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给未来的读者》:阅读者的“圣经”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3-03-01 23:12:47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the-surprising-power-of-reading/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3KLHKZ6
做为小小的爱阅者,常被问说“你怎么那么喜欢阅读啊?”,也有人会问我“该读什么书
”或“该用什么方法读”。这些问题着实不好答。但现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应方式,就是
推他们读这本《给未来的读者》。
作者李惠贞是出版业资深工作者,曾任企划与编辑,现在为自由工作者。在 2017 年发起
“独角兽计画”,以“如何推广阅读”、“如何让好书及好书店生存下来”为前提,去发
展各种创意、企划与行动。
书中她用数十篇简短优美的散文,深谈关于阅读的种种面相。不说教、不强迫,清淡却深
刻传递出对阅读的挚真感情。私以为是每个阅读人都会爱上的书。
【为什么要阅读】
许多人知道我在分享读书心得都会问我:“你怎么那么喜欢阅读啊?”。或许是台湾压榨
式教育使然,很多人心中的“阅读”是件累事,充满不得已。而这本书的说法真的深得我
心。
很喜欢书中引用的这句话:
我们翻开第一页,于是宇宙也随之开启。 -《如果你爱上一家书店》
阅读之好,在于它可以开拓生命的更多面相。只要几百块,就能吸收作者的毕生精华,体
验各式各样的人生。借由阅读,我们得以展开想像,点亮内在多样可能。
每个人的视见及经历有限,但我们可以透过一本本书扩展人生。
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跟 Google 大神伸手,要什么有什么,为何还要读
“书”呢?
相较于网络上较零碎的分散资讯,书有相对完整的脉络架构。而这样的结构,可以让我们
更全面地去了解事物。
一本针对特定议题追溯、研究多年的书,呈现的是思考的脉络,帮助我们更接近真相。
在这讲求速食,事事都偏向用短影片、美图文呈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其实是慢下来,给
思考一点空间。大部分的事物都很复杂,去脉络化的资讯容易让我们略许多面向。
我们不能总是追求简化的答案,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处境时。
如李惠贞说的:
书有架构,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是在字词的使用、语意的掌握、情节的推
进……当中,进行结构式的理解。有了这项能力,我们就可以深度地阅读一个人、一个事
件、一个地方。
透过书中的架构,辅助我们思考、提问,就能帮助你在每个层面都看得更深远。这是书本
难以被取代的价值。
【该如何阅读】
因为说书的关系,很多人也会问我“该怎么读”。通常我会分享些阅读法书籍(如经典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或做笔记的方式。但这样的建议其实并不够全面。
很多阅读法会建议读者要带着“目的”读,才能更“高效”地吸收、应用书中知识。对没
有阅读习惯,难以专心读完一本书的人来说,以这方式作为开始阅读的“起点”并不是坏
事。但阅读远不只有如此“实用”的面向。
如李惠贞说的,现代社会讲求速成、效率,无形的价值很难获得重视。但很多时候,读书
的效用并不那么“及时”,比如一本小时候读的书,成了日后人格的基础,这种影响要如
何回朔呢?
一本书能为我们带来的收获,经常不是那么表面的。
同时要定义什么是“有用”,其实也非常困难。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
夕阳、星空、孩子的微笑,有什么用?但你仔细回想,促成我们生命中美好时刻的事物,
大都不那么“有用”。
事实上,很多人就是带着太“功利”的心态,才让阅读成了件苦差事。其实很多时候我读
书并不带着那么明确的目的性,就是打开书,跟着内容游走、探访,看看它要带我去哪。
不要为别人而读,也不要带着功利心态去读,以为读了某本书就可以立即得到什么好处(
这有时也是痛苦的来源)。
近来流行的“精华说书”就是如此速成、功利风潮下的产物。我朋友就曾半开玩笑地说:
“我买了书都没时间看,还是书送你,你帮我写心得,我再看你文章就好?”
