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异数 即便成功是优势的累绩 也不能否定一万小时的努力

楼主: sailly (人间好时节)   2020-07-23 23:29:42
图文网志:https://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589243924
即便成功是优势的累积,但也不能否定一万小时的努力
异数:超凡与平凡的界线在哪里?〔典藏纪念版〕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作者: 麦尔坎.葛拉威尔
追踪作者
新功能介绍
原文作者: Malcolm Gladwell
译者: 廖月娟
出版社:时报出版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出版日期:2015/03/23
语言:繁体中文
《异数》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斑驳的书页,有种被上万读者抚摸的痕迹。
我喜欢前言 罗赛多之谜 最后一句话“从偏离常态的现象来洞识成功的秘密。”
这本书蒐集了不少资料,重新整合,打破凡人以为的固有定见。
由麦尔坎.葛拉威尔著作,出版问世至今,已经过了五年,
仔细看一下他的作品集
还有《决断2秒间》(Blink)
{一本讨论看两秒就知道这一对夫妻20年内会不会离婚的书。}
看完异数,得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许多观点,
书中告诉你,努力很重要,但投胎到对的环境跟机缘一样也很重要。
第一章 好上加好的马太效应
成功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就能搞定,家世背景跟贵人相助也同样大有关系。
生到对的时间点也很有关系。
{研究指出,你可能正是台湾战后史上最失落的一代。 美国的千禧世代,也就是出生在
1981至1996年的人,被认为是“最衰的一代”,他们多半教育程度高、族裔多元,但华盛
顿邮报近日报导,这是美国史上运气最差的一代,他们历经2至3次经济崩盘,一辈子可能
都得不到财富自由。2020年6月10日 网络文章}
https://kknews.cc/zh-tw/news/5jblry8.html}
{看完这本书,很想问一下女儿,班上前五名都是几月出生的孩子}
成功其实是优势的累积,社会学家莫顿,称之为马太效应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成功者会得到资源而变得更成功,成绩好的孩子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体型大的孩子越能
得到教练的指导
因此社会学家认为,所谓的成功其实是优势的累积。
即便如此,成功者还要先具备第一个前提一万个小时的努力
在第二章举例的有约翰蓝侬、创办升阳电脑的乔伊,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以及音乐神童莫
札特
神经学家列为亭:“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或训练,识成为专家最起码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
,篮球选手,科幻小说家,甚至是罪犯,都再印证这个数字一万个小时”P056
10年代表一万个小时的苦练,一万个小时就是敲开成功大门的神奇数字。
在书中P61页,揭露了比尔乔伊的机会,大一那年的电脑中心的程式漏洞,
让他拥有彻夜未眠使用电脑的机会,算一算时间,也是一万个小时。
披头四的1200场演出算一算也是1万个小时
而比尔盖兹连续写了七年的电脑程式,
作者将这些各行各业的翘楚进行分析,成功可以说是一万小时的磨练加上一连串的幸运机
会的组合。
生要逢时
出生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成功的关键,听起来似乎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但作者将目前电脑史上几个重要人物的出生时刻拿出来对比,
这些电脑商业钜子几乎都是出生在1955年前后左右,
作者在这些资料的归因中,得到了一个结论:
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来的,也是生长的时代造就的。
第三章与第四章 天才的迷思中
我在这一章特别同情一个天才,号称全美最聪明的男人蓝根,虽然是天才
但是出生在高风险家庭,妈妈生了四个孩子,但爸爸都不同人,继父会虐待孩子
年轻时期一连串不幸的遭遇,让他的天分完全被掩埋家庭的阴影里
结果人生一连串的失误,缺乏大学文凭,最后只能在酒吧当保镳
{不过在酒吧当个天才保镳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在作者眼里,因为一连串的不幸,让蓝根只能埋没智力
而同样遇到类似处境的欧本海默
{一个想毒死老师的天才,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展负责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物理学家}
最后命运却是云壤之别。
作者认为两者个差异在于“实用技能”
{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以及说什么,已达到最大效果的能力}
这个一种程序性的能力,作者认为实用技能是从家庭环境学习而来的。
而生长在高风险家庭的蓝根缺乏这方面的资源,我想到台语:“欠栽培”
家庭因素对实用技能的影响甚大,
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拉洛,将孩子分属12个家庭,
研究完之后发现只有两种教养哲学
有钱人的教养哲学,以及穷人家的教养哲学。
当然,这一段揭露的资讯不知道能不能涵盖全球化的世界
按照书中的描述
有钱人家不会让孩子没事做,会将孩子的时间排满满的,常常研究老师与教练跟孩子的对
话内容
而穷人家的孩子多出很多时间,
而中产阶级的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有挑战权威的空间,
贫穷的父母害怕权威,只会被动的配合学校的要求。
看完这一段的感想就是阶级是会复制的,一代传一代,唉。
因为贫穷阶级的孩子对于权威的恐惧,不懂得往上争取,
我想起了近年发生的权势胁迫的一些事件
是不是都专挑阶级相对弱势的人下手?
书中继续往下探讨,阶级带来的文化优势,
最后这一章作者用出生贫穷的天才蓝根庸碌一生为这一篇做结尾。
作者形容天才蓝根,已经50多岁的他,拥有运动员体格的肌肉猛男,
过的幸福美满,只要照顾好农场的牲畜就不愁吃穿,拥有群书跟心爱的老婆晨昏相伴
{这样的人生不好嘛??}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不错,
但作者认为蓝根对宇宙的研究已经几十年了,却只能闭扫自珍。
孤芳自赏,无法让物理学家;哲学家评估一下,其实蛮失败的。{作者没这样说,但我感
觉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这一段时,有种感觉,如果蓝根愿意当YOUTUBER,
当个美国版的老高与小茉还是大有可为的,
这个年代的出名的机会其实比过去的多
2015年的蓝根或许只是一个农场主人
但这五年的时间,如果他投入自媒体世界,他可以是农场主人,也可以是宇宙专家。
但很可惜,现年已经60岁的蓝根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上,如果在世,他是否愿意让他的宇宙
研究
有机会见世。
这本异数出版之后,难道没办法好事者想认识天才蓝根嘛?
蓝根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胎到对的人家很重要,不然即便是天才,也只会被写书的人
下评论说过着庸庸碌碌的一生。
作者: kevinapo (龙羽)   2020-07-23 23:44:00
这不是整篇废话吗XD我爸是连战 跟 我爸是乞丐 当然起跑点就不一样啊女生长得像新垣结衣 跟 外表平凡 两个人的人生也注定不一样啊这种书到底能启发你什么?
作者: expiate (夜露死苦)   2020-07-24 05:41:00
疴 楼上,那一万小时算启发还是废话呢?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0-07-24 10:35:00
就算是一万小时 也跟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有关不要以为练了一万小时 人人都能打NBA一般人的一万小时大概就是卖油翁等级
作者: Nolan5566 (诺兰‧五六)   2020-07-24 10:38:00
一万小时说,不是已经被刻意练习作者说是过度简化没有回馈、调整、精进,投入一万小时重复结果还是没用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0-07-24 10:52:00
一般人其实适合看 BBC的纪录片《The Up series》
作者: Rune (一切皆如梦似幻。)   2020-07-24 22:16:00
刻意练习不会让人人都能打NBA 但有极高机率打得比乱练得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