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超思考》9个理财观念,决定你会为钱所困,还是财务自由
“如何思考金钱?”这一个简单问题的背后,蕴藏着精彩的常识与智慧
图文好读: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think-about-money/
这本书在说什么?
《金钱超思考》的作者是乔纳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他是《华尔街日报》
知名的财经专栏作家,在这本书中他试图回答:“如何思考金钱?”这一个简单问题的背
后,蕴藏着精彩的常识与智慧。
金钱这件事说来吊诡,求学时期老师不会教,迈入职场比谁赚的多,人们对于“金钱”的
认识简直少的可以。看着萤光幕上光鲜亮丽的富豪名流,难道拥有很多钱就是这么回事而
已?我们对于金钱的追求与渴望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除了学到父母勤俭持家的原则“多存钱、不要乱花钱”之外,在内心“赚多一点钱”的
小愿望背后,又衍伸出更多的问题:我到底该把钱花在哪些地方?如何正确看待金钱?拥
有很多金钱的意义是什么?即使财务自由之后又如何?
读完这本书后,我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厘清了自己的疑惑。作者用平易近人的文字,
带领读者在心中勾勒出一张财务地图,让我们学会如何发挥金钱真正的价值,解放为钱所
困的心态,迈向财务自由的人生。
1.如何用金钱买到快乐?
当我们赚的钱已经满足生活所需时,赚更多的钱似乎没办法再带来更多的快乐,为什么会
这样?第一个误区是我们容易陷入“与他人比较”的心态,例如收入提高了,就搬到高端
地区置产,但看到邻居收入比我们高,你又开心不起来了。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习惯花钱买“更多、更高档的物品”,但是总会有人拥有比你更多更好
的物品,这容易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物质追逐,对于快乐反而没什么帮助。作者给出三个花
钱的建议,屏除了与外界的比较,回归到自己的内心。
第一个是出于助人的意愿,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会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快乐。第二个是做自
己喜欢且擅长的事,花钱雇人去做我们认为无聊枯燥的事。第三个是与我们在乎的人度过
特别的时光,例如与家人共享旅游之乐,注重内心的感受与体验。
2.不要追逐物质,改为追求体验
仔细评估花钱购物的行为,对我们的“情绪”会带来什么影响。放弃“购买一间度假小屋
”的整体幻想,转而注意琐碎的细节,例如维修会有多烦人?修剪庭院要花多少心力?平
常不住的时候该怎么办?除非你心甘情愿接受这些困扰,否则不该追逐这样的奢侈品。
我自己最认同,也渐渐能感同身受的是,花钱追求“体验”。例如参加一堂日本自制拉面
的课程,这个体验的回忆会随着时间累积更令人难忘。别人拥有的物质可能会比我们更多
更好,但是并不一定拥有更好的体验。
3.钱还可以买到自由
金钱可以用来追求财务自由。然而,为什么财务自由这么重要?作者引用亚伯拉罕.马斯
洛的层次理论,其中最顶端的是“自我实现”,意思是我们的行动并非是受到外部力量所
驱动,而是想要实现内在潜能的强烈渴望。
当我们拥有了财务自由,便有余裕转换职涯,也许钱不多,但是可以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
会,进而推升幸福与满足的感受。当我们放下对于外界的薪酬渴望,转而追求对自己充满
意义的事情,就能进一步实现心境与生活上的自由。
虽然财务自由很容易跟退休联想在一起,但本质上其实不同。就像《不被工作绑住的防弹
理财计画》作者说道:“退休本身的意义并非不再为社会贡献,跟是否有工作也无关,而
是一种可以掌控自我时间、决定个人生活重心和焦点的自由。”财务自由能给我们的,就
是这种自由。
4.把退休当成第一个财务目标
与许多人所认知的或许不同,“退休”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个财务目标,但我们必须把它放
在“第一位”。我们可能在年轻时努力存钱买房买车、关注小孩的教育资源,直到五十岁
后才惊觉退休的问题,但时常为时已晚。
一份健全的财务规划通常得包含退休生涯,投资的复利效应要发挥效果,时程大部分是以
20~30年起算。我很喜欢《投资人宣言》书中这句话:“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要变得大富大
贵,而是避免年老得过著穷困潦倒的生活。”
从年轻时就把退休纳入规划,就像是在人生地图上标记出大祕宝的位置,看清楚自己处于
