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historia 看板 #1Tzms4mh ]
作者: fatisuya (伊达枫) 看板: historia
标题: [推荐]《珍珠港》,日本帝国的豪赌。
时间: Mon Dec 16 12:52:17 2019
http://0rz.tw/vVfSn
半藤一利在日本也是数一数二的近代史家,非常多产,从日本亚马逊搜下就可以看到长长
的清单。这几年华文圈也开始引进他的作品,《昭和史》、《日本最长的一日》、《燃烧
的海洋》、《幕末史》到本书《珍珠港》,也是不少,算是一大福音吧。毕竟日本作家讨
论近代史多少是有点微妙,右派写的通常难以卒读,左派比较能让人平心静气,而半藤则
是属于比较中立客观的反省派,他并不一昧的反战,而是会置立场于当时的时空背景之下
去进行探讨,这较为符合史家精神。就以本书来说,珍珠港的发生,是否是一种“必然”
?昭和时期的日本究竟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下做出此惊人一举,军国狼子野心?迫于无奈?
策画这次行动的山本五十六又是怎样的思考?日本民众对此又是如何反应等,这都是作者
想跟读者讨论的主题。
‧日美谈判是否必然走向破裂?
记得著名的军事学者钮先钟一直很推崇一位美国学者荷马李(Homer Lea),他在著作《无
知之勇》(The Valor of Ignorance)中就鼓吹“日美终须一战”的论点。半藤一利认为,
虽然珍珠港事变的最终结果对罗斯福是有利的,但他并不认同“阴谋说”,至少他认为那
些“证据”都不充分。作者花了一章在详述谈判经过,他也发现有些地方官方纪载语焉不
详。例如,赫尔曾经提出一个《暂行过渡方案》,只要求退出南印度支那,就恢复贸易并
给予三个月谈判期,但这对其他盟友英、中、荷、澳来说,被视为太过妥协,特别是中国
,当时的大使胡适激烈的反对,但美国高层不为所动。不过,作者指出,正当赫尔打算向
日方正式提出时,忽然罗斯福又态度一转,直接加以推翻,要求另起新案。半藤说“这中
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每位当事人都忽然失忆了般记不清楚,各种说法互相歧异”。最终,
作者尝试解释是说,蒋介石向邱吉尔诉苦,于是英国首相也表态不支持后,罗斯福在避免
导致盟友间龃龉而推翻此案。而最终推出的“赫尔备忘录”则是日本万万不能接受的条款
,两者开战就只是时间问题。对此,半藤并没有再多作解释。而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美籍
日裔学者入江昭曾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在欧
洲的绥靖主义的失败,导致美国无法对日本采取相同的策略”。此外,他也在同书指出,
日本对华盛顿公约体系原本是心满意足的,但经济大萧条中英、美的保护主义揭露了“自
私自利的本性与自由贸易虚伪的本质”,让日本高层,特别是军部更加强调殖民地与资源
自主的重要性(特别是石油),于是对东亚的控制企图更加强烈,而这就损害了英、美等国
的利益,冲突也就不可避免。而这就是日、美终须一战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为了避免慢慢输光,结果却一把输个精光”。
半藤琢磨比较多的日本决定开战前的心境。
其实日本高层对于两国之间国力差距也是心知肚明,但这种“骑虎难下”的困境,作者虽
然明白,但很不以为然。不过,究竟日本在三零年代该怎么走,又是一个争议的题目。现
下我们多少是会有些“后见之明”,例如以今天日本的情况来说“战败也未尝不是坏事”
这种论点,就是非常不可取。部分有说服力的观点是日本止步于东北满州,别把事态扩大
。但当时中国不可能忍受这种“现状”,在蒋政权持续的“复兴”的情况下,终究也会想
要提出挑战,放任敌人壮大也不是明智之举。而中日冲突的升级必然引起英、美注意,最
终还是绕回原点。
所以半藤引用了米内光政的那句知名评论:“为了避免慢慢输光,结果却一把输个精光”
,来说明最终日本高层采取的策略。对此,山本五十六或许是最感无奈的那位,毕竟他是
那“一把豪赌”的强力推动者,珍珠港奇袭在他的坚持下推动并取得成功,可是众人却忽
略了他再三强调的“战争只能打一年”,沉浸于初期胜利中而昏了脑袋。但这其实是当时
所有人的“历史共业”。包括山本自己都天真的以为,可以在激怒美国后逼他们走上谈判
桌,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低估了“觉醒的巨人”的愤怒之情。
半藤花了不少篇幅强调山本五十六要求一定要在珍珠港奇袭前,把谈判破裂的文告交给美
国(宣战布告),并且痛批驻美使馆无能懈怠导致最后最终延迟,而变成“不宣而战”。不
过个人是觉得,即便按照预定计画,日本留给美国的时间差,虽然就道义上比较站得住脚
,但实质上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更何况美国乡民的愤怒是来自对日本人的歧视,不
管怎样,只要是先挨揍,就肯定惹毛山姆大叔。
反倒是,我看到有人提出疑问说,如果珍珠港计画最终没有履行,而是按照日本传统的“
渐减邀击作战计画”来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也是颇有意思的想法。双方都延迟了对
航空兵力的重视,依然走“大舰巨砲主义”的太平洋战争,日方会有更高的机率坚持吗?
‧胜利总是让人冲昏脑袋。
另外一个半藤花不少时间着墨的地方,是日本人民对此的反应。由于珍珠港与对英美开战
事前是高度保密的,所以许多民间人士即使稍微敏感点的发现有些危机,对消息传开时也
都感到十分诧异。不过,当时的共通反应几乎都是“感到欣喜、难掩兴奋之情”。半藤说
,有一位在广岛原爆慰灵碑上写上“安息吧,我们不会再犯同样过错”的杂贺忠义教授,
在听到胜利消息时,也是“奔跑出教室高喊万岁”;而他那位反战的父亲,当下还是祝贺
了一番。
其实日本民间早就已经为了对华战争付出了不少代价,却依然在事发之后陷于这种狂热之
中,今时今日可能不好理解与想像,但或许这就是一种过分强调国族主义的危险,而这种
可怕的幽灵仍不时回荡在这个世上仍不自知。
半藤这部作品整体来说篇幅适中,论点清晰,是雅俗共赏的佳作。整体翻译也相当的流畅
。我在12/7号那天特别挑了著名的电影“虎!虎!虎!”来观赏,跟本书对照起来有另外
一种趣味。还蛮期待能够有出版社继续引进他的其他作品,例如《诺门罕之夏》。看多了
欧美的观点,从另外一个当事人的视角看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