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个人无限公司 - 把自己当公司经营

楼主: faceoflove56 (浪漫台三线)   2022-06-28 22:12:04
书籍简介
书名:个人无限公司
作者:moto
译者:罗淑慧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0/07/01
=========================================================================
网志好读版:https://utahbear.com/?p=3063
【作者moto】
没有显赫的学历,从日本的短期大学毕业后便进入职场,日本的短期大学指的是2~3年即
可毕业,以求职为导向的大学,类似台湾的高职。
作者求学阶段就有商业头脑,当初日本很疯的Game boy游戏 - 神奇宝贝,因为一开始只
能从火、水、草系中选择一只神奇宝贝,而且后面关卡都没办法再获得其他两只,moto便
开始贩卖神奇宝贝,moto创完脚色拿完神奇宝贝后便交易给其他玩家,接下来就重新开始
游戏如此循环,大家都想玩游戏但moto想赚钱,从此开始moto便了解到自己的钱要靠自己
赚,而不是靠别人给。
接下来做的生意也很有创意,利用市场区隔将不同市场的物品组合贩卖,moto跟同学买空
的游戏盒,再到市场上买没有游戏盒的游戏片,因为是分开买所以价格都很低,买齐便把
游戏跟游戏片一起卖出,就像全新的一样,卖相好卖价也佳。(OS: 看到这段我不禁联想
到该不会是卖…copy的游戏吧,因为我小时候也蛮多copy版的游戏,光盘片上会用马克笔
写游戏名称)
上面两则虽然金额不大但类比到现实社会可以发现很多工作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公司本
身没有创造商品,只是利用别人的平台或市场区隔就能创业赚钱。
=
【年收入的转变】
Moto毕业后进入大卖场工作,再转职到人力资源公司,之后再到瑞可利 (类似猎人头公司
)、IT创投、广告创投,共转职四次。
大卖场:240万日圆
人力资源公司:330万日圆
瑞可利:540万日圆
乐天:700万日圆 (IT创投后来被乐天收购)
广告创投:1000万日圆
在职涯刚起步的阶段,薪资高低不应放在最重要的考虑事项,与其追求高额薪资不如想能
在这间公司“做出什么成绩”、“学到什么技能/经验”,这些对未来转职更有帮助,能
够帮你在转职时谈到更好的条件。
=
【个人股份公司】
moto任职的社长跟moto说要有经营者观点,把自己当成公司经营。
这边所谓的经营者观点并不是把自己当成高阶管理人,而是“自己”就是一间公司,公司
跟“自己”公司购买服务,“自己”公司每月的营收便是每月拿到的薪资收入。
如果今天你把“自己”当成公司看待,而你就是这间公司的经理人,你要如何让公司赚钱
并成长?
可以透过兼差、副业或是专注在主业,除了收入外也要考虑每月的开销,要让公司成长一
定要投资,上课加强自身能力的学费也要考虑进去,每月的收入、费用及投资都跟自己息
息相关,用这种思维看待职涯会让自己更锱铢必较,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口上,时间也是
,我觉得目光能够看得更长远,避免职业怠惰。
要提升的是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内部评价
长期待在同一间公司会出现一种状况,公司内部人事行政流程都非常熟悉,内部人对你也
赞誉有佳,认为你在公司非常重要,但在转职时这些内部评价却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市场
上有许多竞争者,公司优先看得是你的能力,所以即便自己在目前岗位上表现优秀也不要
忘了持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
上面是moto认为自身价值应优先于内部评价,但我认为内部评价并非无用,中高阶层转职
时很常做reference confirmation,HR或部门主管会请你提供几位同事、主管联络方式,
他们将询问他们你的工作表现,甚至透过职场友人侧面询问也是很常见的状况,所以提升
自身价值跟内部评价都很重要。
提高市场价值的三大职涯蓝图
1.经理人内部高升
2.职种专家: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职业而非行业,如律师、会计师、建筑师,不一定只
会从事该行业做的事情,会计师也可能去做企业财务顾问
3.业种专家:以业界专家为目标,比任何人都了解该行业的专业知识
人格特质对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1很需要交际能力,不论大小公司总会出现办
公室斗争或高阶政治文化,要往上爬需要非常强的政治手腕,2及3都是属于专家,需要的
是实务的专业跟经验,工作内容可以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相较1单纯许多。
为什么换工作?
