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最寒冷的冬天》读后感。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23-02-10 10:55:58
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8582748
这本书最早是在2010年由中国的重庆出版社引进,当时我就买了一本拜读。由于我对韩战
的陌生跟相关背景的欠缺,那时候只对作者强烈批评麦克阿瑟印象深刻。毕竟那时候我对
韩战的认识只建立在一本更早前推出的小册子《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同样是简中,
内容简短的普及作。最近,听说中国也要引进作者讲越战的《出类拔萃之辈》,但迟迟没
有下文,猜应该是过不了审,然后想起了他的这本旧作后来也出了繁体版。八旗引进这本
是直接买译稿,不过根据责编的说法是“有把原本被删去的部分复原”。于是我又买了一
本回来重温,然后顺便比对一下,果然,重庆版有一个章节的篇幅对比其他章异常的短,
当年只觉得突兀,现在明白是为什么了。
韩战在美国曾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这些年比较多相关研究了),他们在这边“并没有
赢”(军方当然不这么认为),最终只是回到了原点,既没有辉煌的胜利,而“损失与伤痛
”更是不如后来的越战。这种待遇其实不算过分,按照作者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
的说法,这的确又是美国“在错误的地方打的错误战争”。作者对于美国高层的批判是强
烈的,尽管这多少还是带着后见之明的眼光,毕竟华盛顿也是被动的面对这场战争,也因
此,更多的指责焦点是放在应对的方式上。
‧成也麦帅,败也麦帅。
作者的砲火是集中在麦克阿瑟身上。这位美军的二战名将,当时也是日本的实质统治者,
自然也是这场战争一开始美方的统帅。其表现不乏亮点,但很难说是善始善终,哈伯斯坦
更认为他是扩大战争,让许多美军士兵白白死在一场不该打的战场之元凶。著名的作家威
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写了一本麦克阿瑟的传记,书名叫:《American
Caesar》。如果要攀比这两位的话,或许是可以找到一些共通的影子,或许曼彻斯特指的
更多是他们在自己国家的地位、影响力与遭遇吧;若是纯论军事上跟政治上的一些表现,
甚至是人格上的,就哈伯斯坦的叙述,可是远远不如的。
哈伯斯坦几乎是描述了麦克阿瑟的一生,这是有必要的,毕竟要了解他的当时许多决策与
行事方式,势必要了解其人格与性情,而这又要谈到其出身与成长。不过这边就不赘述了
,简单来说,麦克阿瑟是其母亲一手栽培的“明星”,用来弥补其父未能完成的“基业”
,他的一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其母的影响中,盲目的追求成为“人上人”。而哈伯斯坦对
整体的评价则是“天才与恶魔”的综合体:既有灵光一闪的精采时刻,但也有犯下愚蠢的
低级错误。而这样一号人物,在当时主导著美国在远东的许多重大军政决策。
仁川登陆在战争史上无疑的,是场精采的作战,任何反对麦克阿瑟的也最多指责他拿士兵
性命豪赌,不过自古以来本就不存在必胜的计划,最多就是名将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而已。
而哈伯斯坦认为,这场胜利更严重的后果,让本来就是骄傲自大的一方统帅,在日本当“
太上皇”的麦克阿瑟,更加难以制衡。而他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无视于所有中国即将参战
的警告,执意挥军北上。然后呢,他又以自己打败日本人的经验,来评估共军,殊不知这
支部队刚刚打赢内战,上下都是经验老道的百战之师,跟美国刚刚经历战后大裁军,重新
招募的菜兵集团,不可同日而语。虽说,或许有人会问“如果不越过38度线的话...是不
是结果就不一样了?”但事实上,当时并不存在这个选项。麦克阿瑟挟仁川登陆胜利的威
望,一心只想收复半岛成就这个“统一两韩”的大业,这同时也是李承晚的愿望;而军事
