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车架几何的问题

楼主: baozi (I've Never Been to Me)   2016-10-05 11:18:45
很意外白马大会不知道Endurance Bike所谓的舒适性所指为何
看美利达对舒适性车种RIDE的解释不就很明白吗?
http://www.merida.tw/cate-39188.htm
若非志在激烈的竞赛中夺标,但求骑来感觉更舒服、更轻松自在的话,我们推荐
您优先考虑美利达的RIDE(莱得)车系,因为它正是最讲求舒适性能的美利达公路
车。RIDE采较短的上管长度,搭配较高的头管高度,加上舒适骑乘的几何设计,
提供较挺直舒适的骑乘姿势,减缓背部与肩部的疲劳累积。
再来看捷安特的DEFY
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bike.php?id=20039007
舒适头管、座管设定
A.臀部和手部重心平均分散,骑乘更顺。
较短上管
B.躯干较直挺,减缓骑乘酸痛
较长轴距
C.重心稳固,骑乘操控稳定
这不就很明白的说明,Endurance Bike强调身体躯干较为挺直,以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至于您说的车子的调性,我是认为,对于一个骑过的车种不多的我(或大部分人)来说
,在购车前过度的去强调车子的调性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件事,为什么?
一是买自行车不比汽车,消费者根本没得适乘,要如何得知每家Endurance Bike在调
性的差异?因为没得适乘,我要如何得知这台车子的吸震能力为何?
总不会听骑过的人的说词吧?骑过某辆Endurance Bike的人,有很大的机率他可能也
只骑过这台或是多个一两台,而他骑过的车还有很大机率不在我的购买预算区间所能
挑的车种,试问,这样所谓车子的调性,要如何得知?在没法亲身骑乘车子的情况下
,所谓车子的调性只是一种形容词的堆砌而已(而这些形容词很大的机会是建立在骑乘
过的人主观的体会跟认定),这对我毫无意义,所以在无法确切理解所谓的调性的时候
,我能选择的就是厂商拿出来的几何设计,
所以我选择车子,也就只能在预算先决→台湾有贩卖的车款→再挑涂装顺眼→购买难
易度去决定我能买什么车,至于所谓车子的调性?
OK,今天就算我听了骑了十位各骑不同Endurance Bike的人,每个人都跟我说那台
车子所谓的调性,这对我有意义吗?因为有可能有的车我买不起,也有可能涂装我不
喜欢,
其实就跟我玩摄影二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选择系统跟镜头,镜头调性不是我在意的
东西,因为拍照到最后,调性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最后影像的呈现,可能是焦段,可
能是可用光圈范围,甚至可能是相机的操作性能让我快速捕捉影像,但绝不会是镜头
色泽调性、层次绵密与否、主体有没有更加立体感这些次要的东西。
骑车也一样,骑车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运动跟减脂的工具,最后的结果一样是心跳飙170
,一样满头大汗一样脚软,这时候车子的调性的作用?某台过弯更强可以让我过弯多
个5km/h?某台吸震能力好那么一咪咪,可以让我过碎石路减震条更舒服一点?(问题
是这种舒适可以量化吗?更明白地说,我要怎么去比较这种舒适差别?)。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不可能有机会去骑遍各大厂的Endurance Bike,所以这时几何是
唯一可以参考的数据,我找了几台Stack长一点,Reach短一点,看起来似乎会让我骑
乘挺一点舒适一点的车,然后依涂装喜好跟预算做决定,至于调性?当然是我去适应
车子的调性啊,今天假如我买Cannondale SYNAPSE,骑了骑发现这台车用25km/h过弯
会飘?那我就用23km/h过弯啊,骑了发现过减速条跟碎石路有点震,那我当然放低胎
压或换个碳把买个手套,甚至去适应这台车的减震能力,骑了发现这台车五通没空灵
感,那我当然是多读一点相关的书来理解自行车的五通的空灵感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到底
存不存在啊。
所以不要把我的问题想得太过复杂啊,其实如果说,两台车有相同的Stack跟Reach,
代表有差不多的调整范围?这差不多就是我要的答案了
※ 引述《ddar (白马~~马力夯.....@@)》之铭言:
: 首先,用几何看舒适度,这个问题就非常大。
: 20世纪的金属公路车,可以单用车架几何去看。
: 但20世纪末开始,碳纤维车,已经不太能光用车架几何去看舒适度了。
: 复合材质对车架调性,整体骑车感受,有很大的突破。
: 车架几何,在金属车架上,
: 因为金属加工的限制,几何对车架的调性影响很大。
: 现在21世纪了,更不太可能光用车架几何,去看舒适度了。
: 很久以前,我自己有写过一篇关于舒适公路车选择的文章。
: http://aceddar.pixnet.net/blog/post/34316944
: 公路车要舒适,分成两点来看.....
: 1.舒适的几何(适合的几何)
: 2.舒适的路感
: 一般来说,车架大小,车架几何,
: 只要合乎车主身材,可以获得最大调整空间就好。
: 一般常说得舒适几何,要点只有两个,
: 一个长头管,一个长后下叉(RC)。
: 这个在板上另一个讨论串,Endurance Bike有很多讨论。
: 可以参考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1878395.A.022.html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1963150.A.76D.html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2141263.A.0CD.html
: 原po baozi的问题,一开始就扣掉了车架本身调性的影响。
: 只剩下几何,那我真的觉得没什么好谈的了,
: 因为现在几何对于车架舒适性影响的程度不太高。
: 只要适合自己身材就好,就算rc长度有差,
: 以现在的科技,还是可以给很好的舒适度。
: 而且讲到现在,完全不知道原po baozi所说的舒适度是什么?
