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片断人间》读后感

楼主: mike70428 (O_<)   2021-12-21 14:56:31
读后感
很可爱的一本小书,
内容文字不算多,认真读的话,一下午即可完食。
但是字里行间的情感含量丰沛,常停下来思考其中。
虽然是学者写的书,也有运用到领域内的专有名词,
却毫无学究、布尔乔亚阶级之气。
与《做工的人》相较
此书作者与其说在用他的社会阶级去观觉他者,
更不如说,
他在用自己的感情,对人生、社会、制度的怀疑与反思,
去感知他者的世界。
我很喜欢这本书。

1.“爸爸,狗狗死了!”
冲绳县南部的古老住宅区,我在调查对象中进行访谈,访谈一路进行到深夜。途中,院子
传来受访者儿子的呼喊。很爱动物的我一听到那句话,不禁心慌意乱起来。然而,话题只
有短暂停顿,经过几秒的沉默,受访者又接着说下去。我问:“咦?不要紧吗?”他只说
:“放心放心,继续吧。没关系的。”我们的访谈若无其事地重新开始,仿佛什么也没发
生过,对那件事也没提起只字词组。访谈结束后,我回到那霸的饭店。之后,我未曾再见
过那位受访者。

2.狗在访谈中死亡,这件事的发生不但与冲绳的历史、社会无关,也与社会学这门学问的
成立,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理论等等,都毫无关联。然而不知何故,这个回忆总教我难
忘,甚至比访谈的内容还记忆犹新。

3.虽然我的工作是透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分析统计数据或历史资料,但我真正喜欢的,
是那些无法分析的事物,是那些单纯存在的事物,更是那些暴露在阳光下并逐渐被遗忘的
事物。

4.纪录这种片断性邂逅中所谈到的片断性人生,然后直接将其普遍性地、整体性地视为对
方的人生,或诠释为对方所属的族群的命运,这其实是一种暴力。
我们社会学家的工作,就是要分析他人述说的故事。简而之,我们无法不行使这种暴力。
而社会学家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则是每位社会学家自身的课题。

5.还有另一个部落格,是位在北关东的四十几岁的女性所写。她的住处堆满大量垃圾,亦
即所谓的“垃圾屋”,但她似乎丝毫不以为意。她是一个单亲妈妈,有两个女儿,而她二
十几岁的长女也是一个单亲妈妈,育有一个大约两岁的儿子。次女似乎茧居在家。家中经
济状况十分拮据,压力大时,她就会把钱全部拿去打柏青哥,最后再懊悔地回家。回到家
,就把气出在两个女儿身上,和她们大吵特吵。她很溺爱她的这个小孙子,经常用手机帮
他拍照。其中一张照片,拍到咖哩饭放在垃圾屋中的小小餐桌上,小男孩全裸入镜,那画
面莫名令我印象深刻。

6.我并非想为这些为数庞大的描述,冠上“民众文学”或“真正的大众文化”之名,加以
褒扬。那种事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就让他们在顶端的“阁楼”(attic)里玩他们的
。这些描述的存在,就只代表着,人们片断性的人生中存在着使用大量表情符号和表情贴
图的、片断性的描述。我们无法颠覆文化的价值观并从中找出任何艺术性的价值。
正因如此,我不禁觉得,这种“毫不隐藏,却无人看见”的描述,是一种美。这些彻底世
俗、彻底孤独、彻底庞大所形成的字句美感,正是来自于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都毫无意
义。

7.“我已经九年没回过家。我住的地方很乡下,是在马尼拉很远的一座小岛上。家人都在
那儿。我有七个手足,我是老大,为了照顾下面的弟妹,才来日本工作。起初是在川崎的
菲律宾酒吧工作。很快地就和一个常客结了婚。刚好那个男人是冲绳人,所以就跟他一起
回到冲绳来。”
回到冲绳后,那个男人马上就连工作都不做了。情非得已,玛丽亚只好再次开始在酒店上
班。后来又历经了离婚等种种变故,我去的时候,她正好在那家店工作。
“前阵子,我家最大的弟弟考上了菲律宾国内的一所大学。所以,我必须帮他筹学费。所
以,我才在这家店努力工作。妈妈桑人也很好。可是我好想回家。好想见(真正的)妈妈
。”
就在那时,酒馆的门被推开,几个常客大叔一拥而入,其中一个大叔,突然一把抓住玛丽
亚大大的乳房,说了一句:“妳又变胖了齁!”就大笑了起来。玛丽亚也边笑边推开他的
手,走进吧台的尾端,去找大叔寄放在店内的泡盛酒。

