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part 2)

楼主: frostyfish (霜鱼)   2022-11-25 22:53:34
大家晚安
上次发表了<<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的部分心得
这次来补充剩下的(也不知打不打的完)
part 1 请见下面连结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9211092.A.B03.html
或是文章代码 Q #1ZVYFKi3
这本书是一个多月前借的,目前已经还回去
尽量凭记忆所及列点叙述
有错误或重点没提及也请板友补充指正
如果是我个人意见的部分也会尽量注明
以下开始
part 1 提到了新闻对"思考"有害的重点
这篇会提到对"心灵"有害的部分(思考跟心灵的界定未必很清楚,板友自行判断)
1. 降低专注力
前面有板友提及:网络资讯本身就是故意要把人的意识切的碎碎的
好让使用者一直流连在网站上
而新闻本身也的确有这种效果
如果是购物网站的话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人脑波弱,忍不住出手购买商品
如果套用在新闻媒体的话,各位觉得商品是什么呢?
是"新闻"本身吗? 还是"使用者"本身就是商品呢?
(我的理解是"我交出了自己的意识,让媒体可以操纵我的思绪")
回到专注力上
简短且众多的新闻呈现严重影响了人的专注力
我们被迫不断的分心、接着再把自己拉回来
这件事情的能量消耗及发生次数是远超过我们所想像的
试想看看,进入youtube首页时
你需要看过多少个影片标题、并且"过滤"他们来决定自己最后要点选哪个影片?
你又需要"抵挡"多少个封面养眼至极的影片,来搜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影片?
零碎又爆炸的资讯让人分心,用原始冲动诱惑人的资讯更是麻烦
凡人在面对这些引诱是几乎没有抵抗力的
即使能及时拉回自己的注意力,人的专注力也已经被牺牲了一部份
而专注力的消耗,带来的便是
a. 理解力的低下
书中引用的研究指出
当一个新闻页面中的超连结越多,读者对于新闻内文的理解程度越低
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一部份都跑去做"要不要点开连结"的决定了
b. 意志力的低下
低落的意志力,正好帮了新闻媒体的忙,让人更缺乏逃离这个资讯坑洞的决心
作者认为新闻透过不断消耗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的让他们更沉迷于新闻。
而且这是一场人不可能靠意志力打赢的战争
总结一句话:思考需要专注,但新闻却总是逼人分心。
2. 平静
这点在前篇的第五点有略为提到
基本上新闻是可以制造出永动机效果的
1.制造A族群很无能的新闻给B族群看
2.把B族群的反应(想必是嘲讽之类的吧)写成第二篇新闻,用来激怒A族群
3.开始无限循环,直到这个话题能量变弱、或是出现了新话题(没话题就自己造一个)
上述的循环是书中有提及的,我自己则想到一种案例
是脸书时不时会看到(通常是固定的粉专),粉专Po了某人(或某族群)荒谬离奇的举动
引来了所有留言(或几乎所有)的嘲笑
刚开始我也是在心里嘲笑
但久了之后开始觉得,这些事情是真的吗?还是只是媒体赚取流量的手法
当然很多网络的事情很难求证,因此要直接说没证据=不存在也未必合理
但撇开其真实性来说,我开始认知到,看到这些新闻完全不会让我变得更好
即使是消遣娱乐也不会,这顶多助长了我的自我感觉
让我可以用居高临下的姿态笑看这些蠢人蠢事
何况这蠢事搞不好还是捏造出来的
作者认为,新闻能散布的负面能量太多了
从新闻本身的用词,到留言的争端或是转发文的三言两语
很难看到完全跳脱情绪的评论
(网络使用者大概都会认为这是每个人的言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批评有什么不可以
但这样的心态也正好增加了埋藏在新闻媒体中的负面情绪)
当然网络不只有负面能量,也存在有不少正面能量
但作者认为新闻媒体的负面能量比例远高于后者
因此他主张用其他的资讯方式作为新闻的替代
3. 让人变得渺小
过度的报导成功人士、俊男美女
这跟全球化有点类似,当我们把潜在竞争对手的范围放大到全世界时
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心中的社会阶级是"下降"的
而社会地位的低落,往往导致的是身体与心灵两方面的疾病
当然当然,全球化的时代不可能完全不去看看这个世界
但我们只需要知道广大世界的存在,未必要一直被提醒世界之大来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原因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存在需要改变的原因,甚至缺乏改变的机会
在这种状态下,安于自身其实可以过得不错
但新闻媒体却不时提醒我们"有很多人还比你更好"
这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并没有看到美好事物的喜悦,反而只会增加焦虑感
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无能为力
4. 被动
有个词"习得无助",说的是动物在对同样的事情不停遭受挫折后呈现的放弃状态
比方在猫咪身前不断用手电筒照射
刚开始他一定兴奋地不停去捕捉
但等到他发现无论怎么努力,他都无法抓到这些光点
猫咪就会陷入挫折感而忧郁
新闻报导的某些事情也是如此
身在台湾的你,可以为埃塞俄比亚地饥民做什么呢?
可以为加州大火的灾民做什么呢?
可以为乌克兰受难的人民做什么呢?
可以为.....做什么呢?
