超级强国欺侮小国”,结果被以
“违反国策、为匪张目”的罪名遭到停刊7日的处罚。
1987年7月,台湾解严,《台湾省戒严期间新闻纸杂志图书管制办法》也失效了,但是“
反对共产主义、台独分离意识”等出版审查两大原则依然有效,其中,郑南榕的《自由时
代周刊》就是在此审查制度下,成为被查禁和停刊次数最多的出版物,最终也导致了郑南
榕的自焚殉道。
直到1999年,立法院才废止了《出版法》。从此,台湾的任何出版品都不需要被审查了,
这促使台湾迅速成为全世界人均出版量第二的地区,仅次于英国。在这个人口仅2300万的
中文社会,每年共有五千多个出版单位、包含三千多家出版社,共出版四万本以上的新书
,平均每天都逾百本新书出版,这是台湾出版自由才20年就达到的成绩,不得不说是个奇
蹟。而同比人口14亿的中国大陆,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总共才出版社584家,而且出版
审核越来越严格,加上疫情三年,新书更加难产。因此,对照台北书展的火爆,我们不得
不承认台湾的自由之可贵。
丰富的台湾文学,并非华语文学的一个支流
其实,相对于出版自由,更值得讨论的,是台湾本土的中文创作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华人圈都认为港台文学是同等的“文化沙漠”,造就起出版繁荣的根基仅仅在于市场和
出版制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尤其是对台湾。
过去的大中华本位的文学史中,一直把台湾文学划归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支流,甚至是中国
边陲文学的一个构成。但其实,经过数百年以来数个外来政权的轮替,加上早前就存在了
数千年的南岛语系口传文学,台湾文学一直有着非常丰富、复杂的面貌。单从语言来说,
就有原住民文学、古典汉文、话语白话文、日语、台语白话文、客家白话文,还有各个传
教士留下的外文作品。
从文学源流来说,先是清代的《裨海纪游》为代表的汉语古典文学,然后到从日本返回的
台籍菁英发展出的台湾新文学,在台日裔作家的日文台湾文学,之后到战后的反共文学,
六七十年代的本土现代文学;80年代开始的政治文学、人权文学、女性文学、母语文学,
90年代的网络文学——虽然现在大陆的影视文学IP很发达,但是不要忘了,台湾才是网络
文学的发源地,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台湾的文学都是独此一份的。而且从80年代开始,台湾的通俗文
化深深影响着过整个华文地区,古龙的武侠,琼瑶的爱情,席绢式的言情,是我们小时候
租书屋里的基本配置。抛却大中华本位的文学史敍事结构,我们会发现,台湾文学的根基
很深厚,而且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
而且,近几年,由于台湾的人权相关法规的进步,小众题材又有了更广阔的空间。BL或是
LGBT的内容,曾经滥觞于日本动漫的亚文化,如今,随着台湾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已经逐
渐以台湾本土题材和读者为主体了。其实还有很多国家也没有审查制度,为什么却做不到
小众题材的繁荣发展呢?正是因为社会制度和文化不够包容。在某个文学研讨会上,就有
人举例,印尼就没有审查制度,但印尼出版社却会自我审查,比如出版社购买LGBT内容的
版权,只能低调出版,不能高调宣传,因为会受到抵制。而这样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在
台湾。
在台湾,单靠写作能谋生吗?
