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史上最强哲学入门》西方哲人达疑人生

楼主: wk3261h (WK)   2021-12-22 07:43:36
图文好读版:https://3261h.com/super-guide-to-philosophy-west/
说来很不好意思,在欧洲念书的时候,每当身边同学聊起哪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什么,我总
是只能傻笑,然后赶快转过头去问Google,查查刚才说的那个名字究竟是谁?那句话又是
什么意思?
其实也不能全怪自己,毕竟古今中外有名的哲学家这么多,光是自己所来自的东方,就已
经有孔子、庄子、释迦摩尼等著名哲学家要认识,更何况是西方的哲人们?
为了不要再这么搭不上话,因此读了这本书,以及另一本专讲东方哲学的上集,共两册。
这本书将31位哲学家们分类,由真理、国家、神、存在四个角度切入,以非常精简的篇幅
诠释思想。让我们可以用有系统的方式,从零基础开始看哲学家们如何解答人生疑惑。
这本书在说什么?
书中总共讨论了31位哲学家,在此举出其中三位分享。
上帝已死-尼采
尼采在一百多年前,向来崇尚"上帝万岁"的西方,说出了这样令人震惊的话,不过是在
小说里。他认为神,不过是弱者的愤慨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而已,而且扼杀了人们的生存之
道。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乱说话,尼采还做了考察,对于古代的善恶价值做了研究。那时对于善
的定义是"强大、有力量",而恶的定义是"弱小、无力量"。换句话来说,强就是美好

但这样的价值观却在犹太人经历了悲惨历史后改变了。古代的犹太人,经历了一连串的战
争、民族差点被消灭、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却又被赶走的悲惨经历。
在逃亡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定会有个唯一的神来拯救我们!"的想法,并逐渐发展成犹
太教信仰,支撑著犹太人们度过难关。
然而,当神出现的时候,犹太人们并没有被拯救。当长枪穿过耶稣身体的那一刻,价值观
出现了逆转,本来的善变成了恶,本来的恶变成了善。一个被别人中伤,也笑着不生气的
人,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善人"。这种价值观随着基督教信仰逐渐成为多个国家的主流,
几乎支配西方世界后,影响深远。所以老鹰等猛禽常在寓言故事中被认为是恶、而弱小的
羊则是善良的那方。
这种"弱小的东西虽然缺乏力量,却温和、美好"的想法,在尼采眼里,正是让人类开始
过得不坦率的根源。换句话说,就是酸葡萄心理。书中举例,就好像是狐狸吃不到树上的
葡萄,就开始对自己说:人生又不是只有葡萄,我才不想吃呢!
因为得不到,变得害怕失败、没有自信,接着就开始催眠自己:没有欲望很了不起。当个
无害无欲的谦虚者,其实只是因为不想觉得身为弱者很悲惨,而衍伸出来的价值幻想而以
,简单来说就是自我安慰。
与其在这不甘心的流泪,不如变得更强给我看啊!
尼采的生存之道是成为"超人",这让我想到海贼王中的这句台词。真正的生存之道,应
该是狐狸们都奋力跳跃,努力吃到葡萄阿!他认为,人们必须自我觉察到自己"对于力量
的意志",也就是想要变强、想知道真理,并坦率的活着。
当然,尼采这种在当年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想法,大家都不接受,因此最后就发了疯、结
束了自己的人生。
自由之刑-沙特
"存在先于本质"是法国哲学家沙特著名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本质先于
存在,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期的,譬如狮子会追捕猎物、书本被拿来阅读。但只有人
类,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被设定要来做什么,做任何决定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如此
,凡事都要选择、并且要为错误的选择负起全责。沙特以"人类遭处自由之刑"来形容。
至于要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作者饮茶对沙特想法的诠释是积极的。认为正因如此,与其无
所事事的过下去,不如背负著可能会犯错的风险,选择某种方式过活、积极地做出决定。
这种想法让我联想到在新创、软件界很流行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甚至"敏捷式
开发"。与其烦恼半天应该要选择哪些功能上市、做出什么样的产品,不如尽快跨出第一
步,开发出最小可行性产品、做AB测试、从使用者访谈中得到回馈,进而修正产品走向。
既然不知道、或者没有被设定要生来做什么,不如尽快踏上寻找的道路吧!想不到这些与
传产相比,看似时尚、新潮的观念,其实早在还没有网络的时代,就已经被哲学家沙特所
提出。回归到我们的人生,就是独立思考、自己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而成为自己。
我就是想要赚钱!亚当-史密斯
在提倡"主权在民"的卢梭催生法国大革命后,今日国家多数已进入民主主义,于是人们
开始讨论,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人民过著经济不虞匮乏、生活自由的生活?
