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人慈》人性有善,但何以见得?

楼主: forestfresh (树)   2021-12-23 00:48:21
部落格图文版:https://treesplanter.com/humankind/
现今社会冷漠、职场上的勾心斗角,是否让人越来越怀疑人性何以有善?
我们可以看见地球在人们步步发展下,环境遭破坏、有些物种遭灭绝。有时仿佛觉得,这
个世界的善意水库似乎有些干涸了。
前阵子我读了人类大历史,再加上近年来生活各方面有些风风雨雨,更加对人性之善的存
在感到疑惑。所以阅读《人慈》,是想知道世界的“善”从何而来?是否是因为宥于己见
,所以没有看到而已。
《人慈》二三事
《人慈》由荷兰一名年轻知名的思想家——罗格. 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撰写,
作者除了拥有乌特勒支大学历史硕士学位,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畅销书作者。
作者在2016年出版的”Utopia for Realists”(中文书名为《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
中,提到“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理念,在荷兰、欧洲引起巨大回响和辩论。与其他顶尖学
者相比,罗格. 布雷格曼的著作常被批评不够严谨,但也因其大胆思考的特性,而常掀
起旋风式的讨论。
2020年出版的《人慈》(2021年由时报出版社出版)也不改大胆作风,对历史上知名的人
性向恶的案例提出挑战,他针对许多人心向恶的案例,广自新闻、手稿、论文、录音、纪
录片中蒐集相关资讯,加以辩证。
《苍蝇王》、第二次世界大战、谋杀案、人性实验等案例都难逃作者的追证。
如此无畏地挑战习以为常,让人不禁试问,作者是否想再创一个人慈乌托邦?现在,就让
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对人性有善,作者的立论为何?
为何智人能在地球几亿年间的历史中异军突起,窜升为地球霸主(甚至还有其他的人族啊
)。根据《人慈》引用的研究可知,人类幼童和黑猩猩、红毛猩猩在智力测验中,空间感
知、计算能力、因果关系的分数很接近。既然人类没有比较聪明,又该如何一枝独秀?
作者认为关键在于“脸红”。他引用了达尔文的说法:
在众多物种中,脸红是所有表情中最奇特也最有“人味”的一种。
因为脸红,人类得表达对他人的在乎,因为在乎,能促进人与人的信任,加深合作关系,
因为人类善于合作,所以“社会学习”的分数特别高,这恰恰是与其他物种不同的重要原
因。
破败下也有温暖人性吗?
正阅读《人慈》的我们,也许都想问:“那些显而易见的恶,难道也有善的可能?”
作者没有正面以善恶回应,而用一篇一篇的故事传达他的理念——在已知的“恶”以外,
还有什么是我们没看见的?
有别于小说《苍蝇王》和史丹纳监狱人性实验的案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则在1960年代
,发生于纽约,一个年轻女性被谋杀的故事。我认为小说能因作者信念虚构,而人性实验
的变因、研究方法难以验证是否妥当,但谋杀案的发生,却是罪证确凿、难以移改的。
话说回来,当年那起谋杀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时事话题发酵
196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3:19,凯蒂深夜返家时遭杀害,当时她大声呼喊、极力求救,都
不见附近邻居伸出援手。一直到凌晨3:50,第一通电话才打进警局,通报者一句“我不
想牵扯进去。”在世界上掀起一阵波澜。
三月二十七日,《纽约时报》一则“目睹谋杀不报警的三十七人”的报导,在世界媒体上
热得沸沸扬扬。
每个人都在问:“人性为何会如此冷酷、麻木不仁到如此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没看见的“新闻”
根据罗格的考察,当年报上的37个目击者为附近的邻居,当时大部分的人几乎已在睡梦中
,或者多少听到一些声音而已,所以并非新闻说的刻“目睹但刻意冷漠”。当然,这也不
尽客观,所以罗格引用了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应”的论点,试图解释人们面对灾厄时,
选择袖手旁观的原因:
旁观者效应存在。我们在紧急时刻,若看不到其他人,会觉得自己不需介入,有时是因为
觉得让别人掌管比较合理,有时我们怕做错事,所以出于害怕受谴责不介入。但相反的,
如果紧急情况危及了生命,且旁观者在同一个空间,可以互相沟通,那反而会产生更多的
援助,而不是更少。
在这个事件里,人们不一定是因冷漠导致悲剧,而是因为心里有过多小剧场,错失救人时
机。所以不尽然是人性麻木不仁,只是新闻选择了较吸睛的报导角度,再搭配相应场景,
引爆了话题。
若作者查证属实,我们能如何提醒自己?
