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第十八届林荣三文学奖决审会议纪录

楼主: medama ( )   2022-11-09 14:33:19
如何在核桃上雕刻
第十八届林荣三文学奖.小品文奖决审会议纪录
时间:2022年9月14日下午3时
地点:《自由时报》一楼会议室
决审:江鹅、李时雍、房慧真、马世芳、詹杰(依姓氏笔画排列)
记录:谢丽笙
摄影:胡舜翔
会议开始,基金会报告收件情形:本届共收到五百九十七件来稿。首度实施一审制:第一轮
审稿由五位委员江鹅、李时雍、房慧真、马世芳、詹杰,选出心中值得入选的篇目,得六十
二篇;第二轮审稿则由五位评审再各自勾选七篇,共二十四篇入选,接着召开决审会议。委
员推举马世芳担任会议主席,并针对本届作品发表整体看法与评审重点。
房慧真:小品文在林荣三文学奖中是一个很特殊的文类,它非常难写,好像在核桃上雕刻。
一般觉得它与散文相近,但其实也跟小说有血缘上的关系。小品文要写得好,须兼具这两种
文类之长。现在文字面临的最大竞争,是Netflix、韩剧,我们像吸毒一样太习惯期待故事
有个翻转。这次有几篇具微型小说雏形,是很精采,但见到太明显的套路时,往往让我想后
退一步。如果能在套路中松动一点空间,产生余韵,我会更加欣赏。小品文具有散文那种片
段的诗意、凝止的瞬间,很像看纪录片或侯孝贤的电影,但比散文更难的是:如何捕捉诗意
去符合这样的容器,如何在这样的字数里收尾。散文至少有两、三千字可以折冲,但小品文
很像短跑。这次印象满深刻的是监狱来稿,我会想到,是不是因为狱中没办法滑手机、追剧
,只能读书读报纸,反而会很focus在方寸之间?写作题材局限在监狱里,因为没办法像自
由人一样去很多地方,写游记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能读见他们对文字的锻炼,其实我是很感
动的。这也能给自由人一个启示:手机或追剧,对于文字基本的感受力和领悟力,真的损害
满多。
詹杰:因为每个参赛者背景都不一样,读作品时,我很好奇究竟在一千字里,作者让我看到
的世界是如何?有些篇章经营得很戏剧性,文字过密,像是包装纸很多层,拆到后来只有一
小块饼干。我偏爱不写大事可是很带感情,或写出看事情的独特方式。文字若太过雕琢,需
要花五分钟重复读,对我来说就已经好费力气了,可能不会是我的首选。这次有满多篇监狱
投稿,充满有趣细微的观察。一千字真的好难写,究竟怎样才不会太紧太松,恰到好处地叙
事,考验作者的布局能力。我偏爱能把一个小点扩充成一篇作品,让我感觉到细节营造出来
的感受。
江鹅:我最欣赏的小品文是能在有限字数里,很精确给我一个重击。所有细节的堆砌,作者
要想办法运用有限的资源把逻辑理顺,让我进入情境,才打得到我。有些作品情感浓郁到没
办法用一千字承载,但很辛苦地塞进小品文的格局,读来会不那么享受;其实可以写成散文
或小说,成为更沉浸式的经营。因此我看小品文,首先喜欢文字简洁,不贪心,分出次第,
安排让读者可顺口进食的状态。这批稿件如果删除那些规格应该扩大的,就已经去除大半,
其余就选得很为难,因为都写得很好。
李时雍:会吸引我的小品文,一种是语言的诗意;另一种是在作品中,能够透过很聪明的眼
睛传达他所要表达的世界。这次满难选的,我也在想何以如此:其一在于大量个人经验,这
一年我们可以经验到的面向,在来稿里都看到了。所以,“如何突出”对创作者来讲变得很
困难,对评审来说也是。另外,可能在大环境和生活相映之下,过去有一些较容易突出的“