上来说,也没有一支军队会在胜利之后乖乖地停在原地等溃败的敌人重整旗鼓。哈伯斯坦
指责的是,麦克阿瑟跟他的部下们的轻率,让美军在没有准备充分,就面对强敌,平白损
失大量兵力,而这是可以避免的。
50年代初期的美国,虽然看起来国力强盛,一付就是要接手大英帝国霸权的态势,但其实
他们在这方面的准备,还是有些欠缺。特别是深谋远虑的小罗斯福死之后,接班的杜鲁门
,虽然后来证明了他是个称职的总统,但却不是眼光深远的领导者。而美国是民主国家,
有些政策是需要辩论跟经过挑战的。例如著名的学者肯楠(George Frost Kennan) 对于苏
联与共产主义营的判断是当时相当准确的。他在大战期间就提出了莫斯科必然成为未来最
难应付的对手这个论点,并在46年发出了一举成名的“长电报”,奠定了围堵政策的基础
。当时他还有一些理论后来都成真了:“共产阵营的国际主义迟早会让位给各国的民族主
义,他们并非铁板一块。”“中国人赢得了革命后,不会再乖乖当苏联人的小老弟,莫斯
科除了礼貌地微笑跟鞠躬外什么也得不到。”可惜他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一些言论被认
为过于鸽派而不受青睐。在后来,肯楠也反对越战。但他不是基于什么和平主义,只是纯
粹认为美国没必要浪费国力在越南这种地方,他主张美国应该全心关注那些有工业发展基
础的国家,致力于让他们成为华盛顿有用的盟友,例如欧洲的白人国家与亚洲的日本。但
他赢不了辩论,说服不了别人,尽管后来证明他说的是对的,也没办法在当时发挥出真正
影响力。
杜鲁门没有这种见识,他在战后的一个大困境就是得面对“谁丢掉了中国?”这个五零年
代初期政坛上的一大争议主题。虽然本是国际事务,但最终变成了美国的内斗焦点。主要
是在于,共和党的杜威意外的败给了民主党的杜鲁门,长期在野的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
以攻击的点,而意外丢失给共产党的中国恰恰就是最好的弹药。
这也造成了一个窘境,就是,实际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确实腐败彻底,输得不冤枉,而
心知肚明的民主党跟杜鲁门,却是有苦难言。美国民众透过传教士以及“中国游说团”的
影响,对蒋介石与国民党有着错误的同情,他们对于共产党的胜利大惑不解,对于原本的
盟友转眼即将变成敌人更是惊骇不已。尤其是诸如时代杂志的老板亨利‧卢斯,更是因为
自己的偏见而力挺蒋介石,连被公认为“战后最伟大的美国人”马歇尔将军,都能因为调
停失败而加以攻击抹黑。这些人长期的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让杜鲁门决策时整个绑手绑脚
。也因此,美国在战后的东亚政策本来就游移不定,因为自己的政治斗争,变得更加混乱
了。
麦克阿瑟在这种背景下领导这场战争,而他自己却也是乱源的原因之一。哈伯斯坦认为,
这位将军老早就把他个人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最显而易见的是,当他吹的牛皮被中
共狠狠的撕破后,他不惜一切的想要扩大战争,甚至鼓譟着要使用原子弹,置敌我双方的
许多人命于不顾,很难说这是真心出于为国谋画而提出的。对此心知肚明的杜鲁门,在此
时做了一个当时非常艰难,后来却被认为是展现一个政治家有担当的决策,那就是将麦克
阿瑟解职。要知道,当时他的军事神话尚未被戳破,杜鲁门的民意支持度是远不能相比,
将这样一位战争英雄不光彩的“开除”的政治压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然而,不论是出于
私怨还是公益,杜鲁门都必须要做此决定:“绝对要坚持文官对军人的领导”,这个信条
如果不能维护,那么民主政治将岌岌可危。事后,随着国会听证会的展开,一向护短的美
国国防部却一再做出不利于麦克阿瑟的证词,他在战争中各种荒腔走板的真相水落石出,
这位野心勃勃的“美利坚凯撒”也只能落寞地说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就此告别
他梦寐以求的总统宝座。
接手他指挥战争的是李奇微,或许对美国跟世界都是幸事。他稳住了阵脚,也控制了局面
,没有使之失控成为一场世界大战,并最终结束在一个虽然大家都不满意,但尚能接受的
结局里。
‧抗美援朝,一场属于谁胜利?
