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脑喜欢这样学》大脑的使用手册

楼主: Govz (早起吃饱饱 心情好~)   2021-01-24 18:43:51
网志有图版:https://reurl.cc/mqLQpW
以下全文贴上:
====================================
简介:
《大脑喜欢这样学》作者芭芭拉‧欧克莉教授,为数理学习者、自学者写的科普书籍。可
以把它当作大脑使用手册,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说明了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有效学习的
策略和方法。芭芭拉‧欧克莉教授的强项,是把原本艰深的脑神经科学研究,说得浅显易
懂,而且把抽象的大脑运作机制,拆解成我们可以操作实践的工具和做法。
和姐妹作《学习如何学习》的比较:
其姐妹作《学习如何学习》,目标读者是青少年和中学生,特色在把艰深用语和不直观现
象,运用卡通化的比喻,使之容易了解。而《大脑喜欢这样学》,目标读者比较偏向大学
生、成年自学者,用语略深,在章节编排和解释流程觉得更清楚,更容易有全面性的概观

如果对‘学习’主题感兴趣,以目前阅读两本书的想法,如果是和我一样的成年自学者,
建议从《大脑喜欢这样学》开始,虽然原本设定是帮助读者学习数理领域,但对其他领域
的学习法,仍是朔本同源的。如果是父母或老师指引小孩学习,可以考虑从《学习如何学
习》的单一概念开始,作者刻意以故事和卡通作为类比,也容易引起小朋友注意和增加记
忆。
内容摘要与心得:
以下对《大脑喜欢这样学》,列出自己从中理解的学习三大步骤,以及可用的个别工具。
接着,是如何克服前述学习最大敌人—拖延的三个工具。最后是让自己最震撼的,发现自
己一直都有的能力错觉(Illusion of Competency)。
学习三大步骤:
(一) 收集资讯
单一学习领域如同一片森林,里面有许多的树木。在了解每一棵树木的特点和彼此间关系
前,如果先对整片森林,建立基础的认知,可以帮助后续的理解和连结。
工具01:图像散步
在学习之前,先不要专注于单点知识。
相对地,先快速地把整章、甚至整本的图片、表格、摘要、练习题,用1-2分钟时间快速
地扫描过去,建立对树林的整体印象,再去琢磨单一棵树的细节。
(二) 建立记忆组块
这一部分,可说是本书的重点,如果要针对这部分更深入地琢磨,建议可以把阅读重点放
在第二章【大脑的两种学习模式】、第四章【记忆组块和能力错觉】和第七章【建立有用
的记忆组块】。以下列出综整以上三章内容的七个工具,帮助建立完整的学习内容、对应
概念和解题步骤。
工具02:专注和发散模式交替
大脑有两种学习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专注模式启动时,是针对重点的细节;发散
模组启动时,是针对细节间的连结关系,做大方向的思考。在学习任何一项新领域,需要
先以专注模式尽力吸收内容,再转到发散模式让大脑综观全局的连结。
工具03:间隔重复/反复练习
一口气学习2小时,不如每次学习20分钟,间隔重复/练习6次。间隔重复可以帮助脑连结
越发强壮,神经元间的灵感火花越发强烈。单一观念的厘清,也需要同一题目的重复练习
,才能把每一个步骤间的关系和逻辑连接起来。
工具04:动手做
学习新事物,就像学习游泳,没有人只可以看书,就懂得如何游泳,而是需要实际练习,
才可能从行动中学会。
工具05:回想/动态回想
回想是帮助评估稍早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在回想的同时,也强化了脑连结。习惯在学习
后多次回想,可以慢慢地消除‘能力错觉’,确认自己真的学会。进行回想的时机,除了
在书桌前,也可以在通勤(搭车、开车、走路)或进行其他发散模式活动(运动、做家务)时
,情景或可帮助内容的记忆。
工具06:休息
这里的休息,可以是发散模式的活动,如:运动、冥想、洗澡;可以是使用不同脑区的活
动,如:稍早在学习微积分,现在则是听音乐或是欣赏诗句;也可以最终极的休息—睡眠
。休息可以帮助大脑进行发散模式的运作,帮助理解专注模式下吸收的内容。
工具07:测验
测验是帮助回想的好工具,也帮助厘清前一段学习的盲点。
工具08:互动:试着教别人/脑力激荡/竞赛
测试自己对某观念的理解度,最好的方式,就是讲一遍。当有对象互动时,把所学教给对
方,还可以获得反馈。和共学对象脑力激荡、甚至参加竞赛,都是获得反馈的好方法。甚
至还营造了略有压力的环境,可以帮助未来在更大压力环境下,大脑比较不会因为紧张而
