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kusakurai: 我觉得部分人会搞错言论自由的定义,言论自由是建立 04/12 12:50
→ sakusakurai: 在不攻击到他人的状况下,不是你想讲什么就什么,不 04/12 12:50
→ sakusakurai: 要以言论自由之名行歧视之实 04/12 12:50
真是奇怪一堆人脑补言论自由的定义
先说结论好了 言论自由绝对允许你歧视所有事务
包含甲甲 女生 CCR
这边虽然有点离题
想请大家认真看待言论自由这件事 还有要做到需要多到努力
当然这跟板上到底需不需要言论自由无关
跟你讲个小故事 避免有些人觉得我们都没读过书
文章摘自(辛普森案的启示-美国的自由与代价(林达))
1987年堪萨斯市的电视20频道,是当地一个闭路电视公司的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
搞的一套节目,称之为“公众参与”频道。它宣称来者不拒,先来先播。不论是谁,
都可以事先制作好一套录影节目,付一笔费用后就公开播放。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
拍一套录影节目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电视台还宣称,对于任何人拿来的录影带都
不作任何检查与删选,唯一的规矩是排队,“先来先播”。
一位三K党的民众,拿来了一套名为“种族与情理”的录影带,要求每周播放一
集。这一次,电视公司却没有痛快地接下他的节目,反而左右为难起来。
从这家电视公司来说,它的周围百分之九十五是黑人居民,他们完全有理由担心
因为这套节目,失去公司的闭路电视订户。甚至还担心会出现抗议和引起暴力冲突。
至于地方当局,里面已经有了一些黑人部长,当地还有不少黑人政治家。对于他们来
说,这实在太过份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当年把他们引向民权运动胜利的“言论自
由”,有朝一日也会变成他们的对手所拥有的有效武器。
电视台的拒绝引起了三K党在电视公司前的集会,他们身穿大家熟悉的三K党白色
长袍,游行要求得到宪法所赋予的权利。这种视觉效果在黑人面前引起的刺激当然可
想而知。全国关注的一场争辩就这么开始了。一方是以邓尼斯‧马昂为首的三K党,
另一方则是以黑人牧师克莱弗为代表的当地居民,堪萨斯市的市政府及电视公司。克
莱弗牧师从小生长在种族隔离严重的南方,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带领过反种族隔离
的游行,他取得神学硕士之后,成为一名牧师,同时,他是著名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
的地方委员,是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南方基督教联合会的副主席,1979年还成为
一名市议员。
克莱弗牧师和其他市议员在市司法部进行了法律咨询,然后,在市议会提出取消
整个“公众参与”频道。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把三K党拒之于
电视台的门外,但是,克莱弗牧师认为,他们既然不是只取消一个节目,而是取消了
所有的该频道的节目,这样,在限制言论方式的“内容中性”这一条上,大概就可以
说得过去了。于是,1988年6月16日,堪萨斯市的市议会以9比2通过决议,授权电视
公司干脆关闭这一频道。
两张反对票之中的一张,是来自一名54岁的女议员。投出这一票,她经过一番特
别认真的考虑,因为她是一个黑人。她说,“我憎恨他们(三K党)的某些作为和某些
言论,但是我不憎恨这些人……我认为应该从教育中学习,不应该抑止任何声音。从
最反面的人那里我也学到过东西。我可以不赞成某一观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观
点就不应该发表,或者说,我就不应该去听。我相信正确的观点最后终会被大家所接
受。”
在本世纪,美国的荷尔姆斯法官曾经就类似观点提出过很形象化的比喻,他把它
称为言论的“战场化”和“市场化”。他认为,与其让不同的观点象在战场上一样殊
死决斗,一方一定要扼杀另一方,那还不如把这些言论抛入“市场”,让他们去竞争
,看看到底哪一种观点能被大家所接受。同意这一理论的人相信,宪法第一修正案的
力量所在,正是让大家分享言论自由的理想和它的原则。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三K党
播放他们的节目,克莱弗牧师们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阻止他们的节目,而是应该
也播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市场竞争”中能最终站得住脚的理论,才是更可靠和更
持久的。但是,克莱弗牧师显然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接受了三K党法律委托的斯蒂芬‧潘弗所说的一段话,颇能代表今天一般美国人
的看法:“自由言论就是自由言论,对于流行观点和非流行观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不
可能一边宣称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一边又把言论划为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两部分
。如果有一种检查制度可以把三K党从电视里剔出去,那么,同样的制度也许早就把
马丁‧路德‧金的讲话从阿拉巴马州剔出去了。”必须听那些听不下去的话,“这正
是我们必须为自由支付的代价”。
你也许会问:有一些人,他们一旦掌权了就会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对于这种人
,也要给他们言论自由吗?比如那个三K党的民众,他就宣称要成立一个纯白人的国家
,并且公然表示:在他理想中的这个白人国家里,只有和政府一致的言论才是被允许
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斯蒂芬‧潘弗回答得很聪明,他说,如果你因为害怕一个
不自由的时代,因此就不给他们言论自由的话,那么,这个不自由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是你自己给它开了头。
市议会恢复"公共参与"频道的投票在1989年7月13日,场面十分情绪化。大量反对
三K党节目的民众来到议会厅。他们发表了演说,唱着马丁‧路德‧金民权运动时代最
著名的歌曲和“上帝保佑美国”,市长几次想清场都做不到。最后人们齐声祷告……
投票是在人们的祈祷声中进行的。
结果最后由市长宣布。
堪萨斯市议会的表决结果是这样的,由7票对3票通过:在保护言论自由的原则下
,“公众参与”频道重新恢复。三K党的第一集录影节目在1990年4月3日播出。
呼吁言论自由的一般都是在某一阶段处于少数,不利地位的政党,团体和个人。
他们总是相信,尽管自己当时处于劣势,声音微弱,但是真理在手,必须呐喊。尤其
他们总是相信,尽管自己当时处于劣势,声音微弱,但是真理在手,必须呐喊。尤其
当他们的言论受到压制的时候,他们之中也许有一些人真心相信,如果他们有朝一日
成为多数,他们会非常自然地推崇言论自由。他们在争取自己权益的时候,在宣扬自
己的主义的时候,自由常常就是他们宣称的目标和大旗。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过无数
先例,情况经常是相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论自由总是在事实上仅仅成为争取胜
利的工具和手段,一旦获胜,就常常被有意无意或是无可奈何地弃之如敝履。
这种情况究竟为什么一再在历史上重演呢?究竟是走到哪一步就出了岔子呢?言
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
”二字坚决地摈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之外。只要让“真理”二字一不小心从门缝里溜
进来,言论自由就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呼吁和宣扬言论自由的人们是很容易上“
真理”的当的。他们或是明确认为,或是在潜意识中,总是觉得言论自由是走向“真
理”的一条“阳光大道”,觉得言论自由只是让真理“越辩越明”的一种方式,在这
种概念的指导下,一旦走到自己感觉已经“真理到手”的这一步,言论自由被抛弃就
成了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儿。
只要不坚持“言论中性”,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
就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
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
人的言论自由。
在美国,“言论自由”和“追求真理”之间的界限,是划得非常清楚的。在这里
,这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
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希望到了某一天,人们只发出一
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
愿意理解和真正理解言论自由的原则,以及甘愿为此支付代价,是一件很不容易
的事情。人们在面对它的时候,往往要比事先想像它要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