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XjRWUs
Simon Sniek 这本观点蛮有趣,他从生物角度的人出发,讨论皮质醇、催产
素、多巴胺等这些脑内化学作用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联,进一步讨论制度还
有奖励措施对人有什么影响,以及带出他认为优秀的领导是什么:建立一个
彼此信任具安全感的环境。
人即目的
我觉得他的观点蛮有康德“人即目的”的味道在,也就是领导的本质在于“
将他人视作为人”,而不是作为达成目标的工具。也只有人,才会有信任问
题,也才有安全感问题。这观点如果在一般人际互动上蛮合理的,可是将脉
络置放到公司经营上就显得格外有趣。
从一个东西来看就很明显,就是人事。人事、人力,在公司经营财务上,是
被视作费用成本存在,也就是人事费用,公司利用人力来达成获利的目的,
至于这些人是谁,并不重要,他只要是一个可以达成公司盈利目的的人即可
。
人作为手段时即带来不安
而当公司经营不善或者日常经营有所谓的10%吃丙制度时,会面临资遣、裁员
、减薪等,这些措施一样将人是作为来让公司保持经营的手段。但对员工而
言,这代表公司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他随时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而当一个人处于竞争状态时,他的首要任务就不会是达成目标,而是分辨敌
友,这时候派系与隔阂就诞生了,彼此的信任感更是走在钢索上。每个人都
为了自己利益而战,而不是为了共同的愿景或者公益。
作者在此就以美国共和民主两大党为例,但议员们私下交流机会逐渐减少,
而是更加专注于个人仕途时,不再有建立信任感与化解成见的机会时,两党
政治光谱逐渐两极化,国会也时常陷入恶斗。
而只有当彼此建立信任感,每个人不再需要为了防御背后的敌人,更能向目
标勇往上前。这观点其实也是《先问,为什么》的论点之一,唯有当企业与
消费者建立信任后,才能号召支持者忠诚地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