失常。
(三) 建立脉络
在建立多个坚固的记忆组块后,表示大脑建立了许多‘如何解题’的锦囊。
但在大多数的时刻,问题并不是以单一概念出现。
我们得有‘何时使用’哪个锦囊的判断力。
这时就要靠建立脉络与理解脉络。
工具09:交错练习
交错练习着重在不同技巧间的关系。
以学习游泳为例,我们可能先学习如何用脚打水、再学习如何用手划水、接着一起操作脚
与手的动作、最后融合换气动作。就像是先建立记忆模块、再每次加入一个新的记忆模块
,交错融合后,慢慢展开整体学习内容。
资讯、记忆模块、脉络之间的关系,如下的图示。
资讯是多而细小的内容;经过由下而上的理解后,组合成一个个的记忆模块;脉络则是由上而下的综观,理解记忆模块之间的关
系,最终成为随时可以提取的知识体系。每个行业的专家,都拥有掌握该领域脉络、记忆
模块、资讯的能力,可以由上而下概观、也可由下而上补齐或连结相关的记忆模块。
如何克服拖延:
完成以上任一步骤的最大敌人,就是‘拖延’。拖延就像是极少量地吃下有毒物,单看一
次似乎无害,但长期累积下来,仍对身体产生极负面影响。作者提出三个实用小工具,帮
助克服拖延。
工具10: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出第一步的最好办法,就是只看眼前那一步。我们在期望学习
和改变时,心中一定都有个远大的目标。矛盾的是,当我们看着远大的目标,极可能会发
现目标之遥远不可及,而无法踏出脚步。这时候,就要把大目标切成小步骤。大目标可能
是写一本书;小步骤就可能是每天写100字或是写2分钟日记。当小步骤容易可行时,启动
变得轻松,也就比较不会拖延。
工具11:行事历和工作清单
脑子里很多待办事项时,与其放在脑子里,让它们占据宝贵有限的工作记忆,该做的是把
它们写下来,列成每日工作清单,或是每周/每月的行事历。延续前一个小工具,依次专
注一个小步骤,一样可以让行动变得比较简单。
工具12:番茄钟
番茄钟的原理十分简单:专注工作或学习25分钟,再以发散模式活动休息5分钟。把大目
标切成小块的步骤,也兼顾做到了间隔练习。
最大震撼:原来自己一直都有能力错觉(Illusion of Competency)
身为一个喜爱阅读的人,读过许多书,一直是自己蛮引以自豪的事。但也发现,前几年读
过的书,虽然记得书名和作者,但是要能引述和使用书里内容,却是十分困难,有时甚至
脑袋一片空白。读完《大脑喜欢这样学》后,才知道这叫能力错觉:读过不等于学会,重
复读也不代表已经熟稔。过去的自己,缺乏重述、回想、练习实作的步骤,虽然有花时间
学习,但并没有建立坚固的记忆模块。只能说欧克莉教授的提醒,如醍醐灌顶,帮助我调
整了学习方法。至少这篇心得文,就是帮助自己回想、重述,学习如何学习的开始。
结语:
很喜欢这本书的结语:你怀疑自己能否学习吗? 可以想想看开车。如果你会开车,对过去
初学驾驶的惊恐和笨拙,应该还是印象深刻。而如今,经过重复练习,开车可能已经成为
你的本能,也是让自己能保持自由度,值得珍惜的技能。开车可以对应成任何一项你想学
习的技能,一开始总是困难的。只要能持续练习,并参考运用欧克莉教授提供的策略和工
具,相信终会成为如同开车一般的本能,任你驾驭。
作者: phate06 (猴子)   2021-01-24 21:15:00
推,这本书写的有趣又实用
作者: lost0816 (ruiz)   2021-01-24 22:26:00
推 实用又实际
作者: wown (wown)   2021-01-24 22:31:00
满喜欢这本
作者: molopo (mmm)   2021-01-25 08:24:00
这本书还有线上课 推
作者: antmj (liaoant)   2021-01-25 11:19:00
感谢!
作者: elfeana (nana)   2021-01-25 13:15:00
作者: tings0910 (Delete_Lee)   2021-01-25 14:32:00
作者: x81236900 (刹)   2021-01-25 18:45:00
推 这个真的不错 线上课也棒棒
作者: emile1224   2021-01-25 22:57:00
作者: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21-01-26 07:41:00
他的“给大人的人生翻转学”我觉得写得也超好的
楼主: Govz (早起吃饱饱 心情好~)   2021-01-26 10:29:00
感谢推荐~ 翻转学正在阅读中,希望周末可以生出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