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长销》心得笔记:炼造经典的秘密!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1-05-01 12:09:13
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perennial-seller/
创作出经典,是每个创作者都梦寐以求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所谓“经典”是怎么炼
成的呢?为什么有些作品,像是宫崎骏的电影,贝多芬的奏鸣曲,既便现在,还是能让人
常常拿出来回味再三。但大部分的作品却如过眼云烟,转乎即逝呢?
今天介绍的这本《长销》,就是要告诉你这些经典是怎么被锻造出来的。此书的作者莱恩
.霍利得本身就是名畅销书作家,同时开设顾问公司,协助许多客户打造出热销百万的唱
片或书籍。
会读此书,是因为Miula大在方格子的创作者聊天室里大力推荐。一读之下,果然名不虚
传。自己现在也算是小小的创作者,书中许多观点,对我都有深有启发。
这本书将打造经典分成了四个步骤:内容、定位、行销和平台。接下来,就让我们跟著作
者的脚步,一起来看看经典要怎么生成的吧!
【一、内容】
首先,要打造经典,最重要的还是你所生产的内容。要创作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要
有以下几点认知。
〔要花大量时间〕
出彩的内容势必要长时间打磨。书中强调所有的创作都是马拉松,不是短跑。伟大的作品
,在生产时都历经一般人难以想像的漫长艰辛,绝非一蹴可及。像是《1984》的作者乔治
.欧威尔就曾说过:我之所以写作,因为写作是可怕、让人精疲力竭的挣扎,像生了一场痛苦又长久不愈的病
。若非遭受这种无法抗拒、无可理解的恶魔驱使,没人愿意接受这种折磨。
自己的写作过程也都很挣扎。总是不断涂涂改改,有时辛苦写了一大段,隔天觉得根本垃
圾又全删掉。每篇大概都要花五到十小时才能生出来。看到连乔治.欧威尔这么说,真是
心有戚戚焉。
〔要有明确动机〕
创作的过程会非常坎坷,所以在你打算投入前,一定问自己:为什么要创作?唯有先确定
好自己为何而做,才能走得长久。
就我而言,想写读书心得动机很单纯。因为自己喜欢看书,也从书中得到许多,而想把这
些启发与感受,扩散给更多的人。写作心得并公开发表便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为此而写
的我,即便每篇文都写得辛苦,还是持续走下去。
〔要考量受众〕
有了创作的动机,接着便是要思考你的目标受众是谁。创作不用讨好所有人,但是一定要
找到有愿意欣赏的人,不然只是自嗨而已。书中提了句传神的口号:Find your niche
and scratch it!(找到你的利基,搔到你的痒处)
如果觉得抽象,不好思考,可以换个方式问:你的产出对目标受众有何帮助?书中的几个
问题,我觉得相当适合创作者思考:
-这教大家什么?
-这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如何娱乐大家?
-这提供、分享什么?
〔不怕要争议〕
这里不是要叫各位搞事。但作者认为,唯有大胆无畏的发挥,不受社会框架的拘束,才能
创造出经典。在创作时同样问自己几个问题:
-要挑战哪个无人禁区?
-要取代哪个龙头机构?
-要颠覆那些团体?
-会惹毛那些人?
我目前还没走那么远,但说到争议性,倒是有个自身例子可分享。之前有写《唐凤:我所
看待的自由与未来》的心得,并将其分享到读书社团〈阅读人同学会〉里。却得到一些不
大友善的言论,有人说这种书只适合初阶的阅读者,或是买这种书就是买广告,甚至有人
说我拍的书籍封面像鬼一样。
当时着实难过了一阵。但后来,这贴文居然获得了相当多的回响,不但超过500个赞,还
有许多网友出来回复鼓励。到现在这都还是我在社团上最有热度的发文。或许我的文真的
戳到某些人,但也未必是坏事。
你如果没有争议性,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伊莉莎白.沃泽尔
【二、定位】
打造经典的第二步骤是定位。其实定位与内容是一体两面,在创作时,内容决定你的定位
,但同时也可以借由确认定位回头来修改内容。关于怎么定位,书中提了几个要点。
〔寻求外部观点〕
闭门造车的创作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得到只有自己欣赏的糟糕作品。因此你需要诚实的外
部观点,来帮助修正。就像作家需要与编辑;歌手要与制作人;球员要有教练一般。
自己的文章,写完也都会先传给身边朋友看,听取不同意见。这边顺便感谢一下他们,除
了不厌其烦地看我落落长的文章,还愿意给我建议(笑)。
记住,别人说你有问题、说他们不能接受时,他们几乎都是对的。-尼尔.盖曼
〔不断不断修改〕
有了外部观点,修改还是得靠自己。他人或许可以点出你的盲点,但只有你知道该如何修
改。而你必须一直修整,直到作品到位为止。没有人一出手就完美。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在1957年时,年经小说家哈波.李将自信的初稿交给她的编辑,却被
说这本书“更像是大量轶事,而不是完整的小说”,需要大量修改。还好她照做了,最后
的作品便是著名的《梅岗城故事》。
初稿都是垃圾。-厄尼斯特.海明威
〔不断不断检验〕
在创作时,必须不断得检视自己的作品。确认自己没有偏离一开始内容设定的初衷。要不
断思考:目标是什么?达到了吗?作者提到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练习:“一句,一段
,一页”。
首先将作品丢到一边,接下来试着用无成见的心,来描述自己的作品:
-用一句话描述。
-用一段文字描述。
-用一页纸的篇幅描述。
-它是XX。它可以用来XX。它能帮助人们XX。
老实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定位的问题。虽然曾在〈诚征读者启事|追踪姆斯,一起阅读
,一起交流!〉提过,希望我的文,可以做为桥梁,让更多人进入阅读的世界。但这样的
设定显然不够明确。
我时常提到的〈阅读前哨站〉,就很聚焦在自我成长类型的书籍上,非常明确。而我的读
书心得类型很杂,美其名是多元,但更像是任性地,想把喜爱的书都介绍给读者。
关于定位我还在思考,读到这边的各位,或许也可以留言给我一点建议喔!
