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到|得到你的知识焦虑缓解剂

楼主: danny9372 (xus5566)   2019-10-05 20:44:35
网志图文版:http://bit.ly/igetget-pttbook
通勤时间常常不知道要干嘛?
想要学点新知识又没有方向?
如有上述困扰,“得到”会让你如于得水。
这是罗辑思维节目创办人-罗振宇(他都自称罗胖),由原本的影片节目做了数位转型后的
APP,提供的大量丰富且有料的知识内容。
不多说,直接先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EN8qHRBX8
每天都会更新的罗辑思维调性就像如此,
但长度较长,针对一个议题提出大约10来分钟的见解。
1. 得到你的知识焦虑缓解剂
.为什么用得到,而非其他
得到上的内容品质最好,他们标榜做的是:精品内容。只需要上得到就能一定得到最好的
知识内容,而不是粗制滥造的农场内容。而且有个便利的APP接口可以操作,不必再记得
网址特地上网页。(当然还是可以跟你正在用的其他知识产品搭配使用,吸纳不同观点总
是好的~)
.我用得到得到什么
批判性思维,这是我在得到上获得最多的观念。
若是早期就有在追罗胖的人,9成有看过“罗辑思维”的影片节目。从罗辑思维节目变转
变成得到,最大的差异是:从原先一集40-50分钟的影片档凝炼成每集10来分钟的语音档
。虽然没有画面、时间也变短了(但频率其实提高变成每天),不变的是罗胖精辟的消化后
见解。
在10多分钟的内容里,罗胖会从事件(历史、时事)的另一角度切入,带你认识事情更多的
本来面貌。多了这一层角度回顾历史时,霎时就能理解:为何就只有韩信能背水一战,其
他人没办法如法炮制? 、为何科技明明进步了,人们的工时却也越来越长?除了用来回看
历史外,生活上也能利用“批判性思维”思考事情,往往更能对事物抽丝剥茧,最后有种
豁然开朗感。
注意:毕竟得到来自中国,提到台湾时是使用“中国台湾”这个词,
若实在没办法接受这个词的朋友,建议就绕道而行了。
.得到的使用时机
我都是利用上下班时的各20分钟通勤时间听。
我固定会听的内容 ↓
上班:罗辑思维+邵恒头条(免费),都可在得到APP的首页看到。
下班:每天听本书(付费)
.每天听本书
每天听本书,将每本书凝炼成30分钟的语音内容。为你解读书中的重点,通常解读者也会
提出一些延伸应用及个人观点。
要价:一块(人民币)/天
看到这边如果你已经有兴趣下载得到来听听看的话,
益直玩额外提供一些福利:免费“每天听本书15天”使用券(共有12张)
这是得到为了推广,给购买“每天听本书”用户可分享给亲朋好友的礼物。
所以现在我想把他分享给有兴趣的你,需要的朋友请至粉丝团与我联系~
因为需透过微信发送,请先下载:得到APP 、 微信APP
2. 得到更多
.时间的朋友-
这是罗胖一项令人佩服的长期目标,要连续举办20年跨年演讲。从每年12/31的20:30讲到
跟大家一起倒数跨年,内容是他们所看到的盘点过去与未来趋势。
2019年主题是:小趋势 (片长慎入,3小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naVeo8lfvs
3. 得到属于你的贝壳
现今世代, 不免会因为“知识太多”而感到“真的学得完吗 ?”
不过与其被动地被每天迎面而来的知识轰炸而感到焦虑,
不如思考:如何主动选择想要的知识,让知识为我所用。
祝福我们都在学习这条路,捡到属于自己的贝壳!
作者: chensonic (不理不理左卫门)   2019-10-05 23:36:00
多接触,多思考,收获在己。盲目尽信和轻易错过,可惜,也在己。
楼主: danny9372 (xus5566)   2019-10-05 23:57:00
c大,愿闻其详
作者: chensonic (不理不理左卫门)   2019-10-06 00:06:00
得到的 讯息量大,角度多,自己专业的领域方能辨别,故不宜尽信。其实所有的媒体都一样,与其怪罪媒体提供错误讯息,不如怪罪自己没有看穿白骨精真身的火眼金睛。另外若因反中而与得到错过,也是可惜。
作者: bill8345 (宗)   2019-10-06 01:12:00
知识焦虑不就是他们开始卖的吗XD
作者: femlro (母猪教谋神异端审问官1.5)   2019-10-06 03:15:00
这不是书啊
作者: dadadadadyyt (be yourself )   2019-10-06 04:18:00
推一楼c大
作者: xufuu (xufuu)   2019-10-06 06:43:00
广度接触和深度探索及系统化整理 不如你会觉得听了很多但实际你有印象的 能完整表达的 在时间遗忘曲线下或许是种心理的慰藉修正第一句 (不然你会觉得听了很多)另外也推C大给你的建议
作者: chensonic (不理不理左卫门)   2019-10-06 08:40:00
举例:物演通论就被我列为听过就算。
楼主: danny9372 (xus5566)   2019-10-06 10:26:00
感谢c大提点并认同你的观点。我也认同不能尽信得到,重要的还是要自己有追根究柢的能力也谢谢x大的建议,同意你说的,能够深度且系统的表达一个概念才是真正得到他回复f大,感谢提醒,分类改成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