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与霸凌

楼主: nalthax (书虫一枚)   2015-04-24 06:32:22
关于杨又颖与霸凌的讨论,让我注意到两个点
一个是忧郁,一个是她忧郁的原因是身边的好朋友在网络上攻击她
那种攻击是无由来又很不堪的,根本就是否定妳整个人出生的意义与价值
而且因为很亲近,所以攻击你最在意的点
可能还会利用或假冒某个权威人士的评语,来加强她的攻击之正当与可信
告诉她这些还会说“我是为你好”
例如说告诉她网络上有人骂她,而且还给她看在哪里
然后说“我是为妳好,所以认为这些事应该让妳知道”
像这样,其实是她的朋友心理病了,做出这类行为,
让杨又颖受伤了,所以她感到忧郁
但是杨又颖不知道,所以她可能是责怪自己没有抗压性、
太相信朋友或太不相信朋友、太出风头或太不出风头
完全把焦点放错地方,一直对自己的伤口洒盐希望它快点好
其实问题不是她什么地方惹到谁了,而是她身边有一个有病的朋友
其他人和当事者都因为对心理状态和疾患的警觉性太低,
所以没有出手干预或做出适当的因应措施
当然这个加害者也会利用很隐微的方式进行关系霸凌
让目标觉得孤立无援、否定自己
参考资料就是边缘人格相关的书籍,
跟“为什么她们都不跟我玩?”(前一版名为“怪女孩出列”)
关于女学生之间的霸凌行为
所以表面上杨又颖搞不好比这个加害者还正常乐观,
因为她原本是没有受伤也没有生病的
但是精神上已经被这个加害者伤得千疮百孔,
她有病识感,所以她会去求医
但是那个加害者一直躲在暗处持续地伤害别人,没有去求医,也没有想治疗的动机
这才是问题
所以我认为,忧郁症患者不是只是忧郁症,
而是某些因为关系亲密而被伤害的一般人,跟某些有病识感、曾经主动伤人的病患
但是我们可能在未经了解的情况下,都把他们当作同一种人来看
并且因为对这类疾患的敏感度与警觉性低,所以没有发现到谁是真凶,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学校也没有教,甚至学校本身内部就有一堆这种人跟这种问题
老师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所以也不懂得怎么处理
但是要能自保保人,就是要了解这些情绪跟疾患,
懂得去辨认哪些人是因为疾患与恶意在伤人;哪些人是因为有根据的理由要求你改进
例如“你很臭”,有的人是故意这么说的;
有的是因为有现实根据,你卫生习惯真的太差所以这么说的
但是因为“你很臭”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太单一
所以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判断对方说这句话的动机,
我们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我们的根据,让对方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说
所以攻击跟劝告、建议,会被混同为同一类形式:说教、命令或劝告
因此我觉得台湾的教育中,应该要加入很大一部分关于这类情绪与疾患的内容
并且为每个班级安插一位具有相关专业的心理导师
不要再以课业至上,以纪律与齐一、顺从为重,让小孩子能学习如何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

再说,想自杀的念头,有的时候也不是那种万念俱灰才会去实行
有的时候可能是基于一股愤怒,想要报复世界或是想要让那个人痛苦、后悔
让他知道错了
当然这种愤怒背后也是有深深的无力感跟绝望,
并不是因为它是愤怒
所以就比悲伤跟忧郁暴力或有力
悲愤与忧愤,都是因为我们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产生的情绪
所以悲伤、忧郁跟愤怒是会共同出现的
能爽爽过的话谁不想笑口常开
作者: nonocom   2015-04-24 06:47:00
推 很多加害者根本就是没有病识感的神经病 一直黏着被害者 ex:命X姊事件
作者: SaChiA5566 (煞气ㄟ5566)   2015-04-24 07:19:00
我觉得跟我的想法蛮相近的
作者: gigo0408 (宝拉)   2015-04-24 07:46:00
加害者其实才是生病的人
作者: nightone1022 (夜哥)   2015-04-24 08:11:00
推,很好的观点
作者: erty (宝贝,再见。)   2015-04-24 08:15:00
你的观点不必然成立的原因在于忧郁和被伤害不一定有因果关系血清素的不稳定在我看来就类似感冒症状,和性格或心理不相关另外重郁状态(或你提到的心如死灰)反而不容易自杀,没有力气
作者: hoggart (milk)   2015-04-24 09:06:00
在很多个案研究都很明确的指出: 加害者其实才是生病的人所以才有犯罪心理学的衍生日本和美国也都把霸凌和(集体)犯罪行为划上等号了
作者: minna (是个人妻)   2015-04-24 09:17:00
楼上提的让我想到CSI海滩店的某一集,最后霸凌的女生全逮捕
楼主: nalthax (书虫一枚)   2015-04-24 09:53:00
erty把我讲的被伤害当做字面上的意思在看。我指的不是一般的被伤害,而是互动上的伤害。不然我被小狗咬一下也可以忧郁症。这里的被伤害讲的是强度能致使杨又颖忧郁症的恶意中伤及其一连串的行为。其实本文第一段就叙述了该伤害的特征。不过如果不知道加害者病了,认真跟她计较的话,人很难顶得过,恢复正常生活。因为那个人的方法对一个相信她的人来说非常恶劣,但是她的动机可能是要宣泄她的恶意但又要与她亲暱,让被害者永远只跟她好。认真来说,不懂的人遇到加害者只会落到自己摸摸鼻子自认倒楣,去看医生或参加其他活动,并且因为这样被不了解的人说心灵脆弱、自杀不能解决一切、为什么不在乎爱你的人.所以我认为类似杨又颖的例子要跟因为生理因素致郁的人分开来看,不能认为“它是无解的”,就放弃理解跟理解性的治疗。
作者: erty (宝贝,再见。)   2015-04-24 20:31:00
我要表达的是不管是哪一种伤害,都不必然导致忧郁。有时候他们确实是独立事件,有时候可能有影响,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忧郁症的成因现在也还众说纷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