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像力进行一次次军事行动:台大方震华分析宋代文人“纸上谈兵”现象
在当代,各项职业分工的细分化持续进展。
比如学院分有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等。而文学院里则有中文系、外文系、历
史系、哲学系、人类学系等。每一种专业里还能不断区分出其他分类,如历史研究有政治
史、军事史、社会史、经济史等不同面向,更不用说文人与武人这样南辕北辙的区隔了。
不过在800多年之前,曾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必须听命于人在数百公里外的皇帝。由皇帝
下达的指令,透过使者传递,往往旷日费时,才能传达将领之手。
那是中国宋朝发生过的事情。
现今处于科技时代的我们,有网络、电话可以横越数千里,传递讯息到远方去。但是古代
没有这样的技术,该怎么办呢?
跑,让人骑着马狂奔。
“所以出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君主的命令还在路上,前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国立台
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方震华莞尔笑说,他多年来研究军事史和文武关系,发现宋代的皇帝和
文臣往往热衷于指挥军事,这些作为以现代的标准来看,根本是“外行指导内行”。
前线军队的行动,受制于千百里之外的命令
长期以来,宋朝军队的战力被视为相当低落,但这数十多年来,新的研究指出,宋朝军队
的战力,可能并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差劲,面对外族强大的武力进逼,仍然有攻有守。
但是宋军发动的对外战争,为何还是败多胜少呢?方震华从领导统御的角度,提出宋代著
名的军事特色-“将从中御”,他说:“‘将从中御’是指在外作战的将官,必须听从权
力中枢,也就是皇帝的各种作战指挥。过去常听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仅是一种
理想,不是现实。”
将从中御并非宋代独有的风气,在其他的朝代也有,只是将从中御的情况,在宋代文献上
留下更详细的记载。
“因此时常发生很荒谬的状况。”方震华补充:“宋朝的战争大多都发生在距离京城相当
遥远的边境,皇帝从首都汴梁发号施令,传递到前线的军队最快也要好几天。然而战事瞬
息万变,最新的战况资讯回传给皇帝知道也在好几天之后。一来一往之间,就很容易发生
军队在前线已经战败了,京城的皇帝和大臣们还在讨论要怎么进攻。”以北宋第六代皇帝
宋神宗为例,他时常透过文书或使者传递各种作战指示,也会对将领提出的不同意见做出
决断。
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军发动“五路伐夏”大型战争,由鄜延、环庆、河东
、熙河、麟府等五路出击,战斗部队加上运粮的民伕,总数当在五十万人以上。
西夏位在宋的西北边,同年四月,传言西夏发生内乱,国王被囚禁,宋朝的主战派官员相
继建议,要求宋神宗尽快发动战争。于是,在短短三个月后──七月时,宋神宗便下诏命
令军队于九月二十三日出兵,正式发动五路伐夏之战。
“如此庞大的动员,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做好各种准备,因此这场战争的基础相当不
稳固。”方震华指出,从中央到地方,要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势,各种执行细节必须
详尽规划,单靠诏令文书的往返,根本无法有效沟通。
例如宋神宗在出兵前颁布了“营阵法”,要求作战部队必须依照阵法行军。但方震华从史
料中发现,许多将领对于朝廷以文书形式颁下的阵法感到难以理解,而且演练的时间也十
分匆促,像泾原、环庆两路部队的主帅高遵裕,在出兵前一个月,才收到阵法的指示,要
求他短时间内理解,并且训练辖下将士遵循,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当李宪率领的熙河路兵马攻势进展顺利时,宋神宗马上就推翻其他四路同日出击的
原定战略,直接颁布新的命令,要求其他各路军队准备完成后立即进兵。并且曾一度想要
更换泾原路的主将。
“这场大战的整个过程,我们现在看起来会觉得非常离奇。”方震华另外提到包围西夏国
陪都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宋军,居然没有准备攻城的器械,再加上西夏军
早在城外挖掘了三重壕沟,宋军几乎没有可扎营的平地,等到夏军引黄河河水入壕,宋军
更遭河水阻隔,难以相互支援。
方震华说:“战争的过程显示宋朝对敌情缺少掌握,严重低估西夏军的防御能力和决心。
神宗在如此情势下,不但一直改变原定的战略方针,竟然下令‘若先下兴州,则灵州不攻
自破’,要求围城的宋军转而攻击西夏首都兴庆府。”皇帝对情势的估计过度乐观,也影
响了战事的走向。
大战已经结束,新的指令却还在路上
武力是政权的基础,所以古代皇帝对于战争的走向和输赢非常关注,甚至想要完全控管。
即使在无法御驾亲征的情况下,也会多方介入与干预,不可能放任将帅和军队自行其是。
由于唐末藩镇割据,军人擅权的现象太严重,让宋朝在开国后一心压抑武人和军队的势力
,并积极倡导文人治国的观念。
