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mamori (お守り)》之铭言:
: ※ 引述《KMART (只能说说)》之铭言:
: : 小弟我暑假趁66折买了一本群学出版的
: : 自由之夏
: : 昨天一时兴起翻翻看
: : 发现好像快要三分之一是备注
: : 觉得有点怪
: : 好像引太多了
: : 不知道有谁也有遇过这一类的书呢哈哈
: : 会不会觉得有点亏呢
: 底下有网友推文:
: 推 geofrania: 表示说这家出版的编辑能力很差~三分之一备注还直接上架 09/03 00:30
: 想请问一下,是否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三分之一的备注直接上架表示编辑能力很差?
: 愿闻其详。
: 我没有看过《自由之夏》,以下只是说说经验。
: 以前的主管说过,他曾经把书后面的注释还是延伸阅读整个拿掉,
: 结果被读者打电话来痛骂,从此以后他都会把书末的注释、书单等等,
: 完整附上给读者。
要看是什么类型的书吧?学术书籍备注和参考文献当然不能删
其它就还好 若是翻译书引注的部分全部都英文根本没多少人会看
打电话来骂 要看这种人有多少 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 我不晓得读者在看不同类型书籍时,是否会对这些附注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 例如比较硬、比较知识性的书籍,会比较需要这些资料出处或补充。
: 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 在我的理解,群学出版的书好像就是属于这一类比较硬的书。
: 作为资料出处的注明,这应该算是严谨的做法,就像论文中的 citation
: 都要写清楚一样。普立兹奖得主 Doris Kearns Goodwin 就曾经
: 被指控抄袭,后来解释是(助理)处理资料出处时有遗漏。
: 作为延伸阅读,则是帮助对该主题想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读者,
: 能够进行主题式的阅读与研究。
通常这类人就直接去看原文书或查论文了 比例上少之又少
: 对于书末的注释、书单,我的想法是这样。若非如此,占了三分之一的页数,
: 只是徒增出版社的纸张与印刷成本而已,整个拿掉还能减少页数,降低售价,
: 应该是更有利于销售才对。
: 如果不是整个拿掉,而是经过筛选呢?这样的做法也还是很有争议,
: 如果编辑本身是相关科系,或许还能初步进行筛选(前提是给进阶读者的书),
: 若非相关科系的编辑,要如何判断,又怎么敢做出取舍呢?
: 另外,如果要迳行删去附注,不管是整个拿掉或者筛选,
: 只要有动到书籍的内容,就必须征得国外出版社的同意、作者的同意,
: 恐怕也不是说删就能删的(到时候寄样书到国外,一定会知道的吧)。
: 我很好奇读者对书末注释、书单等等附注的看法 :)
我看过最多注释和引注的是黑天鹅效应 超过50页
不过这本是快500页的砖头书 也没超过正文1/5
备注比例1/3是很夸张的页数 表示正文没什么内容?
例如我也看过有些占星书 1/3都天文星历 时区表之类的
那些资料再查万年历就好了 附在里面占内容我应该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