这些令人感到难过的报导都会激起人的怜悯心
但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什么都不能做
就算我们能捐助,捐助的对象势必也有限,导致我们需要订下捐助的预算上限
但我们订下的预算上限,并无法阻挡更多灾难新闻的流入
这让人变得被动、消极沮丧甚至忧郁
据作者的猜测(是猜测、并无实际研究),新闻媒体应该大大助长了忧郁症这种文明病
5. 滥用的同理心
这个重点算是作者针对一个指责的反驳:
"你根本不关心那许多受各种痛苦的其他人,才有办法拒看新闻"
(原文忘了,抓个近似的语意)
作者挑明了指出:
许多人在看这些新闻时,都只是让自己沉浸在同情心之中,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人道精神并非依你对苦难新闻的消费来测量,而是根据行动来决定
当我们确立了行动所及的范围
对超出我们能例外的事物,就要有我们无能为力(所以别滥用同情)的认知
作者提出了思多噶学派的思考:
"弓箭手能掌控的范围,是在箭射出之前"
用来劝戒人们,该认知到有时候我们就是无能为力
手酸了,下篇待续哈哈
如果有下篇的话,涉及的重点就会比较零散了
另外我会把作者面对一些反驳的回应试着写出来
让也不想看新闻的板友(或是持反对意见的板友)参考
作者: AS2000 (Sid)   2022-11-26 01:54:00
超级感谢分享!全被被作者说中了QQ
作者: qien (:[)   2022-11-26 06:35:00
恶性循环那边真的心有戚戚焉,看到媒体操控情绪觉得挺烦的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22-11-26 10:07:00
好书 ! 我也不看新闻了 完全浪费时间里面还想像个状况:假设“现在”人口 面积double 新闻量理论上会加倍 然而媒体放送量仍固定 代表“现在”有一半资讯将会被媒体淘汰 如此以来 现在接收到的资讯不全然重要到非关注不可
作者: dogbydog (神秘兮兮神经病)   2022-11-26 11:03:00
斯多噶学派的弓箭故事你写的真好,林从一今天也讲了这段,不过你的更简短精准
作者: nah (每晚一盅孟婆汤)   2022-11-26 11:30:00
看过原书作者的几本书 思考观点真的都很棒
作者: banana1 (香蕉一号)   2022-11-26 12:10:00
我是不太认同一概而论新闻,我自己也是会看,但会自动把你这两篇提到的负面新闻忽略XD不过的确需要忽略的东西有点多,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资讯筛选工具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22-11-26 12:16:00
你可以试试看完全不看台湾新闻一年自己会怎么样 依照台湾媒体水准 靠自己或特定人士花时间过滤真的浪费时间 把时间花在家乡 .社区走动了解舆情或服务更有效率
作者: nikkiptt (PASTA)   2022-11-26 13:11:00
感谢分享
作者: Misscat16868   2022-11-27 08:24:00
你的观点我部分同意,比方我看到新闻是美国大选川普支持者因抗议选举舞弊冲撞国会山庄,网络上有、电视媒体也有这个新闻和画面,当然我在台湾无法判断真假因为眼见为真也有画面了to see is to believe?我看到的是这样呀!那问题来了,如果是假的,为什么新闻制造这样耸动的事件?为什么媒体配合制造假新闻?但我们有NCC主管机关为什么不作为?那么这不是阅听人选择要不要看的问题,而是我们盖了墙国家机器动的很厉害,可以这么解读吧?
作者: onsun (棉被~)   2022-11-27 08:41:00
作者: Nigger5566 (尼哥56)   2022-11-27 12:20:00
看新闻就跟看抖音差不多意思,知道他没营养但还是想看,就是爽==你要过都没有娱乐的圣人生活,
作者: legendrl (Legend R/L)   2022-11-27 15:56:00
推新闻永动机;现代是新闻制造业的时代,以前还要实地采访才能写一篇;现在网络上的言论抓一抓,这样就一篇了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2-11-27 16:54:00
推心得
作者: cocoandy (加油~ 我也要来这里^0^DE)   2022-11-27 19:52:00
两篇分享都有看,同理心那段我好像被说中了,感谢
作者: Cellia   2022-11-27 21:58:00
谢谢分享
作者: djmay (R1000)   2022-11-27 22:00:00
感谢分享
作者: chiehdis (chiehhime)   2022-11-28 00:20:00
很棒,谢谢分享
作者: lOOYEAR (100种生活)   2022-11-28 10:56:00
记得大学时教媒体识读的教授,第一堂课就说他不看新闻不带手机,那时的我还在纳闷那你教什么识读….然后自己也是毕业后就不碰电视,只看重点新闻的习惯了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22-11-29 19:38:00
其实当下觉得很重要的新闻拉一周看根本没什么了 至于资讯来源 取而代之的是跟身边的人多聊天 发 多在基层走动 就能对照新闻的跟现实的误差值新闻不会全部都假多半夸大耸动 因此不会因噎废食 直接让政府锁台
作者: ciaoerciao23 (ciaoer)   2022-11-30 05:41:00
感谢分享!好用心整理,看了决定也来看这本。另外推这位作者的其他三本:行为/思考/生活的艺术,也很好看
作者: mawan (mawan)   2022-12-23 14:22:00
很棒的分享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