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月庵书评:凉凉,凉凉的──我读李维菁

楼主: ijuforever (许i啾‧ω‧)   2018-12-14 14:05:34
【傅月庵书评】凉凉,凉凉的──我读李维菁
全文好读版: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213cul001/
1980年,尚不是“趋势专家”,身上还残留大量文青气味,年方25岁的詹宏志,在选完年
度短篇小说之后,不无警告味道地这样说:
不论原因为何,都已显示,文学奖或策划性的小说登载,已然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生态──
创作不再是心灵的驱策,或自由的萌芽,而成为田径季节式的竞赛,与高额奖金的悬赏者

他认为文学奖鼓励创作、挖掘新人、吸引社会大众的注目,“让作家像明星一样”,自有
其正面贡献;报纸副刊容不下小说或其它文学创作之后,理应有文学刊物来接手,但在哪
里呢?他的结论是:
在商业行为侵入小说创作活动的趋势更为严重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出小说的生态平衡的观
念──揠苗助长的结果,是文学忘了自己是文学。
这句话的解读或许指高额的文学奖金、有限的评审人选,加上此前最重要的文学发表场域
──报纸副刊的转型,都可能有形无形主导文学创作的方向,让最需要也最重要的多元性
逐渐消失。文学创作所以存在的目的,从单纯变得复杂。简单的说,这两种改变的相乘后
果,将使得文学变得“不自由”,或许得“揣摩算计”,甚至更严重一点,裁判论定好坏
:这是热的!这是冷的!一槌定音。因为缺乏场地练习,那些不愿或还无法踏入竞技场的
凉凉,将很难出头天。除非你真得很凉很凉!
《我是许凉凉》,2010年10月底,李维菁大声说。那年她40岁刚过一点点,出过至少四本
书,但都说不算,因为不是文学!她后来常搞笑说自己是“四零后新人”,言下不无自得
,却也有种苍凉。她没想过一闯竞技场,也没场地练习,只好不停写。用自己的专业跑新
闻,发消息,写评论,甚至写书出书。今日回头看来,她的笔在那时候当已练妥,更重要
的是,名场阅历也蓄积足够能量,等她起跑、起飞了。
“一出手便自不凡”,凉凉不凡有二,一是“城市少女学到底什么碗糕?”,二是“这也
算小说?这只是故事吧!”怎么会这样问,答案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刷再
刷,众说纷纭,轰成话题之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世间还有这块领域!?”“小说这
样写好像也不错。”于是,突然醒来的悲哀、天真、世故、不堪,成了这块岛屿正在少女
和曾经少女者一起朗朗上口的时尚与追忆,人人心里都有一处地方,凉凉的。
两年之后,凉凉又说话:《老派约会之必要》。她用小说(?)散文(?)诗(?)巩固
自己势力范围,网络上有人说好看!有人说轻薄!等到一个又一个中年文艺大叔大娘也纷
纷在脸书默写贴文:“带我出门,用老派的方式约我,在我拒绝你两次之后,第三次我会
点头……”于是我们知道,天真又美丽,世故而悲伤的凉凉又赢了。她像经典漫画《好小
子》里的男主角,没有规矩,不受束缚,凭著一股野性,一进入道场,便把名门正派敲打
得七零八落,为自己开辟一片新天地,也替越来越沉闷无趣的所谓“文坛”带来了一点新
意,一些生气。
启人疑窦的反而是:为什么要花这么久的时间,聪明的李维菁才终于认清了自己最适合扮
演的角色呢?
这是杨照在《老派约会之必要》序文最后的疑问。乍看或许当成恭维,但若读过前述詹宏
志的“盛世危言”,答案32年前早就有了,一切就像凉凉也很喜欢的美国女作家卡森.麦
克勒斯(Carson McCullers)所说:“我想要爬墙过去,可是我个子太小。我还一度拍打
那道墙,心里始终明白,里面正在举行精彩的派对,然而我没法进去。”
“曾在门外徘徊,终究进得门内”,两本书敲开门,凉凉从记者成功转型成了作家,且是
畅销作家。若说她还有什么不满意,或许仿佛被归类为“类型作家”的氛围吧,也就是受
到读者疯狂喜爱,作品畅销成话题,价格满满,但是否有其“文学价值”,则被打上问号
的作家。换言之,两本小说(?)是“好看的书”,但是否所谓“好书”?年度好书单位
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或至少我)也没看到有哪一篇有份量的“文学评论”。读者真的很
热,作者心里却或者也有一处地方,凉凉的。──文坛派对不缴费,却得认证印可,1980
年以来的规则说。
“四零后”方才以文学为业的人心里多半有股气。最有名的是松本清张,40好几了,天天
看报,越看越不服气:“就这样啊?那我也会,说不定还更好。”于是横空而出。凉凉是
否也同样心里有气,所以写了《生活是甜蜜》?如今已不可能追问。然而这本书的中规中
矩,谨遵法度写法,却让人几乎跌破眼镜:凉凉怎么变温温,这样还是凉凉吗?尽管聪慧
犀利如她,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锦文”一个“90年代”,摆在当代小说里照样鲜明生猛,
却就是少了那么一点凉意,让人有点冷。“别以为我不会那个?偌,这不是!?”直到今
天,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本小说纯然是狐狸黠慧爱玩,耐不住遂“被驯服”一下,好跟“小
王子”拉咧拉咧一番耳。而这,当也是凉凉最新获得“台北文学奖”的遗作《人鱼纪》格
外重要的缘故,凉凉怎样转身才能继续凉凉的?或者,进入门内,凉凉终究得变温温才行

《有型的猪小姐》是本伤心之书,伤心的原因是凉凉真的凉透了,再也不可能回温。更伤
心的是这本书写得那样好,光只一篇〈熊和猫〉就可直追向田邦子,让她竖起大拇指:“
原来吾道不孤!”。如此“厚实又轻盈”,看得出凉凉一路在修炼,努力让已在门内的自
己继续保有门外的凉度。
许多年后,我对文人对艺术倒尽胃口,只在偶尔想起那个经验时,会拉住自己的咒怨,会
承认如果真有他妈的一点什么,应该是那个。
书里最让人难过的一段话,她真的有那个,难得有那个,却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凉凉一
辈子冷凝通透,别人“机关算尽”,她“机关看尽”,一看就懂,也不多说,留在肚子里
准备写小说,谁知留多竟郁结,都凉凉了。
很少有作家让人这么迷,似懂非懂地迷,真假难辨地迷,若即若离地迷,欲语还休地迷,
悲喜交织地迷。
还是他的老友王健壮说得好。注定只能这样迷下去了。凉凉,凉凉的。
作者: okderla (ok的啦)   2018-12-14 14:37: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