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理性的非理性》

楼主: optccy (dfeny)   2019-03-31 19:43:17
作者: 郑毓煌、苏丹
本书举许多实际案例来说明心理学理论对比效应(锚点)、评估与折衷、沉没成本和禀赋效
应、损失规避和心理帐户、过度自信问题。主要概念从丹尼尔和阿莫斯的展望理论,与赛
勒的禀赋效应出发。理性的经济人可以从整体看问题,但一般人会受自己心理帐户归类的
影响,若日用品单价过高,便会选择购买较便宜,性能没有落差太大的商品。但若是企业
将高单价品打造成精品(借由广告或是代言宣传等方式),人们会因为将其归类为礼品,而
愿意付出比日用品更高的代价。
另外在订销售策略时,也可考虑到许多公司可以让职员报销的名目,中国南方航空的高端
经济舱票价,是许多公司都接受报销的。手机换新约时常有搭高价通讯租费便可以送0元
手机的方案,也有许多公司可以报销通讯费用,因此这两种服务的提供,便会吸引更多的
客群。
在面对消费决策时,除了要注意有没有被商家的比较效应影响。在做职涯规划或投资决定
时,也要注意禀赋效应对自己的制约。个人较容易克服并放弃已投入成本,但是企业或政
府很难做到这点,这代表承认高层决策失误。少数愿意正视沉没成本并适时放弃的案例是
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克利斯蒂,2010年关闭新泽西到纽约的隧道专案,承认失败,并没有追
加投入预算。
后续几章有关锚定、损失规避、禀赋效应等的例子,可以帮我们更深刻了解这些概念,但
是我认为赛勒在不当行为中举得例子已足够阐述;丹尼尔和阿莫斯最早几篇论文也不需要
做太多心理学实验来证明(理性经济学派以受测者都是大学生作为论破点)。这本书的贡献
只在于整理案例,并没有新的见解。
作者: RayKer (可能)   2019-04-01 01:44:00
看了大大的几篇心得,觉得很棒,感谢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