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现场》译者关首奇vs.小说家高翊峰:翻译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4-15 09:19:21
现场》译者关首奇vs.小说家高翊峰:翻译《2069》,翻译台湾
https://is.gd/kJojDU
作家高翊峰的小说近年陆续售出英、法版权,其中法语版译者关首奇(Gwennaël
Gaffric)可说是将作品引入法国的重要推手。2017年《泡沫战争》法文版问世,两人同
获南特国际科幻小说节(Nantes Les Utopiales)邀请,曾共同出席签书会并举办多场精
彩对谈。
高翊峰近期推出最新长篇科幻作品《2069》,自陈当年参与国际科幻小说节的经验,深深
影响了他的新作。新书宣传之际,新经典文化邀请高翊峰与关首奇两人聚首,再度晤面进
行对谈,不止于叙旧,更遥望不那么遥远的未来。
█亚洲科幻小说在欧美开花
2019年底,高翊峰推出小说新作《2069》,从《幻舱》、《泡沫战争》到这本新书,皆是
长篇科幻寓言小说。担任过杂志总编、电影编剧、执导电影,身分多元的高翊峰在科幻小
说创作上有一定的执著,然而他说:“其实我并未以科幻小说创作为标竿,这些作品‘被
归类’在科幻小说,也仅是因为其中含有譬如赛博庞克(Cyberpunk)等科幻元素。”他
虚怀地说,自己只是单纯地在说一个故事。
针对此点,关首奇回应说,《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爱特伍(Margaret Atwood)
也否认自己是科幻作家,这源于一般评论者不会将科幻文学当成有文学价值的文类看待。
但对他而言,阅读爱特伍与高翊峰的作品,所感受到的就是富有文学性的科幻小说。
谈到创作与翻译的领域,关首奇与高翊峰观察跨国语言与文化的转译,有着共同的心得-
-也就是近期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能见度、讨论度极高,从《三体》再到《北京折叠
》,这些译作在年度国际文学奖屡获佳绩,也得以让译者的重要性被凸显。
高翊峰提到姜峯楠的小说、《攻壳机动队》、《阿基拉》等科幻作品在亚洲与欧美的影响
。前者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后两者更是一定程度影响了青少年对科幻的期盼。它们
都以“影视”的形态深入西方世界,以科幻为骨,将带有政治性的议题扎根于西方读者的
阅读经验中。
高翊峰与关首奇就自身的观察,将亚洲的科幻文学之所以在欧美崛起,归纳出几项重点。
一、自《三体》翻译出版后,西方世界的读者意识到除了欧美文化圈之外,华人圈也能写
出极富想像力的故事。二、西方读者群阅读类型小说的基数足够。三、西方读者对于阅读
的想像及参与度出乎意料的高,相较于台湾的读者,他们更敢于向作家发问。四、纯文学
的读者群较模糊,相对的,类型文学较容易被阅读/视听。
█在新作《2069》埋藏问号,勾引读者互动
“我开始站在我所在的小岛,去寻找类似的岛屿。”
--《2069》自序,写于出版之前。
2017年高翊峰受邀参与南特国际科幻小说节时,《泡沫战争》、《幻舱》已在台出版多年
,法文版《泡沫战争》则出版在即。他偕同该书译者关首奇出席,与中国当代女性科幻作
家郝景芳对谈。
参与这个欧洲科幻小说界最大盛事,高翊峰观察到国外读者热衷于对科幻小说进行深度剖
析与思考。读者面对眼前事物的好奇、热情,以及远超乎想像的购书欲望,令高翊峰印象
深刻。
那段期间,因应《幻舱》简体版出版,高翊峰也前往中国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第11届文学节
。他观察了中国与法国的差异:“法国透过科幻小说直接指涉现实与政治寓言的意图,充
满了激烈的热情。而这种介入,至今在中国大陆仍是相对保守谨慎的。”
收获了这些在国外与读者热情互动的经验,高翊峰回到台湾后,遂提笔写下《2069》。他
在书中埋下更多密码、彩蛋,甚至为《2069》的主角与前作《幻舱》主角取相同名字——
达利,将“不同书中的这两位是否为同一人?两者间有何共通点?”的疑问埋入读者心中

针对这样的巧思,关首奇也观察到有趣的现象:“我从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跟读者互动
的感觉;虽有读者观察到《2069》与《幻舱》的连结,但并非所有读者都看过《幻舱》,
因此而产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单只阅读《2069》的读者,与先后读了《幻舱》及《2069
