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odawa (jodaway)
2019-01-25 22:21:02※ 引述《Misoshiru (Misoshiru)》之铭言:
: ※ 引述《meRscliche (如此而已)》之铭言:
: : 责任编辑回复了,在版权页有QR code可以扫reference。不过整本书只有两页能知道有re
: : ference,版权页以外,还有中间一段引用大量研究图片处有附注。
: : 误会误会~
: : ========
: : 先说结论,一本科学书籍的reference竟然被远流删光光!很荒谬。也可来交流一下远流
: : 八卦~
: : 还以是在读文学书籍,原来是科学呢^_^
: : 正在读“启动你的内在疗愈力”,以科学观点看待“安慰剂”,看待利用信念、冥想如何
: : 改善疾病。结果!!找不到reference!找不到!
: : 这对作者、读者都是不忠不敬,我花钱来买一本找不到根据的科学书籍,那就跟坊间的无
: : 脑、没根据“心灵书籍”没两样了。
: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版业的衰微造成的,这行的人到底……还是因为是远流…?
: 虽说reference不是凭空被吃 原po那本书我也没看过
: 但身为读者还是不禁怀疑为何还要另外扫QR Code才能看到本该在书里的东西?
: 小弟本身是文组的
: 再小的报告也被要求参考资料和引用的重要性
: 何况是一本专书?
: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是两者可以并行,毕竟全部放在书后有时候翻来翻去也挺麻烦的
: 但就一本“书”的完整性来说,该在书里的东西应该还是要有吧?
其实我是蛮想帮出版社说几句话的。
1.先说reference的部份。
其实我并不认为reference是一本书的灵魂,它是一个参考,附上资料来源,
方便读者查阅。
如果我没记错,我记得看过一个说法,最早期的论文其实没有要放reference的规定,
或者说没有这样的常规,放reference是给读者的一个方便,
让他知道想要找这个资讯,可以再往哪边追溯。
但是不放会怎样吗? 老实讲,这就好像牛排没有标来源一样,
大不了就是消费者都不愿意吃,或是亲自找老板问个清楚。
当然时至今日,尤其学术界,reference成为一个基本款,
re来re去,好像re越多越厉害,不re就很贫瘠。
但是真正厉害的论文,一定要很多reference吗?
我相信绝对未必。
其实我只是想表达,没有reference也不会对书的内容有很大的伤害。
书的内容并不会因为没有reference而失真,
也不会因为有reference所以就是真理,
reference只是让读者更方便查找资料而已,
至于这点在学术上为何从好意渐渐变成一个义务,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我个人看书也不会特别在意reference的部分,
会稍微描一下,但是大部分时候,看一堆书名和作者,对我意义不大,除非是做学术。
因此我觉得用QR code或者是放上网的方式来处理reference可能是很好的做法,
理由很简单,省纸省成本。
当你买一包洋芋片,由于包装列上大量的成分、食材来源,甚至制作团队的名字,
数量多到要扩大包装,然后将成本反映在价格上时,你难道不会希望厂商将这一长串
做成QR Code就好了吗?
就算你个人不希望,也未必是大家都不希望,因为出版社面对的是大批读者,
不是某一个人。
因此我不认为出版社非得将reference印出来,有印当然好,但是考虑到篇幅时,
不印而用其他方式取代,我觉得也是OK的。
2. 关于翻译的部分
我觉得因为现在很多的读者都很优秀,所以也常见对于翻译内容的批评。
但是站在出版社的角度来说的话,出版社是提供书籍,换取读者的金钱。
从来没听过有哪些厂商那些产品可以做到毫无瑕疵的。
出版社也有它的成本考量,如果它要提高翻译品质,也许它可以找N个译者一起翻,
然后还交叉比对,然后再校对N次。但是这样一本书可能要贵好几倍,那这样有人要买吗?
我是觉得首先出版社并不是学术单位,大家不用以这么严苛的眼光看待。
第二我是认为,现在做翻译的很多都让我觉得是佛心大大。
我看到好的书被翻译成为繁体出现在我眼前,我都心怀感激的,
因为有他们我才能享受此书。而且翻译品质应该也是越来越有在进步。
但是感觉感谢翻译的言论不多,批评翻译的却不少。
翻译没有完美的,理论上不可能,实务上也不可能。
如果这么想要高品质翻译,可以自己丢个几万镁找个语言专家从原文书帮你翻好,不是吗?