对中共来说,“朝鲜战争”是其初建国的头等大事之一,在官方的叙事中,被渲染成一场
“伟大的胜利”,代表着“中华民族甩脱百年屈辱的开始”、“击退邪恶帝国主义,拯救
社会主义小兄弟于水火”。几年前中美贸易战开始时,中共还匆忙的拍了几部以此为主题
的电影来大肆宣传(例如〈长津湖〉,他们动员组织小朋友去看电影吃“冻土豆”,体验
“先烈”在艰困中打仗的“伟大与艰辛”,话说回来,打乞丐仗有什么好夸耀的?)。
但平心而论,这对中共来说,也确实是有值得说嘴之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开始被
中共打的兵败如山倒,被推下海的噩梦又再次重现。这之中既有麦克阿瑟的轻敌,也有彭
德怀的出色领导。解放军没有什么重型火砲,也没有空优(苏联人食言),但凭著不怕伤亡
跟擅长渗透与夜战,把毫无准备的美军打的不知所措。不过,当联合国军退回38度线后,
战局又是一变。美方换帅,调整战术稳住阵脚;接着轮到解放军开始体验“距离的暴虐”
,以及日益强大的敌方空优压力,双方开始僵持不下。对此,远在北京的毛泽东视而不见
,执意要彭德怀继续进军,帮助金日成一统两韩,逼得他不得不连夜赶回去面谏。个人觉
得,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日后下场悽惨,恐怕就是从此开始,而且他还有“护太子不力”
的罪名,打这场仗,彭德怀算是亏了老本。还是林彪老谋深算,宁可装病也不想参战。
而参加这场战争另外一个闷亏,就此耽误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连部分小粉红也不
得不承认的。毕竟毛泽东为了抗美援朝,把原本用来渡海的兵力都北调,整个计画搁浅,
也导致美国介入两岸,没有海空军的中共就此再无机会横渡。(所以一直有韩战救台湾的
说法)
更呕的是,其实金家根本也没多感激中共的介入。在他们的官方叙事里,对于中国的支援
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只强调金日成是如而英明神武的领导朝鲜人民抵御外侮。美国
前国务卿庞培奥在他的回忆录透露,金正恩曾表示,如果驻韩美军撤走,中国就会像对待
新疆西藏样对待北韩,“中国人都是骗子”。这段话是外交术语还是真心话,见仁见智,
但国际政治本来就是只有永恒的利益,丝毫不让人意外。其实当初中共也没什么选择余地
,中朝边境只有一江之隔,毛泽东是不能忍受美军就在旁边耀武扬威的,更不要提还有苏
联在后面颐指气使。另外,有一种说法是,美方最初还对中共有些期待,不过当志愿军入
朝之后,这个投名状交出了,向苏联一面倒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历史的走向就这么定
了。这边哈伯斯坦的讨论点到即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要看中国学者沈志华的专著

‧一个民族,两条道路
韩战的开始,虽说是金日成先动的手,但其实李承晚未尝没有“一统两韩”之志,只是美
方对他限制了手脚。而战争的结果自然对两边来说,都是难以满意的。不过当中苏跟美国
都没有想要继续玩下去的意思时,他们也没什么话语权,这是小国的悲哀与无奈。
但历史讽刺的地方在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哈伯斯坦说,金日成如果统一了韩半岛,
像一把剑那样随时威胁著日本(或反过来让中国感到不安),冷战期间,他还能像现在这样
稳稳地控制全国,打造其金氏王朝吗?反之亦然,李承晚跟韩国至少也在美军的庇荫下,
经过半个世纪之后,意外的成为人均GDP三万美元以上的中等富裕之国。
要评论这种状况并不容易。不过,历史常常都是结果论。既然当年斗争的原因是为了谁的
路线可以造就“更美好的未来”,那么,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或许是有些答案。
哈伯斯坦的这本《最寒冷的冬天》繁体版推出后一段时日,左岸也翻译了一本《朝鲜战争
》(The Korean War: A History),作者是布鲁斯.康明思(Bruce Cumings)。个人对他不
了解,据说是左派。康明斯在其著作中说哈伯斯坦曾在撰写本书时访问过自己,但书出版
