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through-the-language-glass/
你知道有些地方的语言会说出:“我南边的脸被蚊子叮了”,或是“我的饮料放在桌子的
北边”这样的话吗?你知道德语的年轻女性没有性别,但大头菜却是女(阴)性的吗?
各种语言独特多变的规则,让人目眩神迷,也让每个学习外语的人恨得牙痒痒(?)究竟
为什么语言可以如此不同,而这些差异又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想介绍的这本《
小心,别踩到我北方的脚》,就是本充满野心的著作,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作者盖伊.多彻借由梳耙语言历史,结合科学化研究,让读者得以一窥语言的奥秘。虽说
此书知识含金量极高,但作者不负语言学家之名,笔锋机智优雅,还不忘穿插各类逸闻轶
事,读来极为畅快。接着,就让我们跟著作者踏入幻迷的语言世界吧!
【语言映照出的是什么?】
首先作者带出来的问题是:语言究竟反映出什么?如果把语言视为大脑反射出来的一面镜
子,那它会映照出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吗?或只是单纯呈现大自然的样子?
上述的问题激起了两派人马的对决。一派说法为自然论,认为语言是与生俱来的礼物,内
建在每个人大脑,全人类皆同。或可这样说:地球人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另
一派说法则叫做文化论,认为语言是后天的产物,与所处社会相关,不同文化会衍伸出自
己的一套逻辑。
文化显然对语言影响深远。一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黄种人,就会说一口好英文。但各个语
言虽大异其趣,许多概念却可相互对应,像中文的“猫”就能对应到英文的“cat”。从
这角度,似乎语言反映的单纯是所见的世界,只是不同文化会给不一样的标签。
那究竟谁是对的呢?让我们得先从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切入:颜色。
〔荷马是色盲?〕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858年时,英国未来的名首相格莱斯顿,出版的钜作《荷马与荷马时
代的研究》里,提出了个惊人的看法:“荷马时期的人所见的世界更接近于黑白二元,而
非我们现在色彩缤纷的样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格莱斯顿发现,荷马的诗句虽描写得相当细致生动,但颜色的使用
却非常贫乏。在其著作中,黑白两色的使用频率远超过其他颜色。红色只有零星出现,其
他颜色几乎消失,甚至没有“蓝色”。
如果问你大海是什么颜色,你可能会很直觉地说:蓝色,但荷马似乎不这么想。在《奥赛
德》里,荷马海的颜色像“酒”般。好吧,这可能是诗人的浪漫。可是荷马还曾用“酒”
色来形容牛。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海是蓝色,牛是红棕色呢?
格莱斯顿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古希腊时代的人,侦测色觉的器官尚未发展完全。”于是
海和牛,在荷马眼中都只能模糊地说像酒一般。
〔自然论 VS. 文化论〕
后来许多研究都呼应格莱斯顿的说法,像是大家便发现古印度吠陀诗文和圣经里同样没有
蓝色。眼科医师马格努斯于是提出了色觉演化论,认同古代人类看到的色彩较不鲜明,随
著视觉进化才逐渐看到多样的颜色。
此时文化论者出来说话了,反对这样的生理解释。他们主张,荷马之所以无法描述出这些
颜色不是眼睛有毛病,而是语言本身有缺陷。
他们开始调查一些原始的族群,像是美国的印地安人。结果发现他们的语言中居然同样没
有蓝色。重点是,他们的辨色能力和我们完全一样。但即便他们能分辨黑色与蓝色,却会
说天空是黑色。对他们来说,黑和蓝只是同种颜色不同色调罢了。
由此来看,文化论获得了胜利。大家只是自由地切割光谱,再去命名。有一段时间,颜色
概念可以任意订定的观点广为流传。
但柏林与凯伊在1969年写的《基本色彩词汇》,又打了大家的脸。他们发现,语言的色彩
语汇命名是有普世性的。只有一些焦点色会被命名(如白、黑、红、绿),其他的分类方
式则完全没有出现。而且有趣的是,语言演进,会依以下顺序替颜色命名:
黑白→红→黄→绿→蓝(黄色与绿色可能对调)
似乎大自然对人类语言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不会完全任由文化的天马行空的编织?
〔自然与文化的拉扯〕
那到底哪边才是对的呢?。作者认为可以用“有限度的自由”来理解。大脑还是会受到大
自然的限制,不能随意切割所有概念。像是猫或狗在各个文化都能找到对应的词汇。
但只要大自然划分稍微模糊一点,文化就会跳出来主导战局。作者指出,越抽象的领域,
大自然的影响就越低,像是令人头痛的文法规则就是个好例子。各语言在这些领域就能各
领风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韵味。
颜色则是个介于自然与文化中间的例子,虽然大致命名相似,但有些文化就是没有区分黄
或绿,只是认作同种颜色的不同色调。反之,俄语则将蓝又细分为深蓝与浅蓝。
【语言会影响思考吗?】
谈完自然与文化的纠葛。接著作者挑战更争议的问题:母语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思考?