一开始,创作是玩具,是娱乐,然后变成情妇,后来变成主人,之后变成暴君。最后,在
你决定任命服从时,终于杀死这头怪兽,抛向大众。-温斯顿.邱吉尔
【三、行销】
有了精准的定位,创造出精彩的内容,接下来便要进入行销的部分。书中讲到非常多行销
的眉角与方法。这里就挑几点来分享。
〔推广是自己的工作〕
首先很重要的是,行销作品是自己的工作。这里必须先接受一个重要事实:没有人在乎你
的作品。大家都很忙,尤其是在这资讯爆炸的现代,没人有义务要看你的东西,即便你自
己有多满意。因此你必须头洗下去推广,让作品被更多人看见。
这点,在建了自己的部落格〈姆斯的阅读空间〉后感受特别强烈。过去在平台上,作品有
编辑会推荐,有媒体会转载。但在自己的网站,没去推广就真的没人会看了。现在每篇文
章,我都会厚著脸皮到一些脸书社团、批批踢和我的书柜爆炸了line群上po文,尽可能增
加能见度。
〔口碑是最好的行销〕
口碑是最好的行销方式之一,许多时候,大家并不是透过广告或是公关活动找到喜爱的作
品,而是经由那些他们尊重信任之人的推荐。
自己读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一看到Miula大在群组上推荐,隔天就立马去诚品把
这本书买回家,因为我相信M大的选择。
进一步来说,我们也可以寻找有影响力的人,用他们的口碑为自己的作品行销。像我之前
写的《人生路引:我从阅读中练就的28个基本功》,因为有引用瓦基的一整段话,所以先
向他告知。而他看到文章后,就帮忙放到脸书粉专上推广。当然我不是有意为之,但不可
否认,的确因此增加不少曝光。
〔免费策略与盗版应用〕
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善用免费的策略。像是TED的影片,一开始要是收费,恐
怕就没人想看了。因此,免费是一个能让你的作品更轻易接触到受众的方式。作者建议就
算不能免费,也要尽可能的便宜。
作者甚至认为,不要担心盗版的问题。因为某种程度,盗版其实是很好的宣传。这让我想
到之前在方格子的作者群组上,曾经有人建议要锁右键来防止盗版。显然,这对推广作品
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四、平台】
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是平台。有了作品,做了行销,得到些粉丝基础,接下来便要打造平台
,直接掌握通路和受众。
〔关系就是平台〕
一般想到平台,可能会想到方格子、matters,或是脸书和ig的粉专等。但作者更直观的
指出:关系就是平台。
这里提到了赫赫有名的1000个铁粉理论。这是Wire杂志的创办人Kevin Kelly提出的,他
认为一个创作者,只要能赢得一千个“铁粉”,就可以靠创作吃饭。因此重要的或许不是
要选择哪个平台,而是如何与你的粉丝建立深厚的关系。
〔自己的名单〕
书中提到一个赢得关系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自己名单,尤其是电子邮件名单。因为这是最
直接和你的观众接触的方式。像现在脸书动不动就调整触及率,Youtube的黄标标准也飘
忽不定。而电子邮件便是最可靠的沟通媒介。
书中有举一些策略,帮助你收集、建立名单。像是免费赠送东西,或是利用网站的弹出式
视窗来鼓励订阅等等。这部分要怎么做我也还在思考。但目前最直观能做的,便是持续分
享更多心得文章。
【总结】
让我们总结一下,要如何打造经典。首先要理解内容为王,愿意花大量时间创作,并理解
为何而作;接着要准确定位,保持开放态度,积极接纳反馈来调整内容;而作品问世后要
亲力亲为的去行销;最后要善用平台与粉丝建立坚强的关系。
这本书对我相当有启发。自己现在的文章,当然还远跟经典沾不上边。但我也开始尝试用
书中的方法调整,并学习用更长远的眼光思考,考量五年、十年后,我写的的这些文是否
还能继续发挥影响力。
经典永远都是经典,而且会越来越经典,有如创作的复利效应。-《长销》
总之,我认为这是本很适合创作者阅读的好书,感谢M大的推荐。也愿每个创作者都能炼
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
作者: sunchen (晴天)   2021-05-01 19:32:00
感谢分享
作者: lack (天天............)   2021-05-02 20:22:00
推心得分享
作者: r5252 (邱于玥心灵塔罗)   2021-05-13 13:30: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