通常来讲,一件事情的进入门槛越低,也就意味着其取得成就的门槛越高。因此我一直很
好奇,在台湾这样出版自由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能单靠中文创作谋生呢?诚然,靠写作谋
生,在全世界都很难。在美国,专业作家人口约两百万人,但大部份的专职作家年平均收
入是两万美元左右,不到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一半,很多人不得不做其他兼职来补贴生活。
美国尚且如此,不用说其他地方了。在中国,能够依靠全职写作谋生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据媒体的报导,单从网文作者群体来说,上千万的网文作者中,月收入能过人民币五千的
,不到三成,能达到白领水平的更是不到一成。而在传统文学领域,更是艰难,倪匡曾说
过:“我是全香港唯一全职写作的人。”可见写作谋生之艰难。
台湾当然也不会例外。台湾作者的版税通常是10%,这在两岸都差不多,但是台湾一般首
印在1000到3000册,定价在300元左右,一年半载完成的书,稿酬不过数万元台币。即使
是大咖作者,一年最多也就百万元,这和普通白领的年收入区别不大。我看到一位台湾作
家的案例,他可谓年少成名,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文学奖,可是一直也无法靠卖书谋生。
他给自己设定了很低的收入门槛,只要每个月超过台湾最低工资(22k,约合人民币5千元
),他就全职写作。
而他的收入构成是这样的:活动邀请、节目邀请的微薄车马费,专栏稿费,以及书稿费。
台湾的稿酬比中国低很多,一篇2000字以内的媒体约稿,在台币2000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455元),普通的节目通告费,平均在3000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682元)。因此,要纯粹
靠这样的收入来生活,不仅清贫,而且很忙。这样会有一个反噬作用,就是作者为了谋生
,不得不在这些活动和邀稿里疲于奔命,回头来又没时间潜心搞创作。怪不得,全台湾只
有一个九把刀。
那么,出版社的盈利状况怎么样呢?2300万人的台湾,却有数千家出版机构,可想而知,
单靠台湾读者购买,靠台湾书店铺货,肯定是消化不完的。独立出版机构和独立书店之间
,常常是又爱又恨的关系,出版机构恨的是独立书店回款极慢,独立书店恨独立出版机构
的是销量低,经营成本高,但它们的“爱”又是只有彼此可以抱团取暖。
尤其是近几年,台湾的书店也刚迎来一波洗牌——由于租金涨价和疫情影响,很多书店倒
闭,2020年全台书店数量就跌破2000家,而座位书店龙头的“诚品”,这两年更是连续关
闭了台北、高雄的三家店,可见传统出版和书店之艰难。在大家的印象中,台湾的书店很
文艺,不仅卖书,也卖咖啡点心。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单靠卖
书几乎养不活书店。这里的出版业有个笑话:一对情侣到书店,吃意大利面两百五,很便
宜,书一本两百块,太贵,不买。文艺背后尽是心酸。
不过,台湾政府和民间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台湾本土的创作,不管是文字创作还是影视
创作,都有很多参赛和获取政策资助的渠道,只要用心搜索,可以找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文
学奖项。参加文学奖项,不仅有机会获得极具含金量的资历,还有奖金可以拿。但是要成
为可以养活自己的全职作家,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出书不如出镜?台湾的包容孕育中文自媒体的繁荣
在今天这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广义的中文创作,不止是写书、写媒体约稿。用中文表达
的影片、有声读物、影视作品文本,都算中文创作。很多人只看到中国创造出来的网络神
话和网红造神运动,非常羡慕其巨大的市场和流量规模效应,却忽略了,在台湾这块自由
的土地上,做社交自媒体,同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变现可能。
在台湾,有很多活跃在YouTube上的博主,大家都说中文,但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以
台湾受众为主的YouTube频道主里有极大部分是说中文的在台外籍人士,包括旅居在台的
外国人,还有在台的陆生、陆配。一位法国籍的频道主就曾经向媒体透露:台湾比较愿意
给素人机会,只有在台湾,素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变成网红;台湾也愿意给外国人机会,这
样的情况在法国、韩国,不可能发生。同样,在美国,虽然华人数量达到500多万,但是
也不容易获得同等影响力。
而在台的陆配和陆生,包括我本人,基本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台湾人对外来者的看法相
对宽容和善意。而且,有人推算过,单就广告投放盈利来说,台湾百万网红赚到的钱是中
国百万网红的3-5倍,也就是说,YouTube频道的盈利能力是中国境内影音平台的3-5倍。
除了在YouTube上创作影片,在Podcast上创作音频,还可以在脸书、Dcard、痞客邦、
Matters等平台写文章赚钱。方式很多,依靠读者订阅、打赏,或者通过流量换取虚拟货
币...都可以把才华和影响力变现。在一个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里,你更容易体会到
那句话:是金子,终就会发光。因此,从机会多这一点来说,台湾,真的是中文创作者的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