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建军百年/一部纪录片让他成国军铁粉、军史学者
黄埔建军百年,香港籍军史学者徐全日前在台北参加一场音乐会,和众人合唱三军军歌,
令他感动不已。他回想,当年会投入国军历史研究,全是因为一部单元剧纪录片,让他看
见史实、看见难能可贵的真相。
众人唱三军军歌 直呼好感动
适逢黄埔建军百年到来,台湾各地举办庆祝与纪念活动,其中,由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
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关键年代写真音乐会”,上周在台北举行,祖籍在江苏的香港籍军史
学者徐全特别前往参加。他说,首次在公开场合唱三军军歌,实在很感动,而且印象最深
刻的就是空军军歌。
徐全:‘(原音)空军军歌真的是昂扬向上、精神饱满、朗朗上口,“凌云御风去 报国把
志伸 遨游昆仑上空 俯瞰太平洋滨 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 美丽的锦绣河山 辉映着无敌机
群”,这个空军军歌它是在一个几乎是战争的条件下创作出来的歌曲,所以你看这些歌词
就非常有打动人心的感觉。’
唱着唱着,徐全脑中涌现好多历史画面,和许多人事物。徐全:‘(原音)就会想到大家都
耳熟能详的八一四的“战神”高志航,还有就是当年在空战的时候被日军击落,然后在被
围捕前拒绝投降,拿出手枪自尽的阎海文,日军方面还给他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丧礼,你会
想到这些东西,真的会想到!因为这首歌它就是诞生在那个年代,那也会想到这首歌的作
曲者刘雪庵他晚年非常沧桑的人生,也更会想到帮我写序的冯世宽,他是前国防部长,本
身就是空军飞官出身,所以空军军歌能够让我想到的东西真的非常非常多。’
惊叹《一寸河山一寸血》 撬动“历史的车轮”
徐全投入军史研究近20年,曾出版《历雨迎锋:国军抗战纪念碑考》,今年也特别赶在6
月16日黄埔建军100周年之前,完成新著《铭志天星:国军纪念碑百年激荡史》。
他回想,19岁那年,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寸河山一寸血》这部以单元剧方式播出的纪录片
,充满惊叹,决定开始探究国军历史。
徐全:‘(原音)因为它有好几十集,看到以后就“哇”!它几乎把整个战争的起源、过程
、影响、意义,对抗战时期国军的这段历史全部都做了一个呈现,真的是感觉到这个纪录
片影响真的非常非常大,让我们对于当年国军在艰苦岁月当中,艰苦卓绝的这种奋斗、不
畏牺牲的奉献付出,真的是有了很深刻、很直观的认识,因为它是有历史影像镜头、口述
访问,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撬动了一个叫做“历史的车轮”,这个历
史的车轮就是中国大陆人民对于国军历史真相追求的历史车轮,是被这部纪录片撬动的。
’
徐全指出,《一寸河山一寸血》更为可贵的地方,是片中没有顺道批评中共,整个制播团
队是真的纯然想呈现历史真相,而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国军的伟大,以及和平的重要。
徐全:‘(原音)里面所呈现的内容,已经没有台海两岸之间去争夺谁是正统,里面对于中
共没有抹黑、没有歪曲,也没有攻击,它里面更多的就是在呈现历史,你反而看到当时台
湾这些历史学者、媒体前辈跟军史前辈们,他们并不是以争高下、争高低的这种心态去制
作这部纪录片,你从当中所有的旁白,然后采访,你看到的是他们只是要把真实的历史呈
现出来;你看到的是战争的可怕,你也看到亚洲和平的重要性,这个比单纯用一部电影或
者文宣的影像,去煽动极端民族主义要伟大的多,因为它里面对战争惨烈的刻划真的非常
非常的细腻。’
老兵不该被如此对待 决心弘扬国军精神
徐全也谈到,台湾官方驻香港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在2015年放映空军纪录片《冲天
》,当时他看到热泪盈眶,那些年,他也常到广东等地参加民间举办的关爱国军老兵活动
,并记录他们的人生故事。
徐全:‘(原音)他们参加过抗战,保家卫国,但是1949年以后,被当作国军的残渣余孽,
再加上曾经参加过国军,所以一直被镇压,多数其实都有经历过劳教,然后挨批斗,被视
为历史反革命,戴在他们头上的帽子,最沉重的帽子就是历史反革命,所以他们一辈子活
得没有什么尊严,虽然到了1980年代,陆续给他们回复名誉,但他们已经是风烛残年了,
所以我认为说迟来的正义,它都已经不是一个正义。’
他提到,原先只是想记录这群老兵的故事,但在过程中需要探寻国军纪念碑及国军公墓,
让他对国军历史更为了解,也对相关研究更感兴趣;7年前,他在香港的书展看到台湾国
防部在2016年出版的《国军将士纪念碑》,让他发觉,自己可以将以往在中国大陆走过的
国军纪念碑等地,进行文献汇整和学术发表。
徐全强调,台湾一定要持续照顾荣民荣眷,并善用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的优势,完整保存
国军历史,他也会持续相关研究,致力发扬黄埔精神。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