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要分享意见
1. 若论本版的选单,因为默认最接近的文章分类是[心得],
使用者就没想这么多就套著用了,所以每篇读后的发文都被归在为[心得],
文章标签有限,且很多文章是各种类型的综合体(只是偏哪一边比重多一点的问题)
就不用再细分[摘要][笔记][感想][导读]......这么多了。
2. 每个人读书、写文章的目的不同,同时也和书籍的类型有关,
假如书籍偏方法论、工具书、知识点很多,那么很容易会趋向某种特定风格,
而且有些人就是怕忘,想整理笔记,留下点看完后的足迹,是吧!(怕忘记书中知识)
他们愿意分享,我想跟他们说声感谢:)
假如书籍偏故事、文学、哲学、历史一些,
此时留下的东西就会偏想法、生活经验多一点。
3. 此外,每个人背景、阅读、写作历练也不一样,
假设一个非金融背景的人,第一次读理财书籍,
很难要求他写书什么深刻地思想见地,因为他还在学步期,给什么吸收什么,
他愿意写、愿意分享就很厉害了。
但今天这个领域的老手,读一样的书籍,可能读不到1/2,
就可以论一下、评一下这本书,产生很多“心得”,因为他背景知识浓厚。
上班中抽空连打,想到什么就打什么,
文章无章法,词汇没有修得很完整:)sorry
※ 引述《wiggle1114 (wiggle)》之铭言: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读书心得变成了书中重点整理
: 网络上的读书心得,很多都是撷取书中重点并加以解释
: 把书中的重点整理出来,充其量是书的懒人包而已
: 缺乏个人感想、简化书中内容
: 读书心得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 我猜想有几个原因
: 大家求快速简便懒人包
: 网络的一切都非常吸引人,如果一篇文章的实际价值不高
: 就很难让我们停留在相同页面
: 所以写文者只好整理出书中重点,让阅读的人觉得自己也看过了那本书
: 但如果只是撷取书中重点,读者得到的是很碎片化的知识
: 记忆不会长久
: 甚至连作者的结论,很多都是老生常谈
: 都是已经知道的事,因为总不会有一本书鼓吹说谎或其他负面思想吧?
: 这时候就要去想
: 一本书对读者来说最珍贵的地方是什么?
: 是看作者如何思考,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 是看作者经历了什么,才有这样的体悟
: 是当下的思考,是之后的改变
: 这才是我们应该要看书的理由
: 我理想中的读书心得应该是简单说明书中概念
: 并着重在自己是否认同,为什么认同或不认同
: 或是得到了什么新的体悟,跟生活如何做结合
: 借由如此内化并实现书中概念
: 这样书中内容你才会记忆长久,
: 这本书才会变成你的血、你的肉
: 这时候,才不枉读了此书
: _________________
: 先说,我没有打算抨击任何人喔,只是发现这种改变有感而发而已
: 懒人包我也觉得很方便,买书之前我也会先搜寻看看这本书讲的是不是我所想看的
: 但针对写读书心得的人来说,读书心得应该是记录你读完书的心得与体悟
: 这不是期中考,不用把一本书浓缩成精华方便复习(而且通常很花时间)
: 你要看什么是你独有的东西,整理成重点懒人包谁都可以做
: 但读书心得,应该是记录你个人的想法、体悟,这些才会让你思考、让你成长
: 这才是读书心得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