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原来,我们都对自我误解太深

楼主: eternalist (Immuel Kant)   2020-07-09 01:20:52
https://i.imgur.com/Vz2CFwS.jpg
突然发现这本书好像没有人Po,所以想说可以来分享这本XDD。
这本书算是简单好懂而且会有一直被戳到点的感觉,是以简单的哲理去解开现代人无所不
在的焦虑感。
作为一个有严重焦虑倾向、内向感爆棚的人类,我对于那些来自家庭的期待、社会鼓吹的
价值观、团体之间要求你阅读空气的氛围,都有非常非常强烈的感受。也因此,对于活着
,我经常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而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探讨现代人的焦虑,带我们认识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自我,加上作者
本身逻辑能力很强,个人觉得还满容易阅读的。
以下把粉专上面的内容整理过来:
-
《人类的天性》
-
关于人类的天性,用熊仁谦的《原来,我们都对自己误解太深》这本书来解释算是很露骨
而且很清楚的。这本书是我买的熊仁谦的第二本书,在阅读第一本书《别让世界的单薄,
夺去你生命的厚度》时,我还不知道熊仁谦这个人。
不过大概这一年左右的期间,我几乎已经看完了熊仁谦在快乐大学频道里面的所有影片,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整个很习惯这个人说话的调调,就跟他的影片一样,流露出一种
屁孩(?)的感觉。
因为熊仁谦是佛教学者,我认为熊仁谦在传递的思想有点像是白话版的佛学,但熊仁谦用
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印度哲学”,虽然他所提到的思想大多都以艰深的词汇被纳入佛学的
范畴,而且以佛学里常会提及的“龙树菩萨”的思想作为根本。但在当时的印度环境,佛
学只是整个哲学体系的一小部分,而佛学大部分的主体思想也是源自于那个时代印度的哲
学背景,所以,以印度哲学来讨论或许更为贴切。此外,作者也不以“菩萨”来称呼龙树
,而是将他以哲学者、或是英文名加以称呼,或许也是希望读者不要落入宗教的俗套,以
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观念。
-
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也写得相当清楚,主要想要讨论的就是现代人的“匮乏感”,匮乏
感导致了社会上常见的“情绪勒索”“轻忧郁”等问题,而他引用了印度哲学的观点,讲
述关于匮乏感的起源,人类思考的惯性,以及到最后,如何破解惯性。
整个内容大体而言就是佛教的观点(但作者没有强调佛教),龙树的中观、内观、止观,以
中观破除大脑的错误认知,用内观去训练专注力(禅),来达到对抗大脑惯性的效果。
大抵而言就是白话的佛学思想。
但也不要因为他牵涉了佛学就觉得好像很偏颇,毕竟佛学不是一种宗教,它比较接近为一
种哲学,而目前心理咨商常见的各种手段其实也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引进了这些印度哲学
的内容。
所以,把它当成一种哲学来感受是相当适合的。
-
以下标记几个我觉得算是本书重点的地方
-
背景:
我们处在这一个随时变动的时代,随时被提醒需要改变不然就会被淘汰的时代,一个随时
会被各种社群软件、新闻媒体给提醒“你有多匮乏”的时代,每个人都不断被告知“谁有
多成功”,尽管那样的成功标准,其来源颇有争议,但社会就这样当成整体意识、教条般
的追逐著那些标准。人们越来越忙,只得不断接受外来的讯息,感受到自己的缺失,然后
跟着投身去追逐著。
于是我们的大脑已经跟不上世界的变化了。
我们的大脑就是原始的大脑,一个数亿年人类演化之下所留下来的大脑,我们跟不上现代
的脚步,于是不安感、焦虑感、匮乏感、忧郁、躁郁症状开始诞生,这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
于是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天性,这是原始时代开始人类演化过程中便逐
渐留下来的天性,这种天性不能说不好,因为这样的天性,人类得以延续,然后存活至今

-
人类大脑的天性 -
1. 悲观
- 人类的大脑对于“危险”“失去”的感受能力比“安全”“获得”还要更强,因为远古
时代的人就是要利用危机感才得以存活,所以当我们失去同一件东西的痛苦会远比我们获
得一件东西的快乐更加强烈。
2. 说故事的能力(创造单一因果关系的能力)
- 人类倾向用“直觉”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这个在康纳曼的“快思慢想”里也有提到,
人脑分成“系统ㄧ的直觉脑”以及“系统二的理性脑”,启用系统二是耗能量的,因此人
们通常会选择直觉、容易、单一的回路来思考,来保存能量这是天性。
- 然而也因为现代社会的资讯过多过杂,人们思考的时间下降,也连带的让人们几乎依赖
直觉思考。
3. 预期感
- 这个理当被分类在在悲观里头,但是基于他的独特性,我还是把它分成一项。
- 我们习惯对未来事务有所预期,预期它朝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然而当我们遇到与自
己预期不相符合的事物,我们就会启动悲观天性,之后这个悲观天性会带动我们的行动,
我们会觉得“该做些什么不可”,而因为直觉脑的天性,我们便会自动选择一条不是理性
思考而成的道路,这将导致两种结果
(1) 如果新的道路失败,我们会再次遇上结果不合预期的冲突,于是悲观天性再度启动,
,再次进入新的循环
(2) 如果新的道路成功,我们的行动经验会强化认知(人生轮理论),导致我们以为上述
的思维方式是适当的方式,于是纵容我们的悲观天性,强化我们的单一思考能力以及预期
感能力。之后,我们会再次遇上新的状况,产生新的匮乏感,于是继续新的轮回。
-
举一个例子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
“我如果没有出国拿学位的话,我可能会失去竞争力,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出国唸书。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他回国之后
(1)找到好的工作—那他可能就会觉得“果然出国唸书是对的,我必须要加强竞争力,才
会找到好工作 ”(行为强化认知),于是他在工作岗位上也会不断挖掘自己不足的地方,
觉得自己要强化自己才有竞争力,于是他的思维模式会不断在匮乏>匮乏解除>匮乏间循环