戏剧性”,这次都代换成“生活感”,这时更重要的就是看待日常的视角,如果能吸引我,
就会成为我的选择。
马世芳:第一次参与此奖评审,发现绝大部分参赛者是写身边琐事,因为疫情的关系,我相
信从去年、甚至前年开始,就愈来愈多这类主题的文章。有大量的文字是关于两代关系,家
庭的崩毁或意外的事件,以及青春或后青春的虚无状态。任何题目都可以设法用一千字,把
画面描绘得清楚一点,或者把故事说得好听一点,但会打中我的,第一是文字是否呈现出新
鲜的样子,有一种文章一看就知道出自所谓的文艺爱好者,有一种其实并不成熟但装熟的腔
,会比较无法接受。再来是许多人好像习惯最后一定要写个总论式的结尾或寓言式的翻转或
格言式的定论,但那通常搞砸了一整篇。就好像脱口秀不讲出punchline是最高明的,不过
这一次做到的文章并不多。能够脱出刚刚提到的题目范畴,使用比较特别的文字,我就会眼
睛一亮,可能靠叙事口吻,或作者看见我所不能见的世界,我会感觉很惊奇。进入决审作品
各有姿态,我还满期待大家会怎么讨论这批稿件呈现的风景和世界观。
评审决议第二轮审稿、每人勾选七篇时,获得三票的〈三盏路灯的夜晚〉和〈司机手〉直接
进入最终十个奖额候选。针对其他二十二篇作品进行投票,每人勾选八篇,结果如下:
四票作品
〈修场一隅〉(江鹅、房慧真、马世芳、詹杰)
〈平安龟〉(江鹅、李时雍、马世芳、詹杰)
〈帮母亲洗澡〉(江鹅、李时雍、马世芳、詹杰)
三票作品
〈游泳课〉(江鹅、马世芳、詹杰)
〈余温〉(江鹅、李时雍、马世芳)
〈我是○○○〉(李时雍、房慧真、马世芳)
〈红包〉(江鹅、房慧真、詹杰)
二票作品
〈警戒线〉(李时雍、房慧真)
〈啁啾〉(房慧真、詹杰)
〈蛇〉(李时雍、房慧真)
〈墙上的2011年日历〉(房慧真、詹杰)
〈我的短跑教练〉(马世芳、詹杰)
一票作品
〈苹果的滋味〉(李时雍)
〈海市蜃楼〉(江鹅)
〈午餐〉(江鹅)
〈赝印〉(李时雍)
〈谋杀凤梨〉(房慧真)
〈巢〉(马世芳)
○票作品
〈室友〉、〈地下17层〉、〈月事〉、〈复制〉
未获票作品不列入讨论,评审针对一票以上作品进行讨论。
一票作品
〈苹果的滋味〉
李时雍:描写自己跟孩子和父亲的相处,他的困顿失措得到孩子温暖的回报,最后有个很重
要的笑脸贴纸的象征,送水果也是每个家庭跟长辈常见的互动。可能正因为故事简单,最后
平凡的领悟,有非常强的情感效果。当然题目援引的互文文本非常明显。读得很愉快,留下
满深的印象。
房慧真:《苹果的滋味》是台湾文学史上太经典的文本和电影,但苹果在这个年代,似乎不
像当年是一种看都没有看过、非常昂贵、要留给心爱家人的水果。甚至正因为与巨大的文本
互文,读来有点卡住。
江鹅:情感的营造很工整,但我想作者舍不得删掉一些对话。可能当时那些话很打动他,所
以都想留下来,打击我的力道因此没有很准。
〈海市蜃楼〉
江鹅:我欣赏小品文写小事情,小细节。如果生活中发生非常剧烈的变动,那绝对有东西可
以写;可是写鸡毛蒜皮还让别人能感同身受,是很精采的,我欣赏这篇创作的思路。
〈午餐〉
江鹅:同样写小事情,描写很高明,记述吃饭时间到了,到底谁该去张罗吃的。字里行间可
见两人相当有默契,互相衔接生活的节奏。这篇要说自己生闷气是不明智的,说出来就好了
──但作者没有把这个教条写出来,而用情节去铺排,结尾也不是任何的结论,不直接说彼
此有多深厚的情感基础,而写其他琐碎,气氛就出来了。如果曾经有过那样子的生活同伴,
你会立刻知道那是什么,并且欣慰他们度过了一次可能要冷战很久的事。
房慧真:此篇撷取生活的片刻,是一段微对话。其实比较适合散文,感觉话还没说完,文气
