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捷运上吵不停的小孩

楼主: idqha (太阳公公拜托你收敛点)   2015-04-29 22:20:02
原文删光光~
在FB看到这篇就忍不住来朝圣一下顺便手痒发发文骗骗P币
所以文章会有点长,没耐性就直接左转吧~
我是个实习咨商心理师
实习心理师是什么东西不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硕二被丢出去外面做专(ㄇㄧㄢˇ)业(ㄈㄟˋ)训(ㄌㄠˊ)练(ㄌㄧˋ)
虽然现在是在五专实习
不过我是个热爱跟孩子工作的人
过去的实务训练也让我对这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所以就手痒过来跟大家分享
先从孩子谈起
那小鬼到底在吵什么闹什么呢?
坐不住?很无聊?不想出门?
这些都可能是原因
但是会吵会闹无非就是希望借此获得照顾者的关注
借此让照顾者知道她现在的状态需要人陪伴他
那小屁孩(屁颠屁颠的小孩)为什么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呢?
或许有些人可能依稀记得过去看过一些文章
这些文章谈到孩子在小婴儿的时期哭闹的话不能每次都去陪他玩
我个人相当支持这种说法和办法
每次都去的话会造成孩子学到了这样的方式
当小可爱变成了小屁孩的时候
学会了讲话、学会了追赶跑跳蹦
但依然没忘记他还是个小可爱的时候学到的获取关注方式
这是很多人学到的第一个情绪勒索方式
所以小屁孩要什么?
小屁孩不是要让你感到难堪、丢脸
而是在传递讯息告诉照顾者
她现在需要多点爱和关心
不要忘记妳对他来讲就是全世界!
好吧谈完我对小屁孩的观点就可以来谈谈我对这事情的看法了
来看看原文中可以找到的东西
原PO文中提到
==================
他的妈妈也没制止
只是一直回说:“快到囉、要搭车没办法啊”
==================
两岁的小孩是非常难讲道理的!
如果一个两岁的小屁孩能讲道理我想那通常不是他道德能力足够
而是小屁孩超爱妳或是得到了你足够的关注
让他们可以安心或愿意为你牺牲一点自己
所以告诉小屁孩快到䁖、要搭车没办法
显然是个不那么OK的策略
(尤其有些照顾者还边滑手机对着萤幕讲,是在安抚Siri还是安抚孩子)
换来看看原PO自己的意见
==========
是不是可以先下车,安抚小孩后再上车呢?
==========
看起来是个可行的不会干扰到大家的办法
但是对孩子真的好吗?
前面就有提到了
从小可爱时期就学到的哭闹=>或得关注这个模式
如果小屁孩这次的哭闹又成功达到了些目的呢
照顾者将她带下车
一对一的相处或得了很多关注(无论是责备或安抚)
那下一次她又需要别人关注她的时候一样的模式只会再来一次
显然也不是个解决的好办法
看到这边一定有人心里开骂了
放他哭闹也不行、骂也不行、安抚也不行,那搞屁阿
不过的确有其它选择和方式
一样分两个部份
先来谈谈主要照顾者可以怎么做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预防胜于补救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想办法和小朋友建立个安全的依附关系
不知道该怎办去问心理师
(推广专业中,咨商和临床心理师公会是否该发个广告金给我XD)
不然坊间的亲子教养书集一堆胡扯
不过如果预防已经失效了当下可以怎么做
我丢两个我会做的方式或策略
1.听听孩子想说什么
请孩子好好的、慢慢的告诉你他想表达什么
如果他太吵、在哭闹或说太快就告诉他:
你这样说我听不懂,可以麻烦你说慢一点小声一点让我能听懂吗
2.告诉孩子你正在陪伴他
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或关注
“但切勿提出利益交换”
错误示范例1:你先安静等等马麻把拔买糖果给你吃好不好~
错误示范例2:你先安静等等马麻和把拔的手机给你玩好不好~
使用利益交换的方式只会让你自己在未来爆炸
喜欢爆炸生活的可以去挑战看看
好了两个方式丢完了
接下来这个我必须严正说明
在执行上述策略时
请务必放下手中的3C
请务必放下手中的3C
请务必放下手中的3C
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
口中说要听、要陪孩子
但你的眼睛和精神都放在别的地方
那不叫做陪伴叫做敷衍
好啦主要照顾者的讲完了该回到原PO身上了呵呵
个人觉得原PO当下做的还免强OK了
只是照顾这种惯用情绪勒索的孩子的照顾者其实非常累
不信的话你试试看每天你伴侣每天都跟你说
你不说爱我不关心我的话我就哭给你看
你不说爱我不关心我的话我就跟你吵架
你不说爱我不关心我的话我就上吊自杀
我想你也很快就会崩溃
所以这样的照顾者情绪崩溃或失去理智不是太失常的事情
更别提照顾者还要承受莫大的压力
孩子在吵不乖=>我没把孩子照顾好=>我是个失职的照顾者=>我是个不好的人
不要以为这样的联想很夸张不会发生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不断上演
所以身为个路人能做些什么?