之后,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哈伯斯坦对自己说的很多重要事实都没有写出来”,
所以才自己又写了一本来回应。个人读过该书,觉得康明思反应有点过头,或他没搞清楚
状况。在那本《朝鲜战争》中,他比较偏向批判一些战争对文明与人类社会的破坏与伤害
,并指责美国的一些战争罪与暴行等。但哈伯斯坦撰写本书的方向很明显是比较偏外交跟
政治上,如前所述,本书作者重点在于批判美方高层在面对战争时的决策错误,麦克阿瑟
个人的虚荣导致许多美国子弟兵的血白流等,他想写的东西本来就跟康明思的目标不同,
所以“没有被写出来”也是可以想见的。
也因此,《最寒冷的冬天》不算是一本韩战的通史作品,如果想要有更全面的了解,还是
要其他的作品来帮助。幸好,目前在华文圈这类的书也不算少,而繁体刚刚引进了一本上
田信的《图解韩战》,也是不错的选择,算是图文并茂,值得参考。
今天,我们也算是生活在韩战的遗产之中。尽管它在今时今日依然是很难让人平心静气讨
论的一场战争,各种政治跟历史纠葛充斥。而哈伯斯坦在最后引用了老兵的回忆,他们是
群曾经为国流下许多鲜血,却不曾有人铭记,甚至连自己都不愿意提的人。但他们的一些
记忆有助于大家了解当年曾发生过了何事。至于在两韩,残留下来的问题尚不曾见到有什
么解决的可能,或许维持现状是对大家都更好的方法。而台海两岸,至少我们知道,战争
绝对不是什么好选项。
共勉之。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23-02-10 11:09:00
作者: hwsh60013 (夏洛特)   2023-02-10 11:38:00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3-02-10 11:58:00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23-02-10 12:05:00
作者: Friedman (安猪火男)   2023-02-10 12:30:00
中间那段太偏袒杜鲁门了 事后看来是杜政府对共产党有错物理解无视某些先知如魏德迈的警告严重低估其威胁 甚至一度打算完全放生退守台澎金马的国府 让人怀疑杜的身边到底有多少共谍 但国府仍应自己为战败负最大责任就是了另一点疑问:共军早已警告联军若再逼近中朝边境必将反击但当真出兵用人海淹过来时麦帅和杜鲁门仍招架不住 不知美方情报人员是不信毛泽东真要硬干还是不把共军当回事?韩战前后美国多次判断错误 战争会爆发也是因为韩国接近不设防 开战后第一支救援美军也是在准备不足下仓促上阵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02-10 17:36:00
莫等待,莫依赖,胜利绝不会天上掉下来。莫等待,莫依赖,敌人绝不会自己垮台。靠天吃饭要饿死,靠人打仗要失败,我们不能再做梦,我们不能再发呆!自己的国家自己救,自己的道路自己开! .....李士英 作词中华民国军歌《莫等待》1977年
作者: qppq (爽到睡不着)   2023-02-10 17:51:00
敌人绝不会自己垮台 那我们去抱敌人大腿吧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3-02-10 23:34:00
我的感觉也是有点太二分,麦克包括幕僚群都是吹牛拍马,狂妄自大,马歇尔不会有错,出错都别人的......作者立场有点太明显了点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23-02-10 23:49:00
哈哈 战后最伟大的美国人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23-02-11 10:21:00
作者: KYALUCARD (KYALUCARD)   2023-02-11 14:12:00
想讲什麽麽又不明讲 还不如那个谁来的直白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3-02-19 21:32:00
作者: tsitned (忻)   2023-02-26 14:05:00
杜鲁门就是狗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