》的读者,双方的读后感相当分歧,成为有着完全不同诠释的两派,这点相当特别。”
对此,高翊峰表示:“我一直想要创造‘第二位达利’该有的样貌,但他继承了《幻舱》
的达利所遇到的人,所遇到的一切。”达利依循前身的种种,转生到下一本书,再度重新
学习作者笔下的世界规则,在这继承而来的血肉里,高翊峰创造并深藏了与过往不一样的
密码,让这位达利活出他应有的模样。
身为“两位达利”的创作者,高翊峰也不断思考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何——他们身处
于不同书中的世界,相隔着时间与空间。关于“两位达利”的讨论,尚未做出真正的决断
,这并非指两个故事尚未完结,而是高翊峰与达利们之间的交流依然持续著,“我跟他们
之间,还没有结束”,高翊峰说道。
借由此次《2069》出版,高翊峰观察台湾出版、创作与读者生态,他认为,读者们虽并非
直接介入作品本身,但透过网络评论、媒体刊登等等与作者的对话,激励作者重新思考小
说的结构,也提供了更多的刺激与灵感。
█台湾作品的重要推手
除了高翊峰的《泡沫战争》及短篇小说〈蚊子海〉之外,关首奇也翻译过吴明益《睡眠的
航线》、《复眼人》、《天桥上的魔术师》、纪大伟《膜》、瓦历斯.诺干《山也有梦》
、〈黑熊或者猪尾巴〉、夏宇《Salsa》诗集、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等等,将许多华文
作品译介到国外。
谈及自己与台湾作品的结缘,关首奇回想起自己阅读的第一本台湾小说,应是李昂的《杀
夫》,在台念书期间,他也阅读了大量的台湾小说,加深了与台湾的连结。他表示自己对
于具议题性的文学极感兴趣,在研究所教授的推荐下,他接触了吴明益的《睡眠的航线》
,开启日后翻译台湾小说的路途。
某日在书店,关首奇偶然翻阅《幻舱》,启动了与高翊峰日后的缘分。往后几年,关首奇
与高翊峰之间保持着联系,却迟迟未能定调翻译的时程。后因Mirobole出版社的高度兴趣
,关首奇推荐了《泡沫战争》及其他台湾作品,在开发台湾翻译小说的欧美市场上,发挥
莫大的助力。
关首奇翻译的台湾科幻作品中,除了高翊峰的著作,尚有纪大伟的《膜》。《膜》是多重
类型的中篇小说,谈论了台湾重视的同志议题,接轨生生不息的科幻族群,能见度不仅仅
停留在纯文学领域,也具有像国外类型文学的成果。
█台湾的翻译语境
随着台湾本土意识逐渐提升,高翊峰认为,近30年来,台湾创作已逐渐发展出自身的视角
,酝酿出具有强烈台湾主体性的符号。然而台湾作品外译的数量仍然远低于作品量,外译
数量的不足,无法呈现台湾这块岛屿特有的多重角度;进入国际的基数不足,更无法累积
独特性。高翊峰特别提出:“如果台湾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台湾文学便在南岛语系中扮
演关键角色。”
他也认为,相较于亚洲,美国或欧陆国家的翻译文学量并未比想像中的多。“在历史洪流
中,它们是文化输出国,将故事输出到各个国家。”高翊峰也举例,自己的儿子喜欢读《
环游世界八十天》,但读起《2069》便感到模糊不清,代表他作为被文化输出的对象,已
习惯并依赖翻译语言,阅读本土的中文创作反而相较吃力。
huan_you_shi_jie_80tian_.jpg
《环游世界八十天》书封
谈及文化输出力,高翊峰举韩国泡菜为例,透过韩国的影视、流行文化不断推播放送,现
今韩国泡菜已出现在台湾各式餐厅里,甚至端上寻常家庭的餐桌,而非停留在韩国餐馆菜
单上,“如果‘台湾’这个讯号透过翻译,得以在另一个语境中被该语言的读者接受,建
立一定的基础认识,再进行更强力的文化推销,继而使读者产生需求与依赖。”推动文化
输出的幕后,需有足够的专业译者支持。
随着专业译者逐渐在国际文坛上受到重视,台湾小说转译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
关首奇认为,因为有了脸书跟网络媒体,时间跟空间的落差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转译的
困难处仍是在“语言”本身,譬如中文独有的音韵、腔调或无时态的特性、每位作者独特
的表达方式及修辞使用,以及不同国家风情与文化习惯,对译者的挑战是,该如何将书中
的历史背景,转化为异国读者能够理解的文字?
台湾在转译上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克服,身为资深译者,关首奇意识到培养年轻译者的重要
性,因此借由台湾多次举办的译者/作者对谈或工作坊,透过短篇作品的翻译练习,积极
训练下一世代的专业译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