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宗师】观后感/焦元溥

楼主: booksweet (太晚睡睡太晚)   2013-02-08 23:31:40
【一代宗师】观后感/焦元溥
◎转自 YuanPu Chiao fb
http://www.facebook.com/yuanpu.chiao/posts/10151491622119108
之前就想看《一代宗师》,无奈事情太多,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无论如何,趁著过年前的
一点空闲,台北城也逐渐清空之际,下午才跑去看了。
我电影看得不多,没有研究可言,以下的心得就真的只是感想,大家若有兴趣,看看就是

1.这部电影我看开头的时候笑了,心想我要是会那技术也有时间,我一定要把这个开头和
周星驰的《功夫》,剪成一个爆笑Kuso版。
2.这金楼打烂又修好,修好又打烂,复原速度之快,堪称楼中的金钢狼,难怪叫做金楼。
(真的吗)
3.不只金楼长青,《一代宗师》里面每个主角出场,永远都是新衣新鞋。特别是那鞋,一
尘不染,大概是奈米科技,永远脏不了,真想买一双。
4.章子怡以《卧虎藏龙》成名,到今日《一代宗师》,十余年来武林绕了一圈,不得不说
,她还是以实力证明,自己是天分高又能力好的演员。
5.很多人骂《一代宗师》支离破碎、断简残篇。支持王导的,就说那实为四小时版,剪成
两小时当然看不懂。我之前听到这个说法,相当不以为然,想说电影当然要以成果论,怎
可拿一个未见人的版本当借口。但我看了电影,觉得《一代宗师》很好懂啊,脉络相当清
楚。或许四小时版很好,但两小时版对我而言,已是绰绰有余。
6.事实上如果可以,我还希望这部电影更短一点——是的,请把张震那两段全删了好吗?
这和这部电影有任何关系吗?
是的,我知道他努力练拳,还练出心得,比赛得了第一名,全部删掉太惨忍了。但这是拍
电影,又不是开武馆。张震若在武学上有奇才,那应该往功夫发展,而不是拖着十余年过
去却还有待加强的口条来演戏。就像梅莉史翠普和张艾嘉都曾因为角色需要而练习小提琴
,前者还苦练了六个月,拍出来果然煞有其事。但如果梅姨练习六个月就拉成海飞兹,我
也会建议她考虑转行。
或许这是王导留情,所以留了这两场,但一横一竖本该分明,留情果然就成败笔;若这不
是留情,而是刻意要为四小时版本设伏笔,如此算尽机关,那还不如直接关机。
7.关于这部电影,各种看法都有,层出不穷的金句更传得风风火火。我当然也有自己的解
读,但我并不打算讨论。唯一想说的,则是我觉得《一代宗师》最重要的欣赏关键,其实
在画面与音乐。
画面就先不说了。就音乐而言,《一代宗师》几乎找不到没有配乐的段落,整部电影音乐
塞得满满满。我自己并不特别喜欢这种设计,但若配乐“抢”成这样,又几乎都很大声(
大家可回想一下配乐与说话的音量比重),那我想应可合理推论,这正是导演所要的。
换句话说,不能只看电影,还要一起听电影。
这次配乐,就我知识所及,并没有引用任何西方古典音乐。之前很多人问的“歌剧段落”
,其旋律虽有美声歌剧咏叹调或某些十九世纪法国歌剧唱段特色,但和声编排并非此时歌
剧手法,应是电影配乐作者模拟出的作品。
而我非常喜欢如此作法。
一些电影大量引用歌剧,甚至用歌剧咏叹调来“解释”剧情。对我而言,这实在愚蠢。我
所见过最差的例子,是伍迪艾伦的“爱情决胜点”(Match Point),里面所有歌剧咏叹调
,歌词内容或剧情都可对应电影情节,简直是恶俗兼莫名其妙:比方说男主角谋杀某角色
一段,配乐就是威尔第的《马克白》,也来放一段恩将仇报。这就好像鸡排上面贴了一个
标签,告诉大家“此鸡排以鸡肉制成”,但又怕太明显,所以字体用了甲骨文——拜托,
这不叫有深度。这叫做有病。
音乐本来就是王家卫电影的重要元素,但一堆“读者”也就只顾著找曲子,按图索骥拿歌
词来解释电影。我猜王家卫自己可能也知道了。所以这次更干脆,音乐就是不引用,却给
观众一个意大利歌剧的fu。至于为何宫二叶问金楼相会,王家卫要用意大利歌剧,这就让
大家自己解释吧。
但我觉得,与其解释,倒不如不解释。
普契尼说,歌声要走在旋律的云端。而这部电影配乐虽满,仔细听台词和音乐,就可发现
除了纯粹背景音乐外,若旋律有所情感发展,台词也都翱翔在音乐的浪尖,两者互动巧妙
而不扞格——因此,如果能够“不只看电影,也一起听电影”的话,对我而言,叶问是执
迷武学,还是心系宫二,宫家六十四手又代表什么,电影里那满满的音乐,其实已经全部
告诉观众了。光看台词,虽然名言锦句落英缤纷,意思终究还是七零八落(比方说蛇羹是
什么意思?)。但看电影不是读小说,既然画面和音乐都在那里,影像之间的联系与暗示(
注意到那只出现两次的狗了吗?),音乐对剧情的烘托与推动,自然要全盘考量、一起欣
赏(当然,这里前提是我前面所说的,王家卫确实在音乐上下了功夫)。只听萧邦的旋律却
不听和声,那萧邦不会是萧邦。歌剧如果只看台词,那实在多是三流话剧。赏电影若只从
对白解意,那也未免太浪费钱。
倒是电影里面明确的中文歌曲引用,我觉得都是暗示(其实已经算明示了)。我不懂广东话
,但就我能听懂的国语而言,日军占领佛山(1938),配乐是“何日君再来”(1937),金楼
里还有一段叶问和宫二对话,场景经过一坤生(女子唱男角)演唱《四郎探母》中“坐宫”
开始的杨四郎唱段。为何要由女子唱老生,为何电影里出现的唱词是“杨延辉坐宫院自思
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这和剧情一对照,指涉也
未免太明显(所以我说这是明示而非暗示,但当然,我也不排除这都是巧合)。
如果这部电影配乐除了中文歌曲外,并没有其他引用,连歌剧段也都另外谱写,那么我认
为,导演所求自然是观影时的“感受”。我相信王家卫不会乱用配乐,而配乐要和剧情画
面三者一起欣赏。理性与感性都很重要,但若只能选其一,在《一代宗师》中,我宁可是
有心没脑,而不能有脑无心。
毕竟,就像我认为的,如果你不只看台词,让自己也跟着音乐走,那一切其实都清楚得很

如果还有时间,我愿意去电影院再看一次。不然也可等DVD出来,大家好好“听”一次《
一代宗师》(或试试看把声音关掉,纯粹“看”一次),或许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与解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