// 我承认我就是这种人,就是觉得没做什么就会被淘汰的人,于是就拼命做拼命做,当
成功之后,我的这个思维就不断被强化,直到我失败被击倒,转化成失败后强大的末日感
(后续提到) //
(2) 找到不好的工作,他会突然发现预期的结果跟想像的不同,于是兴起了悲观的想法,
然后启动说故事的能力“一定是我还缺少了什么,所以才会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就再次
走上新的循环。
从这里可以看到,无论哪种结果,最后都不是太好。
于是这当中就可以发现问题在哪里:
1. 此人有强烈的预期感,认为“出国读书”,就能够“找到好工作”。
2. 更重要的一点,他把一切事物诉诸于“单一因果关系”,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很多,
可能因为环境不景气、可能因为公司的制度不佳、所有无限多的因果才最终导致了此人找
不到好工作。然而此人一开始就把找到好工作用单一因果来思考“出国唸书,所以能找到
好工作”,自然会引起后续的问题。
-
于是乎作者后半段都在讲,怎么去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是“跳出人类的
天性”,也就是,不要再抱着太多预期感、不要再抱着单一观点、就能够抑制住悲观天性
的发生。
于是作者就引进了龙树的“中论”,中论在佛学称为“中观”,我在前年的《中观胜义谛
》里头有写到中观(有兴趣再自己去粉专上面找好了),不过我当时是按照佛学的说文解字
来写,个人觉得有点复杂。
但如果用熊仁谦的简化就是,“中观就是破除一切因果关系,如果你认为是若P则Q,那就
用非Q则非P来破他”。(作者称为“雷电论”)
举前面的例子就是“如果我出国唸书,我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而中观就告诉你,你要破
他,就要告诉自己“找到好工作有很多因素,我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出国唸书不是
必要条件”。
这个破法会减少自己对单一因果关系的依赖,减少预期感,于是你会知道,本来出国唸书
就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然后去省思出国唸书的目的。
如果最终是因为自己想获得国外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而还是想去,那这时候出国的目
的就摆脱了原先那个不实际的因果。
-
第二个作者提出对抗天性的方式就是“专注力”。
而在佛学也有讨论到一摸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内观”,或是佛教会说的“禅观”。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精神控制在专注当下,感受自己的一切,我们不是只有匮乏,也有获得
,所有的事物都是中性的,我们不可能只有失没有得。
这个感受就是“如实”。
用禅学的观点就是“见到事物的本来面貌”。
我当初在读佛学理论时没有很懂“如实”“真如”“如来”的概念,而在作者的解说下我
突然串起来了,觉得有种莫名的开朗感。
如何训练专注力,作者提到两个方法,第一个是佛教会推崇的“禅坐”、第二个就是《创
作、是心灵疗愈的旅程》所提到的“写日记”。
透过专注在某个当下的训练,去减少自己预测未来、忧心结果的天性,这种古老的智慧,
似乎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原理。
-
整本书主要的概念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的思考经常是有偏误的,我们的思考通常很短、
而且视野很窄。于是我们要经常意识到,并且去对抗这个大脑的“伪真思考”。
因为“伪真思考”会描绘出一种末日感,即是“我将会完蛋”的景象,于是我们便开始被
此思考给困住,形成了我们时常提到的“情绪勒索”。
而真正勒索自己的,其实就是这种“伪真思考”,我们喜欢预测结果、喜欢创造因果关系
、喜欢说故事,所以把结果描述成一个可怕的景象,让自己在其中痛苦。
于是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天性”“克服不理性的天性”,才能够摆脱日常生活中对我们
造成的束缚,而我们也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
最后放一下作者自己的Youtube 介绍
(这是熊仁谦的频道)
https://youtu.be/usinvrQnUQA
-
然后这是我的粉专上关于本篇读书心得的连结,不过粉专最近更新很慢(笑),不用Follow
没关系。
https://reurl.cc/exYdr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