但说书其实远不能呈现一本书的全貌。我很认同李惠贞说的:
能从一本书得到什么,从来就是一件私密的事。
书本会映照出一个人的性格。不同的读者,会在书里读出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画线
。李惠贞形容的巧:
书本映照出读者的想望。
我最怕有人留言跟我说:“你整理得真好,看完仿佛就读完这本书了。”事实上我的读书
心得,虽说是客观引用书中内容,却带有很多我个人主观的反刍与想像。
听别人说书,能我们了解说书的人,却无法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谈了那么多,那究竟该怎么读呢?其实读书可以很单纯,放下目的、功利的滤镜,会更能
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试着用人生经验去和书中的内容交流,找到自己的观看角度,这样的
收获才是最实在的。很认同书中说的:
书不是让我们信的,是用来刺激我们的想法,帮助我们提问的。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作笔记、画重点,那就太可惜书中的内容了。
读书的重点不是“书”,而是“读”。 -詹伟雄
【该读什么书】
很多人也会请我“推荐书给他们读”。这题超难答,一来不确定自己喜欢的书是否适合他
们,二来是我看得书很杂,推起来很没方向。如上面说的,阅读其实是对自身的映照。每
个人读的书都呈现了某部分的自己。我的推荐未必是你的菜。
一个人的兴趣、好奇、向往与追求,会牵引他去和不同的书邂逅。通过这样的过程,个体
的独特性会壮大,他会长出自己的翅膀,得到自己的眼光。
有趣的是,李惠贞在书中也提到很多人说她“书读得很杂”。但她认为,书读得杂才是正
常的,因为“人是复杂的”。
如果我们是自由的阅读者,杂才是自然。
她提到,多样性的阅读能帮助创意产生,也能让你在遇到危机与变化时,拥有更强的回复
力。
我们现在读的书,并不知道它将会以何种方式助我们一臂之力。
我在〈阅读的危险〉一文中曾说“阅读是种冒险”。巧得是,书中同样提到阅读所带来的
“危险性”:
一本书让你从此改变,人生朝不同方向转动。那真的很“危险”。
而这样危险,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
当你读了一本书,你就有可能成了一为孤独者。因为你的世界开始跟别人不太一样。但也
因为这份孤独,你有能力成为一个寻找答案的人。 -詹伟雄
所以该读什么书呢?
我的答案是:“都可以,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了!”阅读可以很简单,只要打开心,让各
种知识、想法进来,你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单。
【为什么需要书店】
最后私心想聊聊书店。其实很多喜欢阅读的人未必有逛书店的习惯。毕竟现在网络书店那
么方便又有打折,何苦去买书店贵桑桑原价书呢?
关于“折扣战”的想法我在〈为什么我依然觉得独立书店有存在的必要〉一文中已有详细
探讨。在这边,我想分享些李惠贞对书店的见解。很赞同书中这段话:
一间好书店,就代表一种世界观或宇宙观,那是店主个人生命历程与阅读的精炼。
对我来说,书店的选书可以让我与许多原本不在视野内的有趣书籍相遇。这是网络书店所
无法提供的,也是我如此钟情于逛独立书店的理由。书中说的精准:
网络有自主性(自己决定要不要滑、要不要点),也有侷限性(眼球只能盯着眼前的萤幕
),书店却是一个立体的维度,自然有某些预期以外的书名、文案进入视线之中。
李惠贞提到她在 2018 年暑假,曾和女儿到日本进行一个月的书店旅行,走访六座城市、
66 间书店。看得我实在好生羡慕。
另外,李惠贞提到:
书店是个理想的场所,提供内向者一个安全自在、又能对外眺望的地方。
说的实在太好了。对我这样的内向者来说,逛书店是可以与世界保持点距离,但又有一定
的连结,相当舒适。
书店让我们在人群中独处。 -《如果你爱上一间书店》
总之,如果你喜欢阅读,却没有逛书店的习惯的话相当推荐你到邻近的独立书店走走晃晃
。不会失望的。
书店会令人忘我,那是属于读者的自由时间。
* 延伸阅读:姆斯精选:15家独立书店不藏私推荐!
https://maxjamesread.com/11bookstore-i-recommend/
【后记】
这书是前些日子去或者书店时遇上的。那时看到它被“供”在龛中,心生好奇,随手取出
翻阅,直觉是我的菜,就速速到柜台结帐。
结果读完可说彻底被打中。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标签杀”,金句满满。读的过程点头如捣蒜,不断暗喊:“对对,
这就是我想说却说不清楚的话啊!”忽然想到,这本书似乎可以作为阅读爱好者的“圣经
”,让“阅读者”捧著这本书,到处宣扬“阅读教”?突然明白店员将它供起来的理由(
笑)。
话说回来,李惠贞的“独角兽计画”已经在做这样的事了。书末说到:
即使纸本市场和实体书店最终仍会消失,我们依然可以作为一种观点的陈述者,在还能拥
有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希望下一代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推广阅读与书店真的是很小众的行为,但我真心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继续存在啊!
最后仅以书中这段话作结:
阅读能帮助读者建立内在的宇宙,每一次阅读都是灵动的一点,各种不同的书会促成点连
成线,产生独一无二“成为自己”的过程。
愿每个人都可以经由阅读,找到自己。
作者: torah   2023-03-18 02:31:00
作者: ab12 (ab)   2023-03-21 11:50:00
很喜欢李惠贞的书,感谢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