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amoldtwo: 同楼上。补给问题,哪边重要就都城靠近哪边。打仗物资 11/05 00:23
: → iamoldtwo: 运送才不会送10石路上吃9石 11/05 00:24
: → iamoldtwo: 唐主战场在西突厥和大食所以在西安,宋战河北所以在开 11/05 00:27
: → iamoldtwo: 封。明战瓦剌所以在北京 11/05 00:28
明朝的物资就是主要从江南运来,
并不会因为国都设在北平,物资产地就变成在北平。
前面有提到黄仁宇的书就有讲到
“1420年以后,宦官开始接管了原来由宫女承担的职责,他们的部门也增加到24个衙门。据
1443年户部的报告,宦官们要消耗掉120000石白熟米,如果这一数字的确是一年的消耗量
,可以据此推测宫内人员数量有30000人。嘉靖朝曾经努力削减宫廷人员的数量,
但到16世纪中期他们的数量还接近10000人。据一位现代学者的估计,到明朝结束
时,供职的宦官有70000人
宫廷供给的增长也是如此。王朝之初,南直隶常州府岁进宫廷茶叶100斤。到1431年,数
量增至290000斤,约为200吨。用来做蜡烛的黄蜡在15世纪晚期也增长得相当快。
1430年岁计30000斤,而到了1488年就达到了85000斤,1503年则超过了200000斤”
还有因为国都迁到北平,
造成赋税也要运到北平,中途搬运造成的消耗
“与可扩大的财政单位相关联的是加耗的征收。最受影响的是“漕粮”——大约400万石米
,其作为五个行省以及南直隶田赋的一部分,由运军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师。这种做
法是在洪武与永乐时期确立的,人们要将税粮运到任何一个政府指定的仓库,解运费用也
要由自己承担。由运军进行长运之后,运费还是要由纳粮地方或者这一地区专门的纳税户
负责,即使到15世纪也是如此。这些加耗不被记入他们的正额之中,而是作为一种额外的
义务。如果这些加耗很少,倒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然而这些费用常常数额很大。例如漕粮
解运最远的湖广行省,其加耗就已占基本税额的80%”
照上面的分析,
反而是因为国都在北平,北方多了政府机关还有皇宫的需求。
这些需求如果放在南方,才是可以避免你所说的路上吃掉。
说实在我看不出来迁都到北平到底有哪里省到了。
如果说,要对北方采取进攻,
那首都设在北平或许还有一点道理,因为皇帝下指示的距离比较短,
塘报到首都的距离也比较短(尽管这样遥控指挥到底好不好也有争议)
但是明朝在永乐之后明明对北方转成收缩防御了。
所以天子守国门,至少这个“守”字是完全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