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兰的翻译品质问题由来已久。其译作《快思慢想》2012年10月出版后大畅销,但2013年
因为被指翻译品质低劣而引发罕见的大争议,本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契机,可惜相关人士
错过了机会,我们因此必须继续面对洪女士“无私贡献”的译作,包括今天出版的《暴力
犯罪的大脑档案》。
洪兰坚持译书,令我想到一句话:以为自己择善固执的人,可能只是冥顽不灵。台湾社会
相当有趣,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就是久久无法解决。我无法深入剖析社会问题,但洪兰翻
译问题还可以整理出一个类似“懒人包”的东西,供有兴趣者参考。
1. 洪兰的翻译品质真的很差吗?毕竟她已经译了超过50本书,累积字数超过一千万,当
中还有像《快思慢想》这样的重要著作,而且许多译作卖得很好。你们批评她的翻译品质
,只是人云亦云吧?有人认真对照过原文和译文吗?
答:洪兰的翻译品质确实很差。一名译者的翻译品质如果像洪兰那样,根本不可能通过出
版社的试译──这是假定把关者够水准;不幸的是,出版社负责决定找谁翻译的人,有时
根本没有能力判断翻译之好坏。
有朋友这么概括洪兰的翻译问题:不求甚解(读不懂英文),强做解人(用解释代替翻译
),得过且过(看不懂或难译的就跳过)。我觉得这说法很好。当中“强做解人”这一点
,可能令人联想到翻译“说明体”(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意思明白说出来)。说明体并非
一无是处,适当运用有助读者理解原著,但洪兰的问题不在于说明体是否应用得当,而是
在于她对原文的理解往往有误、喜欢在译文中加插她自己的话,而且遇到不想译的原文便
跳过不译,结果便出现错漏百出、夹译夹议的“洪兰体”。洪兰今天出版的最新译作《暴
力犯罪的大脑档案》,光是试阅内容第一段,便充分展现了洪兰体的问题:不过是几句不
算复杂的话,便出现三处误解原文的错译和三处漏译。这样的表现,怎能使人对她的翻译
有信心?
洪兰的翻译品质,至少自2000年起便一直有人批评,中文维基百科有相当翔实的记录,非
常值得参考。
要评断一名译者的翻译品质,确实必须认真对照原著和译作。译评人必须有足够能力看出
译作的问题,写译评费时费力又没有实质报酬,而且公开批评著名学者的译作需要不小的
勇气(会得罪不少人,包括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些有力人士),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洪
兰的翻译品质那么差,但历年来愿意公开具名批评的人不多。但无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
些有心人费了不少力气,提出足以说明问题的具体批评,当中译人译事(G+)上的两份洪
兰译作勘误(洪兰译《语言本能》中文非正式勘误表;从洪兰的误译学英文)堪称代表作
。认真看过这两份资料的人,很难否认洪兰根本没有能力译好那两本书。
因为翻译品质实在太差,不少人怀疑那些译作不是洪兰自己译的;他们怀疑洪兰像台湾学
术界一些教授,把翻译工作分给学生做,然后自己冠名出版。但是,至今没有人能提出证
据证明洪兰这么做。洪教授的译稿据说是手写的,而且洪兰体“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那些译作应该确实是她译的。
2015年9月,知名部落客Wenson在其文章中提到,他很喜欢Andrew Solomon的著作Far
From the Tree,向出版社推荐出版中译本,被问是否愿意接译;他说他难有时间译这本
又厚又硬的书,可是又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而且也担心它会“被洪兰染指”,这句话译界
中人看了难免会笑出来。
2015年8月,脸书上有“一句话惹毛心理系大赛”,有网友留言“译者:洪兰”,获得近
六千四百个赞。这是洪兰的翻译问题难得带给网友欢乐的另一件事。
2. 你把洪兰的翻译说得那么差,可是人家的译作还是一本接一本地出啊。你如何解释出
版社愿意持续找她翻译重要著作?