没有完成,就像一棵树还想要继续生长,放进小品文显得戛然而止,却没有产生效果。
〈赝印〉
李时雍:此篇掌握了主要象征,从企图仿造实体的印章,借由上一代具重要意义的用印到此
刻不需要了,讲成长的历程与其间某种怅然若失,物件的真假扣连得很好。
〈谋杀凤梨〉
房慧真:文字技巧略显不足,而且还有错字,但用字非常桀敖不驯,尽管不那么精确,但正
符合文中凤梨的意象,甚至关于南方,关于故乡,关于夏日的汗水,被规训之前的人生。让
我想到现在在台北买到的水果已经过度商品化,被规训成一种死甜。我想鼓励这位作者继续
发展你的生猛有劲。
〈巢〉
马世芳:情绪的描写满生动,写出边缘人生卡住的窝囊状态,因为有了男友,在糟糕里头看
到一些希望跟出口。
〈警戒线〉
房慧真:这篇我满喜欢的。第一段非常诗意,到了第二段像一种人类学观察,讲出部落的生
活习性,最后的高潮是穿越大坡池,仿佛瞬间回到文明之初。写来很淡很淡,用非常平常的
文字却后劲十足,字句和意象非常迷人,结尾淡淡一句回扣篇名。这一篇也是写长会更好的
,但即使短短两段,已非常抓住我的眼光。
李时雍:这篇满微妙,有点像某篇作品或手记当中的一个段落,结构或铺陈的方式都像一个
片段被作者记录下来。相处的细节以及叙事者的口吻,通过语言的翻译带出很有意思的语言
效果,保有某一种开放性,不是很完整,因此我在被它吸引和有所保留之间犹豫。
江鹅:此篇段落安排的方式,让我感到作者的诉说不是很在意有没有读者。因为段落很大一
块,呓语式地说自己看到什么、感受是什么,需要读者花很大的力气进入。文字有很独特的
魅力,但也因此有种性格,合则来不合则去,语言是很明确地挑选它的读者。我觉得,最尊
重它的方式是诚实地承认我不是它的标的。它是一个人自成一个宇宙的。
詹杰:好像可以写得更长,会更吸引我,因为我一直感觉不到叙事者在哪里。“警戒线”是
很有危险性的,用很淡的描述是有趣的手法,可是阅读的感觉跟江鹅一样,分成两段让我困
惑,也猜想会不会是长篇的某个小段落?
马世芳:文字满迷人,但这个迷人可能来自其不工整或任性。要是磨成“好读”的样子,搞
不好魅力也就不见了。
〈啁啾〉
詹杰:这篇好有声音感,很喜剧,仿佛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面,所有人读著空气,心事若隐
若现。读的时候我一直想,那画面里的所有人在想什么事情?他们的眼光、脸色如何?我特
别喜欢作者以鸟不断存在该空间里,吱吱喳喳,呈现每个人不可名状的心事。
房慧真:作者很具写作功力,在短短一篇就完成了满戏剧性的冲突张力,且把这张力放在日
常化的生活场景。特别的是听觉效果,因此读起来不太会腻。诊疗室的由甜转酸,用“我”
和林君的日渐甜蜜去衬,形成讽刺的对比。就小品文而言,可以在这么短的篇幅完成这么多
步骤,值得鼓励。
马世芳:慧真说的优点,我阅读时觉得有点annoying,因为在一千字里,想故作轻松塞的东
西好多。很多元素可以拿掉,看选择拿掉哪一个,比方林君,或先要生后来要堕胎的女人,
似乎也不是必要的转折,且又用更年期妇人跟她对照。或许不需要写这么多情节,醍醐味会
更多一点。
李时雍:詹杰谈这篇作品的方式,让我有一点点被说服,声音的部分其实满迷人的。我回想
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被吸引:这次有些小品文转场很快,每一段每一个人进进出出,也许有某
种戏剧的节奏感在里头,但我在阅读的时候正好期待的是另一种节奏感,我期待它能多经营
每一个关系──但也可能这不是作者要的,作者正是要让人物很快速地流动。最后妈妈手册