或许你有听过一些说法,像是德语清楚有逻辑的特性让他们思考条条有序;法语的语调天
生烂漫,难怪是个最懂调情的民族。
对于这点延伸最多的便是沃尔夫了。他提出语言相对论,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察跟母语
有强相关。比方说,印地安人常将动词与名词结合为一字,所以他们会用“一元”的方式
来理解自然,而非我们习惯的二元宇宙观。
现代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已不持这样的看法。举个例子,中文不像英文会在动词标注现在或
过去时态,难道这就表示中文使用者没有过去与未来的概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过,“母语会影响我们的思考与感受”这种想法并非全然错误。以下两个例子可以告诉
你母语的威力。
〔一、方位〕
如果有人问你最近的超商在哪,你可能会这样说:“看到红绿灯右转,大概走500公尺会
看到7-11在右手边。”但如果你问的是辜古依密舍语的使用者,他大概会这样说:“看到
红绿灯往东转,走500公尺可以看到7-11在南方。”
我们惯用的说法称为自我中心方位,而辜古依密舍人使用的则是地理方位。辜古依密舍人
好似内建指南针在体内般,拥有“绝对方位感”。而这样的训练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为
了能顺利沟通表达,他们从小就会时刻观察自己所在的方位。
当然,辜古依密舍人完全懂左右的概念,只是不这样表述而已。另外,我们惯以为常的左
右概念,其实没有那么理所当然。实际上,大多数儿童也都要到小学以后,才慢慢掌握左
右的概念。
辜古依密舍语是个经典的例子,告诉我们语言可以影响人类基本的认知概念。也让我们理
解到我们以为的“常理”,并非那么当然。
〔二、阴阳性〕
许多欧洲语言都有阴阳性,造成了外语学习者极大的困扰(笑)。那这样的文法规则,是
否会影响使用者的思考呢?
莫斯科心理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要求50名受测者将每周七天的每个日子,假想成一个人
,再描述这七个人分别具备那些特质。结果所有人都把一二和四想成男人,而俄语中的星
期一、二和四恰巧就是男(阳)性。
心理学家则针对德国人和西班牙人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要他们描述一座桥会有什么特质
。结果德国人多使用美丽、优雅、纤细等词,反之西班牙人则会用庞大、稳固、宏伟等词
汇来描述一座桥。你应该也猜到了,德语的桥是阴性,而西班牙语的桥是阳性。
总之,语言不单只是映射出大自然的模样,也与我们的文化教养息息相关,甚至,还会更
进一步影响我们的感知。
那我们要怎么理解语言造成的影响呢?作者认为雅克布森的简短教条说得很好:“语言间
的差别,主要在它们必须传达的资讯,而不在它们可传达什么样的资讯。”
也就是说,语言的差异,不在语言使用者能用他们的语言表达那些东西(所有语言都可以
表达各种概念),而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时,必须表达那些东西。
比如,中文可以说:“我昨晚和一位邻居在一起。”听者无从知道这位邻居是男是女。但
如果是法语就无法打模糊仗了,使用者要明确讲出邻居是男是女(不同的字)。当然中文
也能说讲清楚是男或女,只是文法上并不要求一定要表达出来而已。
【后记:语言如镜片】
这本书是2021重读计画中的1本。是我相当喜爱的书,再读一次依然乐趣无穷。
除了趣味,这本书对我的想法也有满大的影响。在《佛陀究竟想教我们什么?》一文中,
曾提到我们都是带着滤镜看世界。某种程度来说,语言其实就是个“滤镜”,每种文化各
自发展出了繁复多焦的镜片。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是: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副标则是: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
对我来说,这提醒我要更愿意去理解每个人,即便他看世界的角度与你很不一样。此外,
不同的语言其实就意味着更多观点的可能。记得唐凤曾说:每当你多学一种语言,就是将
你的思考再往外跨一点。因此这本书也激起我想学更多的语言的渴望。 (但后来只多学
日语,我检讨…)
或许说语言决定人类的思考过于滑坡,但这不代表语言就不会影响我们的感知。每个语言
有自己独特的选择,而它们都很美,都值得欣赏与珍惜!
最后的最后,分享之前看到的TED影片。其实每年都有几十个语言正在消失。或许我们损
失的不单只是沟通的方法,而是理解世界的更多可能。
https://www.ted.com/talks/lera_boroditsky_how_language_shapes_the_way_we_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