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胜心态》读后心得:三个颠覆传统输赢的关键行动
成功,不是短跑冲刺或你死我活,而是长线经营的态度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ng-win/
你觉得“成功”的人是什么样子?是在学校的表现出色,每次考试都比别人高分的人吗?
是在田径赛场上跑出第一名好成绩的人吗?是在公司里面升迁得比别人快、赚得比别人多
的人吗?我们只能以胜败和输赢来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吗?不一定,我们可以有另外一种
选择。
这本书在说什么?
《长胜心态》的作者是领导力教练凯丝.毕晓普(Cath Bishop),她曾经是奥运划船选
手,代表英国国家队参加三届奥运与六届的世锦赛。她发现在运动场上,那些风光的“赢
家”获得奖牌之后反而觉得空虚,除了第一名之外的“输家”则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深入
探讨之后,她发现这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文化在学校、职场和商业世界中无所不
在。
作者透过广泛的案例和史料,带我们追溯“赢”这个字的由来,说明了追求赢的心态是如
何左右了人类社会的文化跟思考方式。她将传统的求胜心态定义为“短胜思维”,然后她
用“长胜思维”重新定义了“赢”这个字。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可以关注长期
而言更重要的事情;不仅重视结果,也要关注学习与成长;看清楚长远的目标,跟其他人
合作与建立连结。
这本书会颠覆我们以前对“输赢”的二分法,认识到如果一味追求奖牌、追求第一名、追
求赢过别人的心态,反而会让我们离幸福快乐愈来愈远。书中提供了三个关键的行动,帮
我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框架。
1.想清楚目标和意义
“短胜思维”看重的是狭义的衡量指标,像是销售数字、KPI、选举的结果、成绩和排名
。短胜思维的人习惯将短期的目标列为优先事项,他们为了达到成功,只在乎结果,不惜
代价。
“长胜思维”看重的是广义的衡量指标,像是经验、价值观、协作、健康和幸福。长胜思
维的人愿意在短期内牺牲结果,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做出改变,他们重视执行过程的经验
、人品和诚信。
作者在辅导企业内训的时候,最常被主管问的一个问题是:“你能帮我们赢过对手吗?”
当她反问他们:“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大多是“要当市场的南波万”和“要当业界领头
羊”。可是当她进一步再问他们:“你如果成为业界顶尖,会给世界带来哪些有意义的变
化?”她得到的明确和有意义的答案其实少之又少。
这就很像,当主管在一年之初问你:“你今年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然后你回答:“我的
考绩要赢过同事 A 和同事 B。”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答案,因为这代表你每天起床去工作
只是为了一个“赢过别人”的结果在生活。如果我们退一步思考,想清楚我们真正想做的
是:“我想打造一个更好的用户体验”或“我想开发一个更有效率的程式”。这种目标反
而更能够驱动我们发挥更好的工作表现。
就像体坛领袖 Sue Cambell 曾经说过:“没有人会为了 KPI 而起床!”想清楚什么东西
对自己是最重要的,采用广泛和长期的视野去定义成功,分析我们的努力会对周遭世界发
挥什么影响力。
2.持续学习的态度
“短胜思维”关注的是最顶尖的人,赢家只有第一名。短胜思维的人最想学速成的技能,
优先考虑可以快速获胜的技巧和策略。他们专注在执行任务和待办事项,关注的是狭窄的
专才和专业领域。
“长胜思维”乐于向不同背景的人学习,尽管他们并非第一名。长胜思维的人重视心态、
思考模式和行为表现,像是批判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他们会放慢脚步思考
发挥长期影响力的方式,看重通才和其他广泛的技能。
作者曾经跟队友在划船比赛夺得第一名上岸之后,发现教练脸色不悦地说:“我们来谈谈
妳们的表现。”经过检讨,她们才发现自己对比赛的细节掌握度不好,发生了很多技术上
的缺失。她们会赢只是有一点侥幸,因为对手表现得更不好。
只有当我们分析了“表现”,才能开始获得所需的资讯,掌握需要改善之处。只有检讨“
表现”,才能找出哪里做得还不错,应该继续精进,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做出改变。
但是比赛的“结果”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细节,结果反而令人分心,对接下来的学习和进步
毫无贡献。
就像学校成绩不能代表长大后的成就一样,让人敬畏的不是这次考试的第一名,而是保有
热情持续学习的人。《用你的不平等优势创业》的作者 Ali Ash 描述传统教育方式面临
的挑战:“很多人经历……教育制度,深信拿到了文凭、学位,一切就到此为止。我认为
,现在是终身学习的世界,要成为没有尽头的勤学者,随时保持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
习是你能不断成功以及创造不平等优势的利器。”
“结果”总是令人分心,只有分析“表现”,才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意义。将注意力放在做
事情的方式与态度,而不是只放在事情的结果。
3.建立人际连结
“短胜思维”认为成就是靠一个人的身分跟职位而定,有人赢就要有人输,赢家的获胜靠
的是牺牲其他人。短胜思维的人习惯对别人掌控与支配,他们注重的是可以获得外在肯定
和奖励的行为。
“长胜思维”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全人,而非其成就,总是寻求双赢,共同创造双
方能共享的更大成果。长胜思维的人常给予别人信任、协作和包容,他们重视可以建立彼
此关系和理解的机会。
“竞争”的英文字 competition 出自于拉丁文的 competere,原本这个字的意思是“一
起拚搏”。背后的精神是协力与合作,但是发展到今天,变成了击败和摧毁他人。“竞争
者”从合作的对象,变成了必须要消灭的强劲对手。
我们是否要“打败”某人才会觉得自己成功了?我们心目中的杰出,是因为自己的优异表
现而定,还是“比别人好”才算数?《无限赛局》这本书的作者 Simon Sinek 讲过一个
观念:“对我们的对手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观察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学习并且用来改善
自己,让自己朝原本崇高的目标更迈进一步。”
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小插曲,Simon Sinek 以前曾经把心理学家 Adam Grant 当成一个“
要赢过的对手”,可是他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赢,反而愈来愈原地踏步。后来他把对方视为
“可敬的对手”,透过和对方的学习和交流,反而精进了自己的实力(对了,他们俩人的
书都是我的爱,没有比较级)。
务必跟同事、朋友、合作伙伴建立连结,打造一个未来有可能合作和协作的良好关系。摆
脱一味跟别人比较、你争我夺和零和游戏的生活态度。
后记:我对长胜的解读
在读完《长胜心态》之后,我心中浮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定一个遥远的奖牌或
KPI 才是成功,那是否代表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没有那么成功’的状态?”我认为完
全错误,其实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成功,但每一天也充满失败。成功的是“过去”的点点滴
滴累积成了现在的我们,就是我们“现在”最好的样貌了。失败的是“现在”的我们还有
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正等着我们持续学习和精进,去实现那个理想中的“未来”的我
们。
所谓的长胜,并不是说“长久以后”的某一个日子我们才终于获得胜利。恰恰好相反。长
胜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直到很久以后的这段“漫长时间”里面,这当中的每一分、
每一秒你都活在当下、充满活力地持续学习、建立连结和发挥影响力。如此一来,你就是
长胜。拥有这种心态的人,难败,却常胜。
胜利与失败不是跟别人的比较,而是跟自己一辈子的竞赛。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朝向清
晰的目标前进、持续不断地学习、跟人们建立合作关系,那么每一天都是成功,每一天都
是胜利。成功,只是一种选择,不是别人赋予你,而是我们要赋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