我想作者引用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证明人性为善,反而带有警世意味。
有鉴于此,当灾厄发生时,我们更得意识到是否落入了“旁观者效应”;当新闻耸动,话
题沸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退一步冷静思考,问问自己:“事实的真相是否真如我们所见
?”
然而这个部分中,作者没有提到最恶者—杀人犯,而是直接解释群众的心理。那么,杀人
犯何以恶?世上许多不忍目睹的刑事案件、心理霸凌,又该如何解释? 这本书并没有提
到。如果要深入理解犯罪者何以为恶,《人慈》就绝对不是我们阅读的首选。
对“人之善”,作者有远大的理想,他用一则则的案例带我们看见人性有善的那一面,可
人性终究复杂,若以善、恶定义,有一定的准则吗?是否真能以二元论之?我个人认为,
没有一本书籍、一门学说能证明“人性向善”,包括《人慈》在内。但我们能透过阅读多
元资料,像海绵一样吸取各方学说的养分,从中寻找我们企望的信仰。或许,当我们看到
人性有善,而那能让我们感到舒服,选择往光明面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读后再思考
《人慈》在语言叙述、撰写角度上,虽相当新颖,却也因狭带宏大理想而来,特别容易受
到检视。以下,也想说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用微焦镜看世界
《人慈》令我惊叹的是,它的题材看似厚实硬派,作者却能以似小说的笔法刻画细节、制
造悬念,将平铺直叙的史实描绘地高低跌宕、引人入胜。(让我在上班日熬夜看书的罪魁
祸首就是它XD)
如果《人慈》是一部电影,我会觉得罗格. 布雷格曼运镜的手法很厉害,他拍的不是大
山大水的宏观场面,而是深入街角巷弄,近距离捕捉人物的表情及肢体。例如在战争的场
景中,作者以ㄧ句“战士们没办法开枪。”让人感到无尽沧桑;另一个“战地里的圣诞节
”的故事里,也引用了“想想当你正在吃火鸡的时候,我居然正要和几个钟头前想着要杀
掉的人握手。”罗格. 布雷格曼细腻描绘细节,佐以戏剧化言语,很容易牵动读者的心
,令人印象深刻。
新闻的危险性
《人慈》的价值就在于,他不是只提供一个负向的例子,正向的例子也同样重要。但是如
果在新闻里,报导真能客观地呈现正反面事例吗?其实相当难,关键在于新闻还很强调“
吸睛力”。
新闻语体特有的“吸睛力”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强调时效性的新闻,字字句句都要抓住
阅听者的眼球,但若加上了庞大的时间压力,记者该如何加以考证,或是高品质地产出?
这样的新闻不得不被大量输出、流入社会中,再被碎片化,以更快速的方式传播。于是,
就形成了现在触手可及的“毒”资讯。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维持心灵的强健?如何告诉
自己,所见到的资讯来源模糊待考证?对此,身为新闻记者的罗格. 布雷格曼,也常常
在《人慈》书中提到提醒新闻对人心带来的伤害:
新闻之于心灵,就像糖分之于身体。
罗格. 布雷格曼引用一瑞士小说家的说法
罗格. 布雷格曼应该是想提醒大家:“避免用新闻的视野去理解世界。”,我私自猜想
,他写《人慈》,或许是想报导他在媒体上难以报导的。
本书是否是想颠覆大众对“性本恶”的认知
我认为,与其说作者想证明“性本善”,不如仅是想提醒大众“人性本就有善”而已,只
是善恶是光谱,我们多相信人性一些,世界也能更靠向光明。
其实阅读《人慈》时,我曾因难以全然信任作者的研究方法,认为作者引用的数据不以量
胜,难以证明人性本善,一度考虑放下这本书。但作者对许多事毫无畏惧的形象,却又一
再引起我的兴趣。
后来读著读著,我才慢慢体会到,作者也许不是想证明“人性本善”,而只是“人性有善
”而已。人性当然有善,但是世人知道的还不够多,甚至有些被扑灭掩盖,我想罗格.
布雷格曼只想在《人慈》里,本着新闻记者报导真实(却又无法实践在媒体上)的信念,
以历史学者蒐证考察的工具,证明“人性有善”的事件确实存在。
借此呼吁人们:“这世界的善,比我们想像的还多一点点。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知道这些
好事的权利。”
作者: kevinapo (龙羽)   2021-12-23 20:42:00
太遥远
作者: handcreambox   2021-12-24 12:35:00
好书推 可以听“下一本读什么”讲这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