我一样丢出个我的做法
希望抛砖引玉激发点脑力激荡
步骤如下~
1.先同理照顾者的情绪
例:这孩子经历真旺盛,想必你一定得花很多时间照顾他,一定很累吼
足够的同理感才能让照顾者放松点警戒和疲惫
他会知道你懂他的处境
你才有机会做第二个步骤
2.取得家长同意后跟孩子说两句
记得先征求家长同意!(例:我可以跟小孩说两句话吗?)
你第一步骤有做的好的话我想家长不会打枪你
这时候你就取得让你接下来的旅途可以安静度过的机会了!
3.与孩子简单谈话
简单谈话分成前后两半
前半:
小屁孩跟大人一样,也需要人先懂他
所以得先找出他的状态
例:小朋友你现在坐的很不耐烦很无聊,你很想要马麻陪你玩对不对?
后半:
找出状态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在不影响太多的状态下给他一点限制和替代满足方式
例:葛格知道你很想有人陪你玩,可是你看看旁边大家都好累想要休息耶,不然你先安静牵着马麻的手,等等到站以后马麻就会带你下车喔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经过这样的过程后可以有效的自我控制
他们能自我控制照顾者的疲惫就会降低
就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状况去陪伴小孩
你一方面是帮助他和这世界产生连系
让他发现了这世界上除了他和他照顾者以外还有好多好多人都是跟他一样的生物(生命体)
另一方面也协助他找出新的方式建立更棒的亲子关系
有很多小孩之所以会用情绪勒索是因为他从没学过其他方式!
当他学到其他有效的方式以后他自然会选择这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打了那么多字但我的报告和个案记录一个字都没碰..................
不过还是希望贡献我的视角给大家
希望多了一种视角能激发大家的想法促进大家能衍生出更多方式~
如果你真的一字不漏的看到了这里
我得谢谢你包容我的废话连篇
也谢谢你愿意花时间在可能理解孩子的方式上
谢谢收看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25:00
推专业!(希望这篇可以m不然以后会消失QQ)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25:00
额...不是我想泼你冷水,整篇都是成人角度,对幼儿而言搭乘大众运输系统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舒服完全没有考虑成人可以压抑那些不舒适的感觉,但幼儿是直接反应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爱小个儿)   2015-04-29 22:29:00
推 比那些只会怪人不会教的好多了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29:00
楼上,所以原PO有针对孩子的心理分析啊@@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29:00
很多人回忆中只记得自己小时候美好的一面,忘记丑陋难搞部分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30:00
(我是指u大)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30:00
我非常容易晕车,长大生理成熟后可以压抑,小时候就是难受和3C什么的无关,车子摇晃巅坡就是不舒服小小孩只能哭泣表达不舒服,成人要幼儿像大人一样忍耐很难不是懂不懂的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啊...= =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35:00
生理造成的问题,的确不是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解决的了
作者: lucy1201 (无)   2015-04-29 22:35:00
如果是会晕车的孩子,父母应该要有比"口头安抚"更有用的解决方式吧!!!!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36:00
以原文提到的小孩的年纪,2岁应该是会讲话的年纪了。这时候就回到这篇前半提的:照顾者要好好停下来关心孩子尖叫的原因。这样说得通吧。
作者: Lydee   2015-04-29 22:36:00