的部分很触动人,在快节奏当中突然出现温暖的对话。
江鹅:故事的安排很顺也动人,但作者试图塞很多的鸟类名词或典故进来,那让我分心,会
不自禁地怀疑其必要性。
〈蛇〉
李时雍:在一个集中的象征上,作者做了很好的翻转,从缝线的形象到真实的蛇的记忆,再
到一条路,蛇、蛋跟自己身体的关系串联得很完整,借此谈家和土地的问题。作者在有限的
篇幅处理了满庞大的情节和时间段落。
房慧真:蛇的意象首尾贯穿,从童年到职场,乡村到都市,以蛇去偷蛋比喻时光的流逝。可
以感觉到作者是老手,满会写这种文学奖文章。虽然显得有点工整,但写作技巧、意象的串
联还是做得挺足,题材也特别。
江鹅:内心其实希望它再多写两千字,因为里面有时间感,还讲到种电──这是目前很多农
村面临的严苛的内心恶魔──把这些细节都放进来,就小品文来说,读起来会觉得情感的重
心太模糊。
詹杰:我也是类似的感觉。好多好材料,可是每一样都浅尝即止,时光感有点出不来。如果
可以再多一点描述,或者比一千字的篇幅更长,也许能更写出“蛇”的感觉。
马世芳:篇幅是个问题,我有时候会想,像陈升的歌词有的一首两、三百字,以流行歌来说
算很多,但它可以交代故事,而且是有力道的。小品文也不是不可能做到,但有时读起来觉
得有点尴尬。
〈墙上的2011年日历〉
房慧真:这篇卖相可能没那么好,是挑读者的,但我很想帮它说话。作者写得非常轻非常淡
,没有什么情绪起伏,就好像擦边球一样,至痛的事情用时光淘洗也是不着痕迹的。会触动
我的是,看似写父亲丧妻,同时也在写父爱,包括父亲带他散步、讲那些不着边际关于股票
的话,都是非常隐微的方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也可能我强作解人,但它是有后劲跟余
韵的,让我想一看再看。
詹杰:确实卖相不太好。那些事情可大可小,作者没有故意使诡计,就告诉你这么多事情。
我很喜欢撕双面胶的段落,把看似很大的东西放到最后。
马世芳:初读对时序有点confused,所以又回头重新顺一下内容。作者写丧妻的方式,在日
历上注记“老婆过世”、“老婆出院,好棒”,让我有点出戏了。是很特别的文章,也没有
别人写得出来,但这是否为优点我还不太确定。
李时雍:我也是相似感受。因为知道会通过翻日历的过程带到生死的经历,但翻动的时序跟
情感发展,布局上稍显混乱,因此我无法很投入其中。
江鹅:这篇有吸引我的注意,但语言的确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感觉卡卡的。就硬件来说,段
落、语句可以再雕琢,但我满欣赏情节上作者知道什么是可以拿来勾人的。我想他是个很有
天分的写作者。
〈我的短跑教练〉
詹杰:缺点有些明显,结尾我不那么喜欢,可是妈妈跟孩子绕着车跑好有画面感。看的时候
想说谁是短跑教练?──原来要这样解题,读起来有惊喜。
马世芳:亲子间赌气用这样的形式呈现,真的是很令人难忘的画面。在彰化的乡下,一个小
孩被妈妈赶下车、冷战,最后抢著看谁先回车上,非常生动。最后没有给出救赎,还继续赌
气,让人印象深刻。
房慧真:这关系不太对等,因为叙事者当时是个小孩,妈妈命令他下车是满残忍的,最后用
一个方式圆回来。但我心想如果我是这个小孩,会非常恐惧,因为大人好像要把我丢弃在荒
郊野外。这篇应该是真人真事,但如果设置为情侣或夫妻,似乎会比较符合文中能读到的感
受。
马世芳:确实有一种母亲会做这样的事情,残酷千百倍也是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里,也学
会怎么去对付妈妈,假如这是真实生命经验,我有被说服。