面试时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相信8成以上都是为了薪资,就算不全是为了薪资也有很高
比例,台湾人在回答这题时经常避重就轻,moto认为直接回答转职原因是“收入”比较好
,一方面答案明确,另一方面也让对方知道“薪资”会是关键,如果想要雇用你必须要出
更高价格,大家把牌摊开省掉你来我往互相猜测的麻烦。
但在面试前也要先做功课,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与应征公司的待遇,如果那间公司薪资偏
低就不用浪费时间了,不管对方多有诚意都不可能出到你满意的薪资条件。
离职心态调整
你没有那么重要。
天底下没有只有“你”才能办到的工作。
之前我离职时这点困扰我蛮久的,因为我手上非常多工作,如果贸然辞职同事将不知手措
无法处理,所以我打算把手上工作处理完就离职,但我发现完成一件又来两件根本永无止
尽,于是我直接跟主管提离职,主管当时尽力挽留,最后无法说服我便说给他三个月时间
找人交接。
三个月过后便船过水无痕好像当初我完全没跟他聊过这件事一样,我又要跟他重提离职、
讲离职理由,后来发现这是某些主管的惯用伎俩 – 装傻,只要安抚过后就没事了,下次
要提离职员工又要鼓起勇气下定决心,最后可能又忍住留下来。
我觉得作者写得我非常认同,你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职涯是自己的,请以自己为中心点
出发,台湾人很重感情对公司也是,认为要在一间公司待多久才能转职,转职时也是顾虑
公司跟自己过往的情感,导致一拖就拖了很久,但在国外例如美国、中国,转职是非常平
常的,一、两年就转职一点都不稀奇,只要外面有更好的条件就可以换环境,转职一方面
是有更好的薪资条件,另一方面能让自己学习成长,把自己当一件商品,努力提升自我价
值,要去哪间公司就由市场决定,价高者得!
转职成功后的“人际关系建构法”
日本的职场文化非常严重,敬老尊贤长幼有序,升迁永远轮不到菜的,moto认为如果转职
成功有两件事很重要:
1.找到公司灵魂人物
粗俗一点说就是抱大腿,找到核心人物跟他套好关系,他能帮你更融入公司。
2.一开始不要强出头
如果是一个不错的职位难免招惹同事眼红,因此moto建议一开始不用尽全力求表现,等3
个月后再努力,他认为一开始有太好的成绩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以上两点,我都不太认同,因为我本身不爱巴结,也认为工作不认真是在浪费生命浪费时
间,所以我不会这样做。但确实台湾不少公司也会有这种状况,出社会后让自己圆融点我
是赞成的,只要立意是良善的,以目的为导向的圆融也是完成目标的过程。
适合上班族的副业
转卖:资金需求高,劳力密集高
活动营运:资金需求低,劳力密集高
投资:资金需求高,劳力密集低
文章发表:资金需求低,劳力密集低
moto建议的四种副业,因为是副业尽量挑对自己负担较小的,刚开始工作的人没有资金工
时又长,写文章、经营IG、部落客是一个负担较小的选择,不用大额资金也不用整天绑在
工作上。
工作一段时间累积相当资金后可以考虑投资,投资长期来说有不错的报酬率,根据自己的
投资标的可高可低,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除非改作全职交易员,但也不一定会比较赚)
,投资这个选项几乎是所有人必经之路,资产越大效果越大。
=
我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争取机会,只要尽全力抓住那个机会,就能成为自己的经验值和
成果。
作者: Chopin253253 (chopin)   2022-07-01 07:1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