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伟大的海》一部雅俗共赏的地中海史。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8-02-11 15:51:35
http://0rz.tw/E6BuL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这几年里,丝路跟海上贸易登时成为显学,华文圈中各式
相关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一本接一本让人目不接瑕。台湾出版社也没有错过这波热
潮,广场就出版了日本学者羽田正讲述东亚海域的《从海洋看历史》、林肯‧潘恩那泛谈
海洋史的《海洋与文明》,还有这本以地中海为主题的,大卫‧阿布拉菲雅的《伟大的海
》,几乎一口气打包了全部范围。
而地中海史,在欧美学界本来就是热点,自法国大史家布劳岱尔以来,方方面面的角度都
有人挑战与切入。阿布拉菲雅这本《伟大的海》推出之后,获得各方赞誉,异军突起,个
中原因,在于作者勇于挑战一个不小的尝试:在学术与通俗之间的平衡。作者在言前即开
宗明义的说明,他会将书的范围跟主题明确限缩在“海岸的周边”,并不会把“有关细的
内陆”也包括进来。同时,阿布拉菲雅将整段历史画分成五个时期,然后再按照主题分章
节的描述,着重在人们的生活细节、文化特色,贸易活动跟与环境的互动上。书中虽然有
许多注脚,但作者的文笔轻快,就像是在说故事般的幽默行文,让一般读者也能愉快的阅
读。且每小章节前都有地图标明会叙述到的城市地名,非常亲切。完全可以想像其通吃各
族群的表现。
在阿布拉菲雅所绘制出的地中海漫长历史图景里,是一个人口不断迁徙,文化交融多元,
时而成为一体,时而分裂对立的面貌。海洋提供了人类相对于陆路,更加方便的移动平台
,促进了贸易,也方便了文明的传播。正如贾德‧戴蒙在其名著《枪砲、病菌与钢铁》中
不断强调,人类文明是需要不断的彼此交流跟冲击才能刺激进步与成长。从“第一代地中
海”开始,腓尼基人、希腊人等,前仆后继,不断的开拓著对地中海两岸的殖民与认识。
到了“第二代地中海”,文明发展到了颠峰,罗马将整个海域变成了“我们的海”,此时
,欧、非两岸置于同一的实体之中,文明发展到了鼎盛。但,随着帝国的崩溃,“第三代
地中海”转变成基督宗教与伊斯兰信徒的对立。可是,宗教的热情阻挡不了利益与生存的
需求,即便再怎么壁垒分明,依然是“杀头生意有人做”,犹太商人、威尼斯左右逢源。
反而是随着这种冲击跟对立,刺激了西欧走出了中古的文明衰退,在十四、五世纪展开“
文艺复兴”,并挺过黑死病的考验。可时代也在转变,踏入“第四代地中海”的同时,随
着地理大发现,许多“非地中海”的强权也陆续加入这块海域的争霸游戏之中,同时,这
海域的地位跟重要度也不断的下滑。“第五代地中海”是个彻底大转型的时代。民族主义
的病毒导致过去的文化大融合消失,像亚历山大里亚这种多民族跨文化的城市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单调的民族国家。但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航空业的兴起,地中海的
商贸虽然相对衰退,但以文化跟自然风景为资本的观光业反而茁壮起来,成为这海域的新
产业。而这恰恰又是地中海几千年来最大的特色:透过文化的交流,刺激与影响人类文明
的成长。来自世界其他区域的游客,将会带回其所见所闻,进而发酵,促成新的文化交流

工业跟资本是打造我们今日文明的重要元素,而这两样都诞生于西欧,是其来有自。正是
因为地中海两岸人们永不停歇的贸易与交流,促成了商业的鼎盛,形成了资本,并为了满
足更多的需求而产生了高科技的跟大产能的工业。这一切都不是农业文明可能发展出来的
。这也是这块海域带给人类最大的财富。
广场这个中译本,大胆的把书设计成厚精装大部头的“巨著”,放在架上的确是气势磅礡
,不过拿在手上阅读可就累了,笔者一位男人的手拿着都嫌酸,女性读者恐怕非端坐在书
桌前不可。不过,本书的翻译流畅,在校对上以字数来说是可接受范围,加上丰富的配图
,完全承担的起一部大作的赞誉,强力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