: 舒适度,是指骑了不会累?(不可能)
: 舒适度,是指骑了不会腰酸背痛? (不可能,太弱骑太久还是会痛)
: 舒适度,是指骑了很吸震?(不可能,路很烂你还是要靠自己身体吸收)
: 我坦白说,用舒适来形容公路车路感,真的是个不精确的形容,很难回答。
: 车友间流传一句话,舒服的姿势骑不快,骑的快的姿势骑不久。
: 所以舒适与否,其实还是看车主本身的承受程度,还有体能条件。
: 趴不下去,选长头管,比较不趴。
: 万一你趴得下去,骑的太舒服,骑不快。
: 反而把骑车时间给拉长,对专注力反而造成考验。
: 所以建议原po baozi尽量说清楚,
: 自己想要的骑车感受,而非简单的一个舒适度。
: =====
: 以前老板友rubenxaus(路边草)分享给我一段话。
: 车架大师Dave Moulton 有提过一个论点;
: 脚踏车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 没有所谓的真正"轻松骑"这回事
: 骑乘的乐趣 和体能成正相关
: 你越喜欢骑 就骑得越多
: 骑得越多 体能就练得越好
: 体能越好 越有更佳的生理条件
: 去增进骑乘乐趣(尤其是公路车)
: 所以,建议想想自己对于公路车的想法。
: 或是未来有什么想挑战目标,想骑什么样的路,要骑多远。
: 这样比较容易选择适合的车,而不是用某性能去选车。
: 从人出发思考,车只是工具。
: =====
: 回另外一篇
: ※ 引述《QBFox (love & peace)》之铭言:
: : 好der,在讨论车架的几何时,是不是真的像某fitting大师所说,只要会算三角函
: : 数就可以了呢?
: 我三角函数很烂,工数三修,差一点就毕不了业......XD
: : 推 ddar : 合适的几何,和舒适度没有太大关系,适合自己就好。 10/04 0
7:
: : → ddar : 两台车几何差不多,表示调整范围相彷,舒适与否还是 10/04 0
7:
: : → ddar : 要看其后设定和车本身的调性。请回归到是否适合自己 10/04 0
7:
: : 你这论点很有趣,几何如果不影响舒适度,为什么还需要龙头增高器呢?
: : 另外,可以多说说看“车本身的调性”是怎么一回事吗?
: 前面有提到我自己的看法,可以参考看看。
: 对我来说,长头管,龙头增高器,高角度龙头.....这些都是手段而已。
: 目的是让车主不要那么趴,而非影响车子舒适的主因。
: 个人比较把车子的舒适度,定义为车子本身对于路况的吸震能力,
: 而非定义在让车主感到舒适的车架几何。
: 舒适的车架几何,因人而异,我倾向用合适的几何。
: 合适的几何,合适的车架大小,可以让车主获得最大调整空间。
: 因为路线与骑车时间的不同,可以适当的调整高低差,因应车主需要。
: 而车子的调性和路感。
: 这个在板上另一个讨论串,Endurance Bike有很多讨论。
: 可以参考.....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1878395.A.022.html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1963150.A.76D.html
: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72141263.A.0CD.html
: 舒适,对于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 与其用模糊的定义去做讨论,不如清楚的限制目标再讨论。
: 事实上,原po baozi所说的舒适度是什么?
: 目前还不清楚,若是原PO能多作说明,比较能有具体的回应。
: =====
: 再回另一边.....
: 推 Cervelo1995 : 龙头增高跟这个向下发展的头管长度意义不太一样, 之 10/04 14:
24
: → Cervelo1995 : 前有稍微讨论过舒适几何跟使用者fitting互相影响的 10/04 14:
24
: → Cervelo1995 : 问题, 我自己后来想了一下认为舒适几何影响的目的应 10/04 14:
26
: → Cervelo1995 : 该是赋予车架不同的调性,进而改善骑乘感受,而不是单 10/04 14:
26
: 推 Cervelo1995 : 纯改善骑姿 10/04 14:
30
: → Cervelo1995 : 例如fork rake灵敏度与虚迷效应问题, 轴长对稳定度 10/04 14:
31
: → Cervelo1995 : 的影响, bb drop对重心高低的影响这些~ 也许fitting 10/04 14:
31
: → Cervelo1995 : 后都可以达到一样的骑乘姿势, 但这些参数的不同却会 10/04 14:
32
: → Cervelo1995 : 明显的反应车子调性上 (我自己这么想der la) 10/04 14:
33
: 我觉得啦,头管长确实不太更动。
: 但若真的去看路上的公路车,也很少人把前叉竖管裁到最短,搞到没有垫片。
: 长头管得好处是,虽然骑车姿势比较高,上半身没那么趴,但还可以握下把。
: 短头管的车,高低差大,上半身比较难打直。
: 但这个都只是骑姿的不同而已。
: 真的不想趴,趴不下去,其实平把公路车就很好骑。
: 以前也常看到弯把反装,像骑淑女车一样。
: 或是用金属前叉竖管的前叉,搞成长颈鹿车,这样骑的人也有。
: 这种调整法,比较不符合审美观,
: 但没有安全问题的话,也没什么不好,车主开心就好了。
: 这几年,我反而不太去强调几何了。
: 太多人很强调几何,差个1cm,差个0.5度,计较个半死。
: 其实真的差一点点,都可以调。
: 上次听一个很讲究的车友,搞了一只很贵的订制车架,坚持要用72度立管角。
: 结果车到手,被车友拿去量,立管角居然是72.5度,该车友的脸都绿了.....XD
: 但我不认为差个0.5度,有这么严重就是了。
: 车子有公差,车架几何看一看,不要太离谱,落在合理范围就好。
: 反而很多车厂几何图没提供的才是KNOW HOW,这个就交给从业人员伤脑筋。
: 一般人知道刚好就好,认真骑车,享受骑车乐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