李时雍:故事和关系的描述都让人留有印象。没有选它的原因,在于作者将关系凝成所谓的
短跑训练,试图收在某种更进一步的意义,这部分没有触动我。
江鹅:这件事情很值得写,但需要再重整段落并删减细节,punchline才会精准。
三票以上作品进入候选名单,共七篇;剩下最后一个候选名额,评审针对五篇两票作品,每
人一票,各自选择心中有资格进入最终候选名单之作:
〈警戒线〉(马世芳)
〈啁啾〉(李时雍、詹杰)
〈墙上的2011年日历〉(房慧真、江鹅)
〈啁啾〉、〈墙上的2011年日历〉同获两票,评审以举手表决:〈啁啾〉获李时雍、马世芳
、詹杰三票支持,进入最终候选名单。〈墙上的2011年日历〉则维持“待确定”的资格。评
审继续针对三票以上作品逐篇讨论。
三票作品
〈帮母亲洗澡〉
李时雍:帮父母洗澡是个能想像得到的家庭关系,但其实又不会那么频繁地发生。整个洗澡
过程通过作者的观看去面对母亲的身体,以及他们之间亲近又有点害羞的关系。叙述很轻盈
也交代得很好,唯一稍能更好的是结尾,收得有点太快,没有让前面铺展开来的情绪有更好
的收束。
江鹅:我也喜欢这一篇,但细节稍多了一点。这个女儿看到母亲老去的身体,许多内心的转
折都是很动人的,尤其最后讲到妈妈的头发,我其实很被勾动。如果能狠下心再删个一百字
,力道会很强。
詹杰:故事一直贴著身体意象走,很集中。
马世芳:我喜欢作者细细地写“帮妈妈洗澡”,自然而然带出很多我们可以脑补的故事,包
括女儿的愧疚。妈妈要站起来自己洗下身的细节也非常动人。结尾忽然戳你一下,就这样收
,酸楚的感觉很绵长。这样的题目不好写,下笔轻了重了都不对,这篇处理得很不错。
〈游泳课〉
房慧真:可以感觉作者要写一种非常真挚的情感,假如叙事者真的想用这样的方式去鼓励丈
夫,但在套路跟溢满的正向思考底下,我会完全被拉离,所以对此篇有点疑虑。
李时雍:段落感很强,第一堂一直到最后一堂课,一小段一小段,但又没有像〈平安龟〉处
理得不会被架构影响。
江鹅:它的工整、对仗做到没什么瑕疵,但的确没有特别的情感共鸣。如果撇开情感不谈,
文字可以经营到这么工整应是经过很多努力的,所以我把票投给它。
詹杰:的确有很设计的地方,但该有的技术都拿出来了。
(评审举手表决此篇是否进入“待确定”,获得五票同意。)
〈余温〉
马世芳:写得有点乱,反而显得真实,很感人。一直不关机的手机始终发热,把这个意象转
化成情感投射。
李时雍:一开始以为“余温”是指身体,但后来会知道是指手机。此篇回应到目前很重要的
数位遗骸议题,在这次触及死亡的作品中比较少见,也处理得很完整。
江鹅:我也满喜欢这篇,有时代感。对着已逝哥哥的手机所想到的点,全都可以合理地勾唤
出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就算我不是对着已逝的人,而是一个有了不愉快的朋友,我也一样会
看着手机里的LINE状态或群组想一些东西,因此在描写真实生活经验上能打动我,语言也是
通畅的。
〈我是○○○〉
江鹅:作者想放进来的细节太多,其实只要一、两点就很动人了,重心可以再精准一点点。
这是非常年轻的人才会有的内心的自我辩证。
詹杰:我很期待○○○更暧昧一点,可是很快就揭牌了,看了前面就知道在指涉什么,如果
可以藏久一点,该有多好。
马世芳:体保生,性少数,外籍生,新住民,白化症……很多可以代入。看了那么多文学奖
腔调的世故文章,这篇让我感觉“哇,好新鲜喔”,是那种树头摘下来的果子,咬下去喀滋
一声的新鲜感。怒极而笑和青春期的别扭跃然纸上,就这样写出来,其真诚让我很被吸引,