地图何处、与目标距离有多远。以退休为首要的财务规划,可以奉行这三个理财策略:(
1)长期投资、(2)减少举债、(3)习惯储蓄。
5.长期投资,减少举债
对于年轻人而言,为了达成退休的财务目标,投资年期至少要抓20~30年,因此得思考长
期的投资计画。除了工作获得的薪酬奖励,在投资里面最有成长性的莫过于股市投资,书
中列举以下观念:没人能持续正确选股,避免择时进出市场,应该长期、广泛、分散的持
股……等。
不过,这些基本且正确的观念,在书中只有轻轻点到、仅能搔到痒处,如果你对长期投资
的策略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另一本被我奉为圭臬的《投资金律》。我参与股市这些年来
,学到最重要的就是:“我知道我并‘不知道’”,这份谦卑让我坚守长期持有的投资策
略。
除了长期投资之外,短期要尽可能减少举债,例如:优先偿还学贷、提高缴纳房贷的月付
额、不要动用信用卡的现金借贷。债务缠身的最大隐忧,就是你会在不知不觉间,离财务
自由的目标越来越远。
6.让自己爱上储蓄
如同前面提到的物质与体验的比较,现在花少一点钱其实算不上牺牲,因为大部分的消费
(尤其是物质上的)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为了将来的消费而进行储蓄,这种对
未来产生的期待的“延迟享乐”心态,反而能为心灵带来更多的富足。
我们为了让大脑习惯“储蓄是一件快乐的事”,只要意识到以下三个储蓄能带来的效益:
降低固定成本,不仅可以存更多钱,手头上也可以有更多金钱用于自主性消费。
如果我们习惯了生活成本远低于收入的日子,等到退休时,不需要太多的积蓄也能过得很
舒适。
如果在二十几岁时就过着节俭的生活,日后便能享受到生活水准逐步提高所带来的快乐感
受。
7.不要急着赚更多钱,要先思考风险
当我们汲汲营营追求金钱的同时,也得不断想起这句话:“若想让自己的财务获得改善,
不应该浪费时间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而是思考未来的财务将面临那些危险。”望着眼前
报酬的同时,得留意发生意外损失的机会有多高。
如同《随机骗局》书中名言:“如果失败的成本高得无法承受,那么某件事情有多常成功
一点也不重要。”如何避免自己的财务蓝图遭受无法承受的失败?关键在于管理风险,谨
慎投资,购买对的保险。
对于投资,首重“分散持有”与“股债搭配”,避免金融海啸或单一市场的巨幅崩跌,对
资产带来的钜额损失。对于仍是家庭经济支柱的个人,首重“寿险”、“残扶险”,避免
人身意外对家庭财务带来巨大的冲击。
8.承担可以承担的风险
对于正在工作且是家中经济支柱的人来说,人寿与失能险非常重要。但是当我们渐渐迈向
财务自由时,有些风险,你自己就可以担下来。在选择保险的过与不及之间,书中提出以
下“三叉策略”,帮助我们判断投保的决策:
避免那些只保障无关紧要财务的保单。例如旅行不便险和延长保固险,因为这些风险我们
不是负担不起,相较之下它们的保险成本过高。
减少保险范围,自行承担部分风险,让保险公司处理重大的财务威胁。选择比较高的自付
额、比较长的免责期,这两种做法可以降低保费,同时也不至于让我们的银行透支。
累积一定的财富以及有能力承担更多财务风险时,就应该解除保单。如果资产已经达到财
务自由的水位,孩子也有工作能力,便可以解除寿险和残扶险,因为即便发生了,也不至
于影响家人的财务。
9.活太久也是一种风险
书中提到:“真正重大的财务风险在于我们会活得比预期久,恐怕在死前就已经耗尽所有
积蓄。”活得太久也是风险,这点是我从没想过的。有一种用来对抗这种风险的金融商品
,称为“即期年金险”。
例如60岁退休的陈先生缴纳500万给保险公司,往后每年领取25万。如果他活到八十岁或
更久,还能终身领取每个月的固定收入,领到的钱是由比较早过世的年金购买人所资助,
且会超过当初缴纳的保费。这就是参与保险的人们共同承担“长寿风险”。
∣许多人宁可选择传统的退休金计画,却不肯运用存款购买即期年金,终身以定期领取一
|笔不错的收入。
后记:打破金钱的迷思
《金钱超思考》这本书可以视为个人财务策略的蓝图,作者指引各种运用金钱、管理金钱
的方法,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读者参考。不过,这本书谈到的范围很广,对于细节的着墨就
不是这么多,有兴趣的读者得延伸阅读其他领域的著作。
引述作者所说:“钱迷惑了许多人,他们以为只要掌握某个重大秘密,例如某个投资产品
、特别的交易策略,或是投资大师的指引就能赚大钱。但事实上,累积财富的原则简单的
可以,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存钱,谨慎举债、管控主要金融市场风险、投资时不要
太过自作聪明。”
最后,我们追逐的财务目标并不该是这趟旅程的终点,努力接近目标这个过程本身,比起
抵达终点更能让我们开心。不要让金钱成为毕生唯一的追寻,而是在我们人生旅程中,带
来快乐与自我实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