答:王干任日前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洪兰能继续出版翻译书?〉,对此有不错的解释:因
为洪兰的译作能卖。尽管批评不断,台湾仍然有不少读者愿意花钱买她的译作。
你或许会问:“你不是说以洪兰的翻译能力,她根本不可能通过出版社的试译吗?那么她
为什么能开始译书呢?”答案很简单,看完〈无聊笔记:王荣文与洪兰〉你便会明白。洪
兰开始做翻译,远流出版社老板王荣文有“开启之功”。王荣文与曾志朗和洪兰夫妇有“
一辈子的情谊”,你认为洪兰需要通过出版社的试译吗?王荣文说:“我钦佩她愿意为像
我一样英文能力不足、科学常识不够的国民付出额外的劳动,在她熟悉的科学领域无私地
贡献了将近一千万字的译稿。”问题来了,王先生既然英文能力不足,他如何判断洪兰有
足够的能力译好那些著作?你以为著名学者就能译好相关领域的著作吗?你不知道翻译是
一种专门技术,优秀的学者不一定是好译者吗?(洪兰是不是优秀的学者是另一个问题,
本文无意评断。)
王荣文那篇〈洪兰教授的翻译人生〉发表于中时网站上,有许多读者留下有理有节的精彩
评论,可惜这些批评就像狗吠火车,对王先生与洪教授好像完全不起作用,所以洪教授才
能继续她的翻译人生,为英文不好的广大台湾读者付出额外的劳动,继续无私地贡献重要
著作的中译版。
3. 波卡事件主角、网络世界“大神”级人物戴季全写过一篇文章〈革了翻译产业的命吧
〉,“一字一字深刻地说:洪兰的错,错不在洪兰”。他似乎认为翻译业产值很低,译者
领不到好报酬,译作品质低劣因此是一种产业结构问题,不能怪洪兰。你怎么看?
答:戴季全以为自己看到深刻的产业结构问题,可惜他那篇文章展现出来的判断力,大概
就像他在波卡事件中的表现那样,只是自作聪明。
洪兰劣译的问题有它特殊的地方,但我们实在不必扯那么远,只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洪兰
翻译的那些书,出版社拿支付洪兰的稿费,在台湾能找到胜任的译者,译出意思准确、文
字流畅,基本上不需要怎么修改的中文吗?我认为绝对可以。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故作深
刻,扯那么多废话呢?
台湾书籍译者的稿酬确实不高,英译中多数人领每个中文字0.6-0.8台币(洪兰的稿酬应
该显著高一些)。如果只是译书,译者的收入不会很好。但以台湾目前普遍低薪的情况而
言,译者只要案源不断,收入在台湾已经算是中上水准。笔译确实无法赚大钱(《魔戒》
译者是少数例外),收入完全无法与悠游卡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相比,也无法与网络世界
大神级人物相比,但有职业操守的译者绝对不会因为报酬不高就敷衍工作、马虎翻译,否
则便成了译界的败类。
4. 洪兰劣译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要跟她过不去?有资深译者说:“挑别人的错不能让
译技进步,发现别人的妙译,理解妙译的制造过程,才能增加自己的实力。”也有资浅译
者说:“洪兰女士的译本或许真的很糟,但真的一字一句都那么烂吗?里面有没有译者可
以学习的巧思妙译呢?”你为什么那么爱批评别人的翻译,不能多欣赏别人的妙译吗?
答:我实在气不过:洪兰翻译不少重要著作,出版这种重要著作的烂中译,影响很恶劣,
实在是太欺负读者了。2013年7月,加州州立大学哲学教授王伟雄经对照原文和翻译,认
为读者对《语言本能》及《快思慢想》的指控属实。他说:“(这两本译作)对不起付钱
买书、花时间看书的读者,也是侮辱了原作者……这两本都是令人眼界大开的难得佳作,
假如出版社买了 exclusive translation rights(独家翻译版权),可能几十年内都不
容许有第二个中译本,那些英文阅读能力够不上读原著的读者,便只有望书兴叹了。”
洪兰翻译《快思慢想》一书,因为翻译品质低劣而引起极大的争议,如果她能放过没有条
件看原著的中文读者,高抬贵手,不再译书,争议应该可以告一段落。可惜她和远流出版
社显然无意放过这些中文读者。因此,我们即使是狗吠火车,也不能不发出抗议之声。所
以不是批评者要跟洪兰过不去,而是洪兰跟大家过不去。
有些译者或许认为做好自己的翻译,对得起作者和读者,独善其身就好。可惜“没有人是
孤岛”:身在译书这个行业,同样没有译者是孤岛。翻译作品因为翻译品质低劣而成为新
闻事件,而且问题译作继续面世,整个译界都将受害。低劣的译作多到某个程度,愿意购
买和阅读译作的消费者将显著减少。暴露翻译品质问题,不是要害翻译业,而是希望业界
能正视问题,力求进步。为了指出问题,挑别人的错有时是必要的,这当然不是为了精进
自己的译技。洪兰的译作问题那么多,你还希望从中找出“可以学习的巧思妙译”,你是
要跟自己过不去吗?
翻译重要的外文著作,对促进社会进步十分重要,但翻译品质不能得过且过,否则出版译
作可能适得其反。台湾不是没有优秀的译者,台湾人以至其他地方的中文读者值得拥有可
靠可读的中译本。
http://victranslates.blogspot.com/2015/09/blog-post_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