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Warfare 看板 #1V8vtJi1 ]
作者: tokyod (走火入模+神的意志) 看板: Warfare
标题: Fw: [闲聊] 浅谈对马战鬼的盔甲考究
时间: Fri Jul 31 12:28:02 2020
※ [本文转录自 PlayStation 看板 #1V8MzPHi ]
作者: midas82539 (喵) 看板: PlayStation
标题: [闲聊] 浅谈对马战鬼的盔甲考究
时间: Wed Jul 29 20:45:10 2020
有人说《对马战鬼》的盔甲为何会有源平时代的大铠,考据上没有问题吗?
首先大铠(おおよろい)到了镰仓时代(1185~1333)都还有在用,只是针对徒步战
的负重、活动度考量而精简,演化出腹巻(はらまき)、腹当(はらあて)的型态。
如果再加上大铠的步兵版本胴丸(どうまる),按照时期大约是:
平安时期 镰仓幕府 镰仓后期 南北朝 室町幕府 战国
骑乘用 大铠 大铠 大铠 胴丸 胴丸
步兵用 胴丸 腹巻 腹巻/腹当 腹巻 腹当 当世具足
▲对马战鬼在这
我们拿游戏安达家政子啊骂送你的武家铠甲来看好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153
Lv.1 这是比较早期,大约平安时期的胴丸。
LV.2 过渡时期的胴丸,特色是强化下半身防护把草折(くさずり)变成8片、
两个肩膀则用像盾牌的大袖用来防御曲射的来矢攻击。
大袖是靠肩膀那两条皮革绳绑住的,避免骑马摇晃会有一个障子版固定。
Lv.2的胴丸在针对骑马演化出大铠后曾经被取代,但到了南北朝,
由于步兵集团战又变成战争常态,步战的胴丸又被“武艺复兴”而流行。
Lv.3 大铠
大铠跟胴丸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胸前那两小块装甲。这是针对骑射弱点所补强的,
首先是左边比较小撮的鸠尾板,这是针对骑射姿势所补强,当骑马骑射时,你的姿势
会像这样:https://youtu.be/qwqYiLjjxEE?t=360
骑射不论你射左或右、甚至转向后射,你的身体都要转向才能瞄准目标,
而在瞄准/射击就会形成一个会被射中左胸或右胸的空间。鸠尾板则可以加减作为
左胸肺脏的补强防御。
栴檀板除了骑射时的破绽外,当你拿武士刀想砍步兵时,因为你骑马会比步兵高
所以你要稍微从右方弯下身子才可以砍到,而弯身会让你右胸暴露一个更大的被射
破绽,大铠对这种准备挥刀但会被流矢击中的风险的回应,就是让栴檀板弄更厚。
“那为啥左右边会不一样长?”
因为会妨碍到你射箭。当你惯用手是右手,右边的栴檀板太长就会卡到你的弓弦。
所以设计上会变成右边比较厚但左边比较长(补强范围变大)的取舍。
再来是弓手装甲部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218
为何弓手会变成只用皮革防御半边的型态?这还是跟你的拉弓活动度有关,
例如这个很有趣的影片:
https://youtu.be/D35YbAk2eFg
这是2017年日本古式弓马术协会去哈萨克斯坦比骑射竞赛的影片。
你可以看到在骑射时,你拉弓的惯用手最好是最少阻碍,才不会影响你拉弓角度
跟准确度,而能随心所欲地射向各种方向的目标,像这样:
https://youtu.be/xHp_tVPCios?t=72
LV.2 腹当
而为了要让双手能自由的开弓,以及负重减轻的选择,大约在镰仓后期开始出现
一种针对下级武士着重于守护胸腹部就好的装甲,即腹当。
大铠跟胴丸可以防护那么多主要是它的重量最后都是传导到马鞍与马镫,并转嫁到
马匹身上的重量,马可以帮你跑就没有负重问题。但步行就没办法,大铠就会很重。
至于斗笠为啥会做成斜状。就主要是做成斜面状是正面被来矢击中面积最小。
你可以不怕斗笠一下就被射掉,又可以达到轻盈与遮阳的效果。
那为啥日本的装甲会演化成这样?这跟战斗型态改变有关。
你可以想成有一个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民族,在绳文/弥生时代
带来了东北亚骑射的技术。可能是高丽、或东北的虾夷。这个族群打败了当时
以挂甲、皮革或棉为主的护甲,使得骑射变成战场热门的主流。
在平安、镰仓时期的武士会同时着重于刀术跟弓术。在战场上背一把半弓。
甚至针对骑马拿易开的半弓、步行换射程更长的长弓两把弓作为交替。
但随着律令制的崩坏,整个大和政权开始无力维持保护庄园领的武士团。
因为这些税收开始变成寺庙或武士自己收,地方官的国司钱不够维持兵制,
只好缩减编制员额,变成一个领地只会有数十个武士维持,例如对马岛是80武士编制。
的健儿制;而在源平合战后象征中央的皇室已经管不动原本为其服务的武士了。
这些小撮武士在镰仓时代对于土地的纠纷、或者继承内乱,也变成一群武士骑去
平原或开阔地,两边目标就骑马冲过去看谁先砍死对方指挥的将领。
因为两边人马都很少,一旦将领死亡,部队的命令就会像斩首般崩坏。
基本上谁先砍死对方8+9的头谁就赢惹。
在这个想法下,武将单挑对峙就会变成最有效率的分胜负作法。
战斗甚至会变成双方自报家名喊来决斗,以胜负作为迅速让敌阵撤退的方法。
但到文久年间蒙古人入侵对马岛跟博多后就完全不同了。
蒙古人打仗根本不鸟你这套。而在武士编制上的悬殊,也造成第一次蒙古袭来
日本防卫时的困难。也就是你在对马战鬼开头看到的样子。
至于蒙古袭来后,日本的战争型态又从骑兵逐渐变回步兵的集团战斗了。
至于吾作的盔甲其实有点像室町以后针对大铠概念重做的铠甲。
但到了室町、战国时期战争已经变成是步兵主流了。战争已经不是像镰仓时代那样
以骑射跟直击砍死对方将领的型态,而是将领也可能被打下马要徒步作战的型态。
故针对脖子到胸部的部位都会针对刺击而补强。
另外像是境井家的盔甲、以及志村舅舅的盔甲,则比较像更后期战国的足具装甲。
它的特色是完全以徒步作战务实的防护,例如回归到肩膀、手臂针对挥砍的防御。
但为了重量取舍在正面是采取保护胸腹部的重点防护。用来分辨所属家名跟将领
会有家徽图案、以及夸张一目了然是将领的头盔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