“心底对武夫军人瞧不上眼的宋代读书人,往往兼领作战指挥的位置。”方震华解释:“
像是宋神宗时代永乐城之战,宋军的主帅徐禧是一位文官,几乎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与能
力。”
永乐城之战爆发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起因于宋军主帅徐禧率领宋军进入横山地区
,计画修筑十二个堡寨,作为日后进攻西夏国的基地。九月初,永乐城修筑完成,西夏集
结大军逼近。
徐禧派兵于九月九日出城决战,结果一战大败,被困城中。七天后的九月十六日,神宗才
得到西夏大军来袭、宋军战败被围的报告,并紧急发出各种命令。但是永乐城在九月二十
日就陷落了,神宗发布的各项指令还在路上,未能对战事产生任何影响。
神宗与军队之间的联系不够即时,双方收到情报时,情势时常已经改变。方震华说:“战
争瞬息万变,京城里的皇帝所下的指示,对根本不能等的战场来说大多是徒劳的。且神宗
又喜欢独断,只倚重少数官僚,未能与多数文武官员进行有效沟通。”当神宗无法即时得
知战况,只以自己的想像来规划战略,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与现实的落差甚大。
方震华表示,在理解宋代知识分子时,不难发现他们有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大多数的
文人缺少参与军事的实际经验,仅从史书或兵书获取的知识,但是文人们却深信那些知识
,能够在战场上作出巨大贡献。”
用想像力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行动
另外,方震华爬疏宋代文献,发现两宋君臣对于阵法和阵图的关注远胜于此前的朝代。
阵法和阵图在宋代以前早已出现,阵法是将军队排列成某几个固定的队形,让士兵在作战
时可以有秩序的集体行动;而阵图大多是书上的纪录,绘制两军开战前,部队的行动与战
法规划。
“各种关于阵法、阵图的讨论,不仅可见于官、私修撰的兵书和类书如《武经总要》、《
玉海》等书,同时更是君臣议论军事时的重要话题。”方震华说:“不止这样,宋朝君臣
对于古代的战车和相关战术也很热衷。”
方震华指出,从北宋至南宋,不断有文武官员倡议制造战车,向朝廷进呈各种战车图式。
神宗在位期间,由于深信战车足以对抗辽人骑兵,也数度下令研制战车,使得讨论战车的
风气在北宋晚期达于高峰。
为何会想以战车对抗敌国呢?方震华分析道:“北宋建国后,西、北边适合养殖战马的地
区大多为外敌占领,难以取得素质良好的战马,使宋朝的骑兵战力居于劣势。为了对应敌
国的骑兵快速冲击,防御就成为首要之务。前代兵书与史书中所记载使用车辆作战的历史
,给予文人以战车对抗骑兵的灵感,寄望将车辆相连,形成可以抵抗骑兵的工事。”
北宋覆灭之际,为了抵御金兵的南下,官员纷纷提议以战车形成防御工事,给予士兵安全
感,避免步兵不战而逃。
但是在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救援太原的作战中,宋军制造了一千多辆的战车,希望能
对抗金人铁骑,却被金军迅速击溃,完全没用。方震华说:“实战上,部队推著笨重的战
车作战,行动缓慢,容易被敌军埋伏。一旦士兵突然遭受攻击,往往舍弃战车败走,全然
谈不上提供步兵防卫的功能。”
但以车抗骑的想法,在南宋仍不断被提出,不论官员的奏书或士人编成的类书和兵书,皆
可见相关的议论。倡议者显然相信,历史上的前例可以在现实中仿效。
“宋朝君臣在相当的程度上认为。军事问题可借由研究史书、兵书和经书得到解决,他们
深信历史知识能够在现实上发挥作用。”方震华总结说宋代部分文人相信前人的经验可以
复制于当代,以之对抗外敌。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别的管道,只能从书本去理解战争;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历史知
识过度信赖,如对于阵图的高度重视,以及关于车战的论述皆是。
方震华强调:“部分宋代读书人相信书本知识,更甚于实际的经验。以致于他们的军事议
论,往往不是从实际经验出发,而是汲取于书籍纪录的结果。宋代对外作战多次遭遇挫败
,并非仅是军队战力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影响之后的结果。”
方震华认为研究这些相关史料,不只可以增进对宋代军事历史的认知,更有意义的,是了
解了宋代文士如何看待历史知识的现实功能。他提到:“相较于现代人,宋代文人显然更
相信“历史”的实用性。这显示不同时代的人看待历史知识的方式不断在改变,历史学因
而成为持续变化与发展的学科。”
研究来源
方震华(2002)。北宋中晚期文士对武力的定位(A.D. 1022-1126)。科技部专题研究计
画(新进人员研究计画)。
方震华(2017-2018)。宋代兵学与军事政策。科技部专题研究计画(一般研究计画)。
方震华(2020)。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0013/fullpage
宋军之败
是因为将从中御,但讯息又传递太慢吗?
说到"将从中御"
康熙不也搞了笔帖式情报网
听说军报传递很快,让他能在宫中运筹帷幄指挥战局
但清朝的马有比宋朝的马快多少吗?
其实宋朝清朝驿站系统传递速度不会差太多吧?
所以说到底还是宋神宗军事方面太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