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ltlake (SaltLake)
2023-07-12 22:11:43甲午战争经常被用来验收当年日清两国变法维新的重要事件。
纯就军事方面说,当年有所谓甲午战争实乃李鸿章为首的淮军
系统单挑日本帝国全国军队之说。另外战争期间清军的粮饷补
给系统的效率显然低于日军者。
问题是,清末那时,固然清国中央对于地方军权的掌握明显
松动,最明显就是凭太平天国期间新兴的湘军淮军等地方义勇
军系统盖过中央八骑绿营等传统军系统。于是甲午战争时,清
国军系除了有中央地方系统之争,还有地方军的各派系之争。
但是同时的日本帝国如何完成中央军权的统一? 为何当时的日
军不再像是古时候封臣幕府征伐朝鲜那时,幕府将军集结各路
诸侯的各路私军?
另外就是日清两国的军队补给系统。日军方面如何与何时做
到中央政府能从全国各地税收顺利转换成各式武器与粮饷之后
统一运送给“日本国的军队”?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酱)
2023-07-12 23:28:00戊辰战争,西南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全新的政权, 就像13世纪的蒙古。
作者:
MidoriG (一条感情丰富的毛巾)
2023-07-13 01:59:00明治维新是辛亥革命,地方大名打爆中央,系统直接洗一遍跟洋务运动这种续命改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麻烦原po在问这种老问题之前先爬文研究好吗 = =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3-07-13 06:25:00各籓乖乖大政奉还 事后反悔的起兵被中央击败清末有如进入战国时代 实力差距不大就一直内战还有清朝的官继续在民国政府当官的 持续升上去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3-07-13 07:38:00管理技术不足及人民缺乏国家认同,这样的军队必然成为某某人的军队,看是中央顶多掌握皇帝的军队或首府的军队,其余即便效忠中央,中央也很难完全掌握中央硬要掌握军队,也只会导致如卫所兵或绿营兵般的战力大幅下降另外掌握中央的人,往往缺乏基层的实务能力,自然难被基层士兵信任
作者: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3-07-13 08:15:00幕府征伐朝鲜? 你在说什么?
靠内战啊。战争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没有落到像清朝一样朝野不同调最后被瓜分的下场。当然当时清朝政府真的打起内战来有没有本事荡平国内军阀不好说,但以结果论总比事后温水煮青蛙搞了一堆不温不火的改革好
甲午是不是验收洋务运动的成果我觉得不好说 制度面的问题很难几句话定论 但日俄战争让清朝人认为立宪大于专制 这逻辑我更难理解= =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3-07-13 23:33:00甲午战争后,清朝更多是被汉人地主和中下层读书人倒逼要搞立宪,否则不会整出小丑一样的王族内阁而且从清廷搞王族内阁就看出,爱新觉罗依然把压制汉人和其余八旗视为头等任务
作者:
purue (purue)
2023-07-14 04:08:00日本有把最后的武士干掉啊
作者:
bce (归云)
2023-07-14 09:22:00拿着现代武器的中古军队面对拿着现代武器的现代军队甲午战争时,日军已有组织的战场救护系统,野战厨房的炊事人员还要穿戴炊事帽与衣装以确保卫生,清军呢??换言之,这不只是武力的对决,而是系统与文化的对决
作者:
FMANT (OE)
2023-07-14 11:50:00日本利用长崎事件操作仇清抗中的意识形态总动员 非常有效华人普遍故意不去谈长崎事件之后日本人的对华情绪所以才会搞不懂日本人突然从中国的学生转仇人的过程谈些大砲战舰真的不如去思考当时中日人民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干死你中国 干死你北洋才是当时日本全体国民的神圣运动
作者:
bce (归云)
2023-07-14 12:42:00日清甲午战时争,日本几乎举国都知道这场战役反之清国知道正在和小倭国打仗的老百姓大概十没有一光是资讯传播的差异,就已经决定了国民对战争的关注度了
作者:
boyo (脑科学先生)
2023-07-14 16:32:00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是封建体系 中国是中央集权王朝两者的生命力差太多了如果是八旗刚进关操翻汉人那段 接受外来文明的机会还比较高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3-07-14 18:20:00殖民地政权的先进优越性
大清对谍报漠视,在朝鲜朝鲜电报线被日本间谍大肆破坏
作者: skytank (蔺冻最 屌雅没) 2023-07-14 22:10:00
大清不只是对谍报漠视,是整个体制无视危机且麻痹又失能直到中法战争后大清才渐渐意识到生存的危机,但已经晚了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3-07-14 22:52:00对于清廷来说,最大的危机是汉人满人造反,输外战根本排不上第一位
作者: JOHN117 (john) 2023-07-16 01:38:00
日军击沉英籍船只的事后处理,可以看出日方在舆论战、法律战、外交战的全面优势
作者: skytank (蔺冻最 屌雅没) 2023-07-16 11:39:00
其实就是现代化制度和培育人才的差异性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3-07-28 15:48:00征兵的前提是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户籍系统都运作正常,而从乾隆大规模卖官开始,这地方权力就等于转售外包出去了,中央政府能获得什么地方资料,只能看买官的官员会交上什么资料其次,乾隆朝中期开始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大部分都因为自身腐化和清王室对其的弱化,丧失了正面战斗的能力,临阵放三枪才跑就已经是上勇,所以就算征召到足够的绿营,3万人的战斗力还不如300头乱跑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