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历史,除非掌握到全新且可信的史料,不然只要基于现有的史实,
加上逻辑、对当时大局的理解,人人都可以成一家之言。
依据 O兄的定义,那么战国的“败”、“家”、“子”真多。
胜赖如果像他说的一样无“能”,那么战国多得是无能之徒。
龙造寺隆信->亲自率领优势兵力还被讨取,真是无能,不配称做肥前之熊。
陶晴贤->亲自率领优势兵力还被逼自杀,真是无能,不配称做西国第一的侍大将。
岛津义久->盲目扩张,最后被秀吉逼到剃发让位,真是无能,不配称做三州总大将。
长宗我部元亲->盲目扩张,最后被秀吉击败,真是无能,果然是姬若子。
上述人物跟胜赖的相同之处,在于有杰出的能力、曾有不同程度的成功,最后都失败。
差别在于,前两者跟胜赖一样落得身死国灭,后两者则好运碰到秀吉,家名得到延续。
景胜、辉元的结局胜过胜赖,只是因为运气好,不然在信长手下,两人应该难逃灭亡。
战术层面,胜赖对上织德同盟,曾取得一定成功,就连长篠会战也是以寡敌众而惜败。
外交层面,胜赖是被不讲理的氏政硬凹,又被不守信的景胜害到,难以称做背盟短视。
内政层面,胜赖改革兵制、扩增商团、开发新府城,不能称做无能。
他就是一个有能的二代,在时不我与之下,被超过自己能力的局面压垮的悲剧人物。
说他无能,真的没太多战国大名比他有能;说他败家,比他败家的更是多了个去了。
我和 O的争点,不在胜赖是否应该为武田的灭亡负上最终责任,而是责任多寡。
O 的论点是胜赖无“能”、“败家”,要为武田的灭亡负上大部分责任。
我则认为他的能力和运气不足以挽回武田最终失败的结果,要概括承受最后的责任。
但我不认为他的能力输给景胜等人,至少比氏政之流强多了。
我和 O的讨论,最终进到了“胜赖何时跪才是视时务”的细节。
我的论点,在于我们后代人以后见之明,当然比较容易抓到跪舔的最佳时间点。
O 的论点,则是以后代人的身份,指出胜赖失去几个跪舔的机会,所以是他无能。
但我本文举出几个例子,指出跪舔要能成功,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景胜、辉元、元亲、义久,很幸运是在秀吉、家康的年代,换成在信长之下,很难说。
也有版友举出孙十万的例子,认为胜赖就是比不上他的身段柔软、眼光精准。
但是他忽略了当时孙吴的首要敌人是蜀汉,而孙权屈服的对象是曹魏。
他和胜赖身处的环境没有太多可比性。换成孙权来到战国,对上第六天魔王,
只怕他也只能够寻求复制赤壁之战的奇蹟。
O 的强项,在于通日语,可以贴一些一手史料,举出几个专业名词。
但就像我开头说的,只要重要史实都有掌握,剩下就是逻辑和判断。
我认为他对胜赖是苛责了。
最后,网络讨论就是自由开放,我很不喜欢那种“这串讨论该停了”的颐指气使态度。
所以,这篇的确不一定需要写,但我写出来,就是展现我不接受 O的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