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生命的课题──《魔幻年代》试读心得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6-09-29 21:01:22
生命的课题──《魔幻年代》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54496471
劳欧跟他的团队、女伴等八人,预计从巴黎前
往希腊阿卡迪亚,预计拍摄一部纪录片,了解
人们对于世外桃源阿卡迪亚的看法,却没想过
这同时也是他们寻求人生意义的旅程。
有人说,旅行是为了逃往过去,也有人提到,
家才是可以感受到平静的地方,这让我想到最
近在《商业周刊》看到的一篇专文,提到想逃
离家庭的男人,如何赖上了便利商店。我们都
被许多义务所绑着,工作、婚姻、小孩、宠物
、社交、社会观感……每个义务都对我们有所
期待,那么,我们有多少时间与空间,是留给
自己内在的小孩呢?被这么多繁杂的事务所填
补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否真的过得丰富而完
整?还是只沦于一种确认义务的清单,确定自
己尽了本分后就能无所愧疚了?
你怎么活,
就看你跟自己的灵魂订下什么样的协定。
也有人认为,就如同阿卡迪亚的牧人,每个人
都在凝视石碑上的文字,似乎要从中找到属于
自己生命的意义,而意义这种事,向来都是因
人而异的,有的人追求心智的自由,却也有人
想要脱离心智的自由。然而在与世俗互动的过
程中,我们以为更接近天堂一步,却没料到自
己从此失去了随时快乐的能力。这是长大成熟
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还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所
必然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一生到底都在追逐著什么?
真正的旅行不在于身体的迁移,
而在于认知的转变,
以及心态的更新。
若是我们选择随波逐流,那么我们是否还会有
意志?而古今中外许多的暴君所不期待人民所
有的意志,我们是否就真的能那么容易地把它
给舍弃了?要当个为了追求梦想,不惜牺牲一
切,即使可能挣扎而死的悲剧英雄,还是要当
个未曾有活过征象的行尸走肉?
有趣的是,活着(live)跟邪恶(evil),两
个字意思截然不同,却只是在字母顺序相反而
已,而我们的人生所体现的价值,到底是live
,还是evil?
把我们往上拉的,是意志。
作者班‧欧克里在《魔幻年代》中所形塑出来
的每个人,个性鲜明,有的坚持为信念而活,
却似乎有些偏激、也有人很在意别人的眼光,
而忽视了自己内在的需求、还有担心爱人是否
与异乡人有了暧昧的情愫,而咄咄逼问著。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
是其他人注目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中坚份子
,也许要到很后来,我们才发现过往的那种认
知,充其量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念头罢了。我
们的独特尽管不证自明,却也因着别人的独特
而被稀释了。
我们在生命中只扮演一个角色,
不是参与者,就是旁观者。
在这趟旅程中,困扰著每个人的心魔,那个让
人心头烦躁的恶魔“马拉索”,让人不得不去
思索自己期待在这趟旅程有什么收获的源头,
也因着“阿卡迪亚”的魔力,给净化了。
于是,他们开始想着,马拉索到底是真实存在
的魔物,或者只是他们心念所创造出来的群体
实体?为了谎言之父、恶魔甜蜜的言语,他们
开始迷惑、无所适从,一旦看到救命索,就会
无所不用其极地想往上爬。
我们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存在,
所以才需要导师跟偶像。
然而班‧欧克里借由劳欧等八人,让我们知道
,我们人生中的圣杯,只能靠自己去寻找,狂
乱的情绪与作为都可能是旅程中的毒素。我们
要学习割舍某些旁支末节,自身的生命才能获
得重生的机会。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得要练习
“真实的看见”。
平时我们的知觉,往往透过“感受”这面棱镜
,去筛滤出我们所看到的各种讯息,但也因为
我们那业障颇深的眼睛所囿,让我们失去了对
真实世界的认识。于是最好的观看方式,就是
不看,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真正地去认识到
,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们的人生的宝藏要靠自己去寻找,
找寻那属于自己的奇尔夫。
也因此,我们无须真正地到达阿卡迪亚,当我
们的心灵自由,当我们不再那么容易被外在一
切所束缚,当我们了解困扰我们的毒素其实是
可以靠自己的觉察而除去时,我们就几乎处在
阿卡迪亚了。
看似超脱现实的故事,带有魔幻风格的小说《
魔幻年代》,篇幅不长,但就像佳酿一样,得
细细品尝,才能喝出它的甘醇况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