在亚当-史密斯提出利己心理之前,多数人对于利己心理的看法是负面的。圣经里写着:
有钱人想要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要难。而在东方,也有士农工商的儒家思想,言下
之意,商人的地位比做工的人还要低。
大众所以会有这些想法,是由于商人如果累积了太多财富,不仅可能威胁到掌权者,也没
有人想要务农了,最后让大家挨饿、国家完蛋。
但亚当-史密斯却认为:正是人类这种想要赚更多的钱的欲望,会带领国家走向富强。认
为个人利益会为社会带来幸福,因为市场上有只看不见的手会维持平衡。例如如果一家面
包店生意很好、赚了很多的钱,那么一定会有人开始效仿。而只要有多家面包店存在、民
众就可以选择,最后在价格、服务、品质上得到平衡,皆大欢喜。
亚当-史密斯的论述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得到大众认同,于是人们开始积极追求自己的利益
,今日资本主义的样貌,就是这样成型的。
我们为什么工作?
上述论点,在那个大家都努力追求经济无虞的时代,确实为社会注入一股成长动能。但时
至今日,当许多人都已经能够过的足够富足,照理说不用再过著这样的生活。
不过资本主义背后隐藏的消费经济,拥有"一定要持续成长"的残酷宿命。因为没有成长
,公司卖不出产品,老板就发不出薪水,造成失业、家庭破碎等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会感觉,明明生产力一年比一年好,工厂的良率一直在优化、报废率不断降低,
为什么班越加越多。并且随着通膨,赚的钱却变得更薄了?饮茶认为,在资本主义气氛垄
罩的社会中,主从关系颠倒,如果不这样过活大家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也是为什么大
众会认为如果一个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是负面的。
因此尼特族、隐居山林的人就出现了,开始有一群人只愿意打工,认为钱只要足够活下去
就好。饮茶认为,这不是这些人的问题,而是在这个资本主义成长达到饱和状态后,已经
找不到工作的价值,也是这个时代应该重新审视工作意义的机会。
拥有这样疑问的人显然不只饮茶,在我很喜欢的另一本书《够了》中,指数型基金之父
John Bogle也指出现今的金融业已经为了赚钱而提供服务,而这些服务并没有为社会带来
相等价值。
在《一人公司中》,Paul Jarvis更进一步的质疑成长,认为我们拥有的已经够多,与其
像个饿鬼一般无止尽的追求成长,不如专注在利润,而非规模,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人生
的其他面向,譬如家庭、嗜好、或者任何你认为值得的事物。
后记
研究了这么多位哲学家的生平以及思想后,饮茶对哲学史作了一个譬喻:格斗家一辈子都
在追求比人强,而哲学家也是花上自己所有的人生,在钻研"比人强的论点"。因此哲学
史,就是一部在知识领域中,强者与强者彼此比较、相互研究,直到今天的历史。
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呢?我认为就像学习历史一样,是为了知古鉴今,培养思辨的能力
。当人生中碰到选择障碍或者挑战时,能够以不同的观点来切入,转换不同的视角。瑞士
语言学之父,索叙尔,认为"语言是区别的系统",就好像一样是姊妹,在中文中有姐姐
和妹妹,而英文中,sister却泛指姐与妹。或者狼和狗,在法文中都是chien,但在中文
却是两个不同的单字。能够理解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生长,会建立起不同的价值观基础,也
就是"要区辨什么东西"后,能够帮助我们更能理解他人,进而更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
处。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1-12-22 09:06:00
所以到底是姊姊还是姐姐?
楼主: wk3261h (WK)   2021-12-22 10:00:00
已更正
作者: mexilo (慢半拍)   2021-12-22 12:23:00
写得很好
作者: nicholas0605   2021-12-22 22:43:00
作者: treasuring   2021-12-22 22:44:00
开完了 推一个
作者: mangomuachee (肉棒青年)   2021-12-23 11:55:00
饮茶写的很好
作者: CY40 (尚未通过认证)   2021-12-23 22:16: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