捷运会晕车?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37:00
会啊,为什么不会?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爱小个儿)   2015-04-29 22:37:00
2岁能不能吃晕车药?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39:00
晕车分为上下摇晃晕和左右摇晃晕。台湾路不平,什么都晃所以我小时候非常讨厌坐车。美其名带你出去玩,根本是折磨
作者: TJCombo (老头)   2015-04-29 22:40:00
我只能说自己没小孩的才不会去体谅小孩的父母,因为..我以前也是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40:00
晕车药多数都标榜6岁以下或20公斤以下的避免使用,再者会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40:00
就像我不会经痛,我也不会说经痛都是装的啊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41:00
有父母喂晕车药像喂饭一样吗?搭捷运也在喂? @@
作者: TJCombo (老头)   2015-04-29 22:41:00
等你自己有小孩的时候就知道了,会吵就别带出门? 等你
作者: mickey0223w (我最爱小个儿)   2015-04-29 22:42:00
说的也是 健康更重要 还是让小孩吵比较好
作者: TJCombo (老头)   2015-04-29 22:42:00
生孩子后我来看你做不做得到!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43:00
2岁基本上要避免吃成药,但也有其他方式可以舒缓:http://ppt.cc/jE96重点是父母的反应啊!这篇前面讲的就是照顾者该做什么事,也是决定旁人观感的部分。
作者: uini (那抹湛蓝)   2015-04-29 22:49:00
那为何标题都是在检讨小孩?检讨父母也很奇妙,小孩不带出门,难道都关在家里?台湾社会对于 "不一样" 的容忍度太低,才是最大问题小孩就是不会跟大人一样成熟,就算身高再高也一样
作者: yaokut ( )   2015-04-29 22:53:00
那还是一样要检讨摆烂的照料者好了 XDD
作者: ForgerEames (造.梦)   2015-04-29 22:54:00
又没有说要不带出门 囧这一整串从原文开始,大部分人都是觉得父母至少要做点事,而不是放任小孩尖叫。如果安抚无用、管也无用,那只能说刚好小孩比较不受控吧,大家也不会苛求父母。检讨父母很奇妙?自己的小孩不教不管不关心难道是对的吗 囧
作者: ronale (挑战是无限 人生是永远)   2015-04-29 22:56:00
策略不错 但是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不认为适合当下场景已经打扰到其他乘客了 带下车不要再折磨别人会比较感谢他前面几篇有个家长是直接带下车+教育 感觉比较实在
作者: keeping (拈花微笑)   2015-04-29 23:23:00
推专业~
作者: yylane (蔡小猪的妈)   2015-04-30 01:02:00
婴儿时期那段我不同意,小婴儿就是只会用哭的来表达,加上还没忘记子宫的记忆因此即便没有生理不舒服也需要安全感,置之不理只会加强不安全感,对人格有影响。但逐渐长大以后一岁之后可以听懂话了且跟照顾者之间有一定默契,排除生理不适因素,才能确定哭闹是手段而不是沟通工具,这时候才能用你说的方法,不在每次哭闹都立即给予想要的回复增强杏仁核对于哭闹回应的记忆。不好意思不过我觉得你那段有点半瓶水没有读通
作者: penny9773 (汪汪牛)   2015-04-30 01:30:00
这些技巧用在餐厅、公园、百货公司等能好好和孩子讲道理(卢)的地点很受用,但捷运是高速行驶+拥挤+高频噪音+空气品质不佳的地方,反应式聆听和同理太难做到和达到效果适时的隔离和切断情绪对焦虑反应是有帮助的
作者: bkk280 (咦?!)   2015-04-30 11:32:00
作者: bluefishs (bluefishs)   2015-04-30 14:37:00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04-30 16:1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