自己当老板的话,爱怎挑剔就怎挑剔囉
确实有时候看到书,会觉得翻译是不是怪怪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真的看不过去,何不自己下海做出版,自己下去做翻译,也许能闯出一片天。
3.
其实我觉得虽说有批评有进步,但是大家也不用对出版社这么严苛。
现在环境不好,我感觉其实不少出版社及人士都是多少抱着一股为书籍流汗的心在工作,
我觉得出版社和新闻业某部分有点像。
很多人说记者很烂、新闻很烂,但是这很大一部分也是环境造就的。
也有很优质、高水准的新闻,但是背后是高成本、以及足够的利润,
否则就是被市场淘汰。
如果又要出版社书籍品质爆好,又不能太贵,且现在书籍销量又惨淡,
最后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出版社是做功德来的,二就是这出版社很快就垮了。
如果我们看书都是抱着这么严苛挑剔的心态,
觉得翻译烂,觉得编辑烂,觉得出版社物丑价贵,
那这样跟去餐厅消费就觉得我付钱我最大的心态...,不是很接近吗?
没有啦总之我是觉得大家可以给台湾的出版社多一些鼓励啦~~
鼓励而非批评,也许是让出版社变得更好的动力啊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9-01-25 22:30:00推推推推推好有道理!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9-01-25 22:37:00幻想:如果有些不太会倒闭的出版社也能翻译这些书就好了,例如如果台大出版社翻译费曼的话,应该会精确很多吧。因为它身在学术单位之中啊^^
但,ref不只是学术,在民众确认真实性上,也非常重要啊!!举一个例子“牛奶,谎言与内幕”。这本书引用了各种研究,指证牛奶不适合人喝、会导致致癌、导致过敏、肠胃道疾病。书一出来,民众各种疯狂推,开始质疑主流学界、政府都在欺瞒。但是!!仔细照作者的ref去查论文,会发现这些论文的权威性并不够,而且这方面研究数量还太少,要断言牛奶的这些坏处还过早,顶多是“有可能”。但是“有可能”,却被作者说成“就是这样”,这里的过度延伸,就需要ref来戳破他。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9-01-25 22:42:00我也有阵子受影响不喝牛奶@@,这类健康书也是需要把关
-------------原po大概自己、或者朋友,都没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吧!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特别严谨,只要哪里逻辑不通,直接被教授电翻。如果论文都没有ref,那只要“适当”选取研究结果,就可以推出各种诡谲的结论,还不简单?没有ref,就能讲出一堆干话啊,比方你看川普讲话有ref吗?唬得民众一愣一愣的。如果川普讲话必须要有ref,他欺骗的情况至少会好一点。当然,有了ref还有去查,是否透过“适当”选取ref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9-01-25 22:45:00啊,是"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不是台大出版社。
作者: m6699 (<(‵▽′)> ) 2019-01-25 23:01:00
推你的回文
作者: willy0618 (草帽阿宝) 2019-01-25 23:02:00
推这篇
推回文!hwider没差啦,就是台大自己的出版社啦xD
单纯疑惑QR码(档案置于网络空间)可以保存多久……假若内容时效性不高、一书可用十年、二十年的人文类书籍其参考资料等等的以扫QR码取得内容,能保证10年后阅读该书的人扫码即得资料吗?这是我的疑惑啦…|||||
推这篇,骂出版社骂翻译的多,称赞出版社翻译的却很少书籍译费一直起不来,跟出版环境艰难有很大关系,也是有很多好译者,大家看到好的翻译请不忘赞美鼓励QQ就我而言,通顺流畅没有翻译味,就是很好的翻译了
作者: dadadadadyyt (be yourself ) 2019-01-26 00:22:00
“那这样的东西如果给公立机关或非营利机关搞,结果会变如何呢?”想影射什么呢?台大确实主要出版学校教授的书,但也有翻译不错的科学著作,不必这样暗讽什么……另外,同意meR大跟water大。超级古早的论文也许没有在书末附上ref,但是书内都会提到过去做过类似研究的人的结果有什么以及论文名称,而且没有ref的论文有可能是第一次发现某种过去没发现的物质,那没附ref也很正常吧?再说当时一年才出多少论文,要查也没这么困难。再来就是网页保存能存多久?以前看一些书,说有详细内容或范例在网页,结果链接都失效啊。远流也出过不少畅销书,在这方面省钱省成这样,那没出过几本畅销书却完整附上ref的猫头鹰怎么办?出版社以书养书,我都怕猫头鹰哪天倒了看不到好书。其他的论点都赞成原po。至于给出版社鼓励,那顺便提一下,远足之前在“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的处理上也很不错,出新译本后让读者可以拿旧版本寄过去换新版本,非常有诚意。也因此往后远足有不错的书,我是直接购买而不是去图书馆借~就是一个支持~