愿意因此原谅技术上的瑕疵跟不成熟。
房慧真:这篇很巧妙地用了○○○,由小见大,每一个读者可以任意填上你在这个社会被标
签的身分。我好喜欢结尾,“我要用奖杯砸他的脸”有种精气神。我同意作者一定很年轻,
有年轻的莽撞才写得出来,仿佛《赛德克.巴莱》那句台词:“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好精采,是很有视觉感的作品。
李时雍:我也很喜欢这一篇,但是一次、两次读,也会想它刻意地用符号留白,但实际上很
清楚,是否有可能更暧昧一点?因为发展到中间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如果是作者有意为之,
那在形式上的设计说不定可以有其他方式,让空间更大,因为本身的故事、关系、内容都是
有意思的,未必要通过这样刻意的○○○。
〈红包〉
房慧真:这篇太有临场感了,包括用短句回应急救现场紧张的气氛,不拖泥带水。结尾我也
满喜欢,前面的仓促或内疚突然好像飞机顺利落地,还是要回到日常生活,“好好吃饭。”
詹杰:我也满喜欢,因为能读见他们日常的种种细节。
江鹅:语气是很新鲜的,我很少读到这种语气。而且让我在很短的一千字以内,仿佛置身他
的生活,我本来不能够想像他们做的事情、情感上的冲击和压力,但作者很快地把我带进去
,很厉害。奇妙的地方是此篇主词是“他”,其实也让读者有个很大的想像空间:是不是因
为在第一手接触的情况下,浓烈到不可能用“我”来讲这件事?总之这篇很吸引我。
马世芳:这篇非常好,叙事口吻很日常,写的却是非常激烈的画面,好像也只能用文字给我
们这样的阅读感受,拍成戏剧的画面一定很煽情。从点钞开始,最后“回到队上,再跟指挥
中心报救护车消毒”,非常平淡的写法,但中间是一个死亡事件。这次绝大部分作品都以第
一人称书写,是很直觉会选择的角度,这篇则写“他”。
四票作品
〈修场一隅〉
房慧真:我非常喜欢它的结尾。任何文章的结尾都非常难写,何况是小品文。“那些龙那些
虎仿佛都在笑,还有那只狗。”真的是我们自由人没有办法想出的句子。写出一种刻板印象
之外的狱中生活,破除我们想像中的穷凶极恶。作者一定是熬了很多年的资深坐牢者,才能
有这样的心境。
詹杰:小狗刺青真好玩,好喜剧,很难想到可以用这个角度切进来写不同的受刑人。
江鹅:起初对这篇有犹豫,因为我对别篇的语言很严格,是不是也要对它很严格?内容完全
无可挑剔,这是难得的题材,但其中文让我有一点点像在读外国语言,似乎使用国语不是很
熟练。如果除去这点不论,这篇是非常精采的。
马世芳:语言倒还好,这也算它的特色吧。短短的篇幅几乎每段都有梗,很多是我们没有办
法想像的,比方我真的不知道每一个刺青都要登记,万一偷刺会出状况,半夜上厕所不要吵
到别人是一种体贴,种种细节非常生动。同意慧真说的结尾真难写,但这结尾余韵真好,是
这次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平安龟〉
房慧真:故事很好,结尾特别好。唯一有疑虑是“一、二、三、四、五”似乎没有特别必要
,因为故事也是顺时向的,有点取巧,规避了本来要做的事情。
李时雍:这篇也是我后来才选的,原因一样是分了太多段落。如果要这样子架构,实际上适
合更长篇的作品。但反过来想,正因为它区隔成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可以含括从龟山岛一句
问话所联想的种种,无论景致或海龟汤游戏。在同一篇作品当中,可能没办法在有限规模下
放置那么多细节,结构也许正是其优点?
