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自:http://linus0604.pixnet.net/blog/post/30172644
今年6月,刚好满28岁,在生日前夕,做了一个了断。我在菩萨面前,许下行文化路的大
愿,只因己身过于脆弱,面对可能的健康状态,不只是体认到身体的脆弱,也认识到自己
性格的软弱。
生死原来就是迷藏,“我们”倒著看自己的人生,倒看自己,不一定是生与死的边缘,某
日妳醒来时,可能突然觉得昨日已是上辈子的一轮春梦,今日开始是新的人生。正因反复
,正因无常,我们无时无刻,自愿或者强迫,注视自己,肉身,心灵,外在,内在。
李欣伦的《此身》,不似蒋勋老师的《此生:肉身觉醒》,蒋勋老师的作品强调于从一历
史的轮廓、佛教的文化来看待肉身老化,进而发省肉身的决舍和自爱。李欣伦老师的《此
身》,扎根于现世,由此划开了一条分界点,她茹素、慢跑,点滴抛弃人的欲念,往性灵
的思考前进。
读《此身》的文字,是一种领悟感,看到了作者眼中的苍生,如何成为食物炼的一环而
受苦,时而吸引,时而逃避,见到她坚持茹素面对自助海鲜的断舍离,也得见她放不下的
布丁小确幸,或奶油蛋糕。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人生是修练的道场。
《他们的身体在路上》、《问题是谁该被放生》,字字句句,在呢喃。
同样在慢跑,形容成生命的繁衍与转变,从动物成了肉品再成了动物,生命中的往回跑,
逆向是奔向生命的起点,然后再顺着跑道,急追不舍。《朝向起点往回跑》,从阿石的交
通误点,决定从马拉松道路往回到起点再重新出发,好像迷藏,要先返回了道路,才能知
晓迷路的价值,才能体会每一颗汗水落在土上的重量。
而我们日日都在计较著谁比谁好,谁过著什样的生活,我们厌恶有钱人说自己不快乐,用
金钱、物质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就好比我们在家具店,通过广告商营造出来的生活美梦来
说服自己,而当你复制了一切,拥有了北欧生活或布置似样品屋,却还是买不到快乐和自
由。人生该舍的舍,都在《所有东西都黏在身上》,正因如此,才会觉得叹息,讶异欲望
的不满足。
文字是一种解药,还于当下,妳本来不屑一顾,或当作平常,通过文字,你才能见到背后
的纹理,如同在死亡的当口,猪只的越车,牛只的眼泪,都在警惕,谁的生命需要被牺牲
或成全?柔软的文字里,藏着磨练人心的金刚钻,包著澹然的心,看风景。
散文的魅力,莫在于生活日和,悲中藏喜喜中藏悲的发现, 这原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原
是每个人都能思考到的,却常遗忘,所以需要人提醒,不用‘我们’看,李欣伦的文字隐
晦内敛,在生活的当口,可以看的这样深,不悲壮也不轻A许是上了枝头的柿子,红艳的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