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车架几何的问题

楼主: ddar (白马~~马力夯.....@@)   2016-10-05 22:04:32
※ 引述《baozi (I've Never Been to Me)》之铭言:
: 很意外白马大会不知道Endurance Bike所谓的舒适性所指为何
很简单,在自行车上,我个人不建议舒适度这词。
以车架几何来说,因为舒适度因人而异,用舒适,这个比较没有基准。
最不希望看到车友,被这种没有基准的词汇给迷惑。
自行车3大骗局!
1.爬坡车架,爬坡比较快。
2.空力车架,平路比较快。
3.舒适车架,骑起来很舒适。
反过来说这几个讲法,就会有.....
爬坡车推平路,不好维持速度。
空力车,爬坡很不行。
爬坡车和空力车,骑起来很不输胡。
舒适车,根本骑不快。
所以,需要车主提供更多资讯,才会有更准确的回答。
前文也说了,希望车主选车,不要单看车子的某种性能做选择。
最好是以人为本,车主先说明自己想要挑战的目标,
骑车的路线,平常都怎么骑.....
事实上,原PO只有从头到尾只有说车子的性能,
没有提到任何自己的资讯。
讲真的,当然只能就车子的性能去讲了。
: 看美利达对舒适性车种RIDE的解释不就很明白吗?
: http://www.merida.tw/cate-39188.htm
: 若非志在激烈的竞赛中夺标,但求骑来感觉更舒服、更轻松自在的话,我们推荐
: 您优先考虑美利达的RIDE(莱得)车系,因为它正是最讲求舒适性能的美利达公路
: 车。RIDE采较短的上管长度,搭配较高的头管高度,加上舒适骑乘的几何设计,
: 提供较挺直舒适的骑乘姿势,减缓背部与肩部的疲劳累积。
: 再来看捷安特的DEFY
: 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bike.php?id=20039007
: 舒适头管、座管设定
: A.臀部和手部重心平均分散,骑乘更顺。
: 较短上管
: B.躯干较直挺,减缓骑乘酸痛
: 较长轴距
: C.重心稳固,骑乘操控稳定
这个基本上就很吊诡,因为要让骑车姿势比较不这么趴,
不一定要用所谓的舒适型车架。
既然都拿出几何图,表示有做功课。
但,车架几何和车主匹配,这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不是上半身直立,就一定舒适。
如果是这样,那大家要舒适都骑上半身最直的淑女车就好。
以G牌来说,同样SIZE,比较爬坡车和舒适车,G牌的舒适车上管比较短。
那反过来问一下,龙头长度能不能补正?
头管长不能改,那垫圈可不可以补正?
几何只能看出车架倾向往哪个方向调整,有没有足够的修正空间。
G牌TCR爬坡车,难道就不能调整的比较舒适吗?
: 这不就很明白的说明,Endurance Bike强调身体躯干较为挺直,以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 至于您说的车子的调性,我是认为,对于一个骑过的车种不多的我(或大部分人)来说
: ,在购车前过度的去强调车子的调性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件事,为什么?
: 一是买自行车不比汽车,消费者根本没得适乘,要如何得知每家Endurance Bike在调
: 性的差异?因为没得适乘,我要如何得知这台车子的吸震能力为何?
一开始的问题,是要用几何问舒适度,这问题就很难讲了。
所以,原PO你要不要说一下自己的状况?
: 总不会听骑过的人的说词吧?骑过某辆Endurance Bike的人,有很大的机率他可能也
: 只骑过这台或是多个一两台,而他骑过的车还有很大机率不在我的购买预算区间所能
: 挑的车种,试问,这样所谓车子的调性,要如何得知?在没法亲身骑乘车子的情况下
: ,所谓车子的调性只是一种形容词的堆砌而已(而这些形容词很大的机会是建立在骑乘
: 过的人主观的体会跟认定),这对我毫无意义,所以在无法确切理解所谓的调性的时候
: ,我能选择的就是厂商拿出来的几何设计,
: 所以我选择车子,也就只能在预算先决→台湾有贩卖的车款→再挑涂装顺眼→购买难
: 易度去决定我能买什么车,至于所谓车子的调性?
: OK,今天就算我听了骑了十位各骑不同Endurance Bike的人,每个人都跟我说那台
: 车子所谓的调性,这对我有意义吗?因为有可能有的车我买不起,也有可能涂装我不
: 喜欢,
: 其实就跟我玩摄影二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选择系统跟镜头,镜头调性不是我在意的
: 东西,因为拍照到最后,调性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最后影像的呈现,可能是焦段,可
: 能是可用光圈范围,甚至可能是相机的操作性能让我快速捕捉影像,但绝不会是镜头
: 色泽调性、层次绵密与否、主体有没有更加立体感这些次要的东西。
: 骑车也一样,骑车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运动跟减脂的工具,最后的结果一样是心跳飙170
: ,一样满头大汗一样脚软,这时候车子的调性的作用?某台过弯更强可以让我过弯多
: 个5km/h?某台吸震能力好那么一咪咪,可以让我过碎石路减震条更舒服一点?(问题
: 是这种舒适可以量化吗?更明白地说,我要怎么去比较这种舒适差别?)。
吸震性这种东西还真的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比较吸震性还好沟通一点。
: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不可能有机会去骑遍各大厂的Endurance Bike,所以这时几何是
: 唯一可以参考的数据,我找了几台Stack长一点,Reach短一点,看起来似乎会让我骑
: 乘挺一点舒适一点的车,然后依涂装喜好跟预算做决定,至于调性?当然是我去适应
: 车子的调性啊,今天假如我买Cannondale SYNAPSE,骑了骑发现这台车用25km/h过弯
: 会飘?那我就用23km/h过弯啊,骑了发现过减速条跟碎石路有点震,那我当然放低胎
: 压或换个碳把买个手套,甚至去适应这台车的减震能力,骑了发现这台车五通没空灵
: 感,那我当然是多读一点相关的书来理解自行车的五通的空灵感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到底
: 存不存在啊。
具体的问题,会有具体的回答。
几何看人骑,所以问几何很难有具体回答。
: 所以不要把我的问题想得太过复杂啊,其实如果说,两台车有相同的Stack跟Reach,
: 代表有差不多的调整范围?这差不多就是我要的答案了
这个问题很具体,两台调整范围一样的。
但不能确保是不是适合原PO。
老大,玩摄影20多年了,照片看人拍。
但起码说一下自己想拍什么东西,才好推荐器材。
所以讲半天,原PO你到底有什么需求呢?
作者: focuslight38 (弗卡丝莱特)   2016-10-06 20:56:00
推,人的问题比较大,器材还不算是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