江鹅:初读时也有疑问为什么要这样标,却没有妨碍我进入此篇的情感状态。我不是宜兰人
,但作者所描写的东西可以让我很轻易地走进情境,他看到什么、当时的内在感知如何,描
写功力是好的,并没有使用很煽情的文字,却能勾起某一种台湾共有的视觉记忆。
詹杰:我很喜欢这篇的空间感和开头。数字的确有点干扰,好像五个不一样的镜头一直跳,
是否一定得这样做我也有疑问。只是,虽然作者用这种方式写景象,我可以感觉到很多东西
在文中流动,什么时候写海龟、熬汤,我认为作者是谨慎思考过的。
马世芳:写个人的生命经验,细节的特写镜头很具说服力,包括渔船拖回来的东西,海龟被
杀、煮成汤之类。没有特别要写很sensational的东西,可是非常有画面感,从大远景到特
写都处理到了,下笔也算克制。
进入候选、尚未讨论作品
〈三盏路灯的夜晚〉
李时雍:这篇我很喜欢,主要是诗意的语言,以及诗意的眼睛看日常经过,叙事者的口吻会
带着你一直往下阅读。与其谈内容,不如就跟着语言进入幽微的风景和其内心状态。
马世芳:我很喜欢这一篇,文字好像会飞一样,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年纪,特定的生命情境,
才有办法这样写东西──写什么都对,写什么都很引人入胜,那双眼睛看到的世界,哪怕是
写路灯下的猫或蟑螂都很迷人,语言的口感真好。我在评审时,就很期待可以看见语言质地
特别不一样的,这篇让我看到了。另外,这次很多作品是年轻人在一种虚无困顿的状态的描
写,但这篇没有一点自怜的痕迹,又很鲜活。
江鹅:这是所有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篇。通过我很挑剔的语言上的检视,虽然看似自言自语
,但每段之间的逻辑是非常缜密的。描写的细节在真实性上非常到位,读者可以非常轻易地
想像人在深夜的路灯下,可以做什么,想什么,做很傻的事,想很傻的事。整篇文章让我感
到非常浓重的寂寞,但那寂寞是不自伤的。无论语言的节奏或情感都非常清新。
〈司机手〉
房慧真:写作技巧稍嫌松散,像是素人要开始写作。但这样的作品如果出现在得奖名单也值
得鼓励,因为题材太好了,情感从纸面涌出来,让我透过作者很朴素的文字去接触到很浓烈
的情感。
马世芳:这篇跟〈帮母亲洗澡〉都让我感同身受,大概永远忘不掉“司机手”的意象,细节
描写的功夫很厉害。第一次读不晓得为什么要提牙买加京斯敦,再读就觉得,其实也带到父
亲和自己两代人的江湖历练、人生幅员不一样了。
李时雍:切入的角度很好,一开始不太确定,读下去会知道父亲的工作是开车。结尾很动人
,描写手的紧握从有形到无形,回到父亲的职业是开车的人,非常完整。文字简单,但形成
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
江鹅:语言相当工整,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司机手”这个主题,这是一件我从来不知道的事
,它让我这个读者因为读了它,理解原来世界上有“司机手”;就算我们知道这是什么,且
它大多数时候跟我是不相干的,司机就只是提供服务的人,但作者不只讲了形状给我听,还
让我理解了司机的家人跟这双手之间的关系,情感描写很动人。“你知道”,就是你没有办
法再回到“不知道”了。
所有获票作品讨论完毕。除〈游泳课〉外,其余九篇候选作品〈三盏路灯的夜晚〉、〈司机
手〉、〈修场一隅〉、〈平安龟〉、〈帮母亲洗澡〉、〈余温〉、〈我是○○○〉、〈红包
〉、〈啁啾〉确定获奖。
评审针对〈墙上的2011年日历〉和〈游泳课〉再次投票,〈墙上的2011年日历〉获五票通过
获奖,最终十篇得奖名单确定。
【第十八届林荣三文学奖.小品文奖评审简介】
■江鹅
1975年生,辅仁大学德文系毕业,人类图分析师兼自由写作者。著有《俗女养成记》、《俗
女日常》,与小芳合著《高跟鞋与蘑菇头》。作品曾改编为电视剧《俗女养成记》、《俗女
养成记2》。
■李时雍
1983年生,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选人。余余剧场团长,静宜大学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联
经出版主编、《幼狮文艺》主编、《人间福报》副刊主编。著有散文集《给爱丽丝》、合著
《百年降生:1900-2000台湾文学故事》。
■房慧真
1974年生,台大中文系博士班肄业。曾任职于《壹周刊》、《报导者》,获调查报导新闻奖
若干。著有散文集《草莓与灰烬》等多部,人物访谈《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报导文学《
烟囱之岛》(合著)。
■马世芳
1971年生,台大中文系毕。广播节目主持人、台湾科技大学兼任副教授。曾获金钟奖最佳流
行音乐节目主持人奖。著有散文集《歌物件》、《耳朵借我》等,译作《巴布.狄伦歌诗集
》(合译)。
■詹杰
1985年生,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硕士。影视暨舞台剧编剧。曾获台湾文学奖剧本创作金典奖。
剧场作品《丽晶卡拉OK的最后一夜》,影像作品《花甲男孩转大人》,电影《刻在你心底的
名字》等多部。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22-11-09 18:34:00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2-11-09 21:15:00
!
作者: asakapampers   2022-11-09 22:03: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