8.我(作者)是个生不出孩子的人,因为我患了重度的无精子症。还记得某次,内人从医
院带着检查报告,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我一边听她解释一边走神,漫不经心地想着:“
原来我很安全,早知道结婚前应该多玩玩的。”
不,不对,正确来说,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可以拿这件事来跟人开玩笑说:‘原来我很
安全,早知道结婚前应该多玩玩的。’”那时,闪过我脑海的,是如何把这件事拿来当成
一个笑料。
顺带一提,我偶尔会在上课或演讲中,提到自己的私事,也会跟台下的人说:“知道那件
事时,我就在心里想:‘原来我很安全,早知道结婚前应该多玩玩的。’”但至今从来没
逗笑过任何人。

9.有时,我们心目中这些幸福的意象,会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对无法得到它的人,形成一
种暴力。比方说,我们可能会因为相信某种幸福的意象,而死抓着那意象不放,直到被抛
离幸福的常轨时,事情已回天乏术,没法挽救了。
但还有另一种更单纯的状况,就是那种意象本身,就有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

10.听到“每个人都无可取代”之类的漂亮话,就反射性地产生厌恶感,或许是因为自己
已彻底了解到,自己是多平庸、多不值一提,又毫无特殊价值的人。我想,这应该也是许
多人的共通想法。我们不得不与这毫无特殊价值的自己、共存至死。
罗列著一堆漂亮话,赞颂“每个人都无可取代”的歌,我毫无兴趣。相较之下,如果有一
首歌是在高唱“我们必须和平庸的自己妥协,这就是人生”,那我绝对想听听看。

11.我也曾出席过几次进食障碍自助团体的活动。那里有着形形色色的女性,也有少数的
男性。有一名女性说,她曾将死去的猫埋在公园里,每隔几天就挖开来盯着看,观看尸体
逐渐腐败的过程。另外一名女性反复割腕,到后来还用老虎钳,拔去双手双脚的指甲。才
刚刚新长出的短小指甲上,涂著深蓝色指甲油,她开心地伸出手给我看。我对她说:“哦
———好漂亮。”
要对拔去自己指甲的女性说“不要再做这种事”,不过短短几字,何其简单。但说了,有
意义吗?看到她那蓝色短小的指甲,除了称赞“好漂亮”,我们还能做什么?

12.我们的人生中,充满了各种残缺。既没有伟大才华,也不是大富大贵,又没有健全的
体魄,我们必须和这样落魄的自己共存,至死方休。
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这种遭遇,当成一种上天的惩罚,或来自他人的迫害。但
显而易见地,自己之所以生而为这个自己,并非惩罚,也不是谁的迫害,只不过是一种无
意义的偶然罢了。而我们既然已在这个无意义的偶然之下,生而为这个自己,那就只能作
为这个自己,直到死去。因为我们无法选择其他的人生。
这里头并不存在任何意义。

13.归根究柢,我们本来就是孤独的存在。自幼以来,我的内心中一直怀着一个难解之谜
,虽然讲出来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对我来说,依旧是个巨大的谜团———我们的生活
明明和这么多人产生交集,为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大脑里,却都是孤伶伶的一个人?
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件事:一件是“我们生来就伴随着孤独”,另一件是“正因如此,我们
不是应该更频繁地和人面对面地谈话吗?”在我对这些事不断反刍之下,这本书便诞生了


结言
虽然不想拿其他文本来形容文本,但边读的时候,脑中的形象浮现《海边的卡夫卡》、
卡谬、马尼尼为的等等的书籍。
我很喜欢一个人走在路上散步,一边尽情观看路旁人家内的家居摆设。脑中思考的,就是
这家人平时生活是怎样的样貌、怎么过着他们的生活、人生,他们过得快乐吗?他们作怎
样的工作呢?享受工作吗?世界末日突然来临时,他们得知在自己脑中幻想30年份的人
生要被打断时,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那我如果在对方的人生情境下生活,又会变成怎样的人呢?
因为我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别人无法实际感知我的情绪、快乐或悲伤或苦痛,相对地
,我也无法感受到别人任何一丁点一丁点的内心,无法、不可能。所谓的设身处地、共情
,在我看来只是要维持社会人际关系上某种和平共处的平衡。其实大家恨死陌生人在餐厅
、大众交通工具、选物小店内靠得要紧的社交范围吧?吧?
怀着这种永远无法解答、也不好意思询问他人的问题,幸好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蔡明亮
的电影、看到了马尼尼为的散文与诗。
原来这种无以名状的怒气、厌恶、苦痛;无处发泄的愤慨、沮丧、哀伤,是他人也所拥有
,是有办法也可以被书写、表现出来的。甚至有可能为他人带来慰藉。
幸好。
作者: mapabeyb (╮(﹀_﹀")╭)   2021-12-21 21:03:00
这本很推!社会就是由这样的片断所组成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