推一下楼上,除了ref的观点外都赞成原po。但是原po对ref的观点,在内文&回文似乎不一样,回文中就比较赞同ref的存在,只是主张依严谨程度不一,去做调整(ref用纸本or电子)。“举证责任归属”的话,责任当然是发论文的人啊!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翻译的问题就在于价码 还有不尊重专业的问题像我学文学的 各国语言也涉猎不少 翻译问题其实不必然对照之后才看得出来 我甚至可以从一句翻译腔很重的句子回推他原文长什么样子 如果我都知道那句不通顺而必须从原文语言的逻辑思考才能推出意思 那其他一般读者阅读障碍不就更大了吗当然大部分都只是整本书中的一两句而已 就不多讨论但是翻译课堂上会被拿来讨论的错译问题 就很严重了如果译者因为能力不足 或是专业知识不足而误译 那可能会导致读者小则读不懂 大则影响到学术或产业发展这点还是必须重视 总不能求专业只能找大学出版社吧一般民间出版也应该要有基本的翻译良知 而不要问题都闹大了还在再版害人 或是死不认错 这很不可取
建议大家回太长可以直接再开一篇XD不太清楚最早的论文是怎样,不过现在的学术论文ref应该还没到可有可无这样的地步 我甚至遇过有教授说没有ref的书都不能算专书
最好是参考资料是给读者看得...是不是不知道学术研究有多忌讳剽窃问题啊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19-01-26 07:32:00我不以学术角度出发,我常常看Reference是因为对书中议题有兴趣,会想由 Referene 找到更多文献来看,也想看作者引的部分是不是有曲解原文,或作者摘录的部分很有趣,想知道原文延续下去的文字是什么?改用QR Code 想当然尔是成本问题,只是网站连结寿命多半都不长,变成只对在热销期买的读者有用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9-01-26 08:29:00听说"区块链"上面放的资料删不掉,会不会是个方向。
作者:
maillot (卖油)
2019-01-26 09:29:00觉得应该多支持认真的出版社 而不“同理”偷懒的出版社译文品质可能和整体出版业的pay很相关 但还是有认真的译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9-01-26 09:32:00批评怕的是以偏概全 像用洪兰否定整个出版社
作者:
maillot (卖油)
2019-01-26 09:33:00者/编辑/出版社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9-01-26 09:34:00但鼓励肯定的声音是一个方向 台湾各层面都缺乏这种态度
作者:
maillot (卖油)
2019-01-26 09:35:00省略ref就像看中国出版的书 外国名没附上原文一样阿杂啊
作者: torah (Vancouver) 2019-01-26 21:35:00
同意回文说的 要有ref
作者:
mohiwa (磨豆三號)
2019-01-26 21:49:00ref对学术研究另一个重要性是,后人研究时可以先看一下这本书引用的资料是不是大部份也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或说是有没有引用得当,有些题目/理论是有所谓经典文章和代表性的但我认为如果要省略ref不印的话,书末加注一下标语不要只是放在版权页,也是服务读者的另一种贴心作法
ref要附啊,会有很多ref的书,就是比较专业领域的书啊会读那种书通常都是要查资料的,会需要后面ref帮助
通篇胡言乱语 没有reference谁知道作者是有凭有据还是信口胡诌? 这对识读能力还不足的读者伤害更甚牛排的比喻尤其烂 一个小读者是要去哪里找作者问清楚更多的是粗心的消费者直接把牛排吃下去身为一个知识的产出者是可以这么不负责任的吗也许你是想说reference可以用其他方法附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你在暗示reference不重要而这个观点是非常不恰当的
作者:
LERICAL (统二布丁)
2019-02-07 03:03: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