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书商的读书笔记又来了,
再次回头去找史大将军 XD
内容仍然来自于史大将军自传
("It Doesn't Take a Hero: The Autobiography of General
H. Norman Schwarzkopf"
台湾地区由麦田出版社翻译代理
"身先士卒:波湾战争美军统帅史瓦兹科夫自传"
)
以下是1980年,已晋升为准将的诺曼,终于从夏威夷“逃”出来,
前往驻地为德国曼兹(Mainz,或称美因兹)的陆军第八机械化师,
在师长李赛 (William J. Livsey)少将麾下,担任副师长
(assistant division commander)
[不只战车要保养 直升机也要]
我到德国还只有一个月的一天下午,李赛把我叫过去,然后表情夸张
地说:
“我真的一点辙也没了。”
"I'm at my wits' end."
他交给我一张电脑报表,上面显示各营的战备状况。
陆军对于部队战备的评估分为 C-1 (完全战备) 到 C-5 (没有战备),
这种评估列入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营已经完成哪些种类的训练、
它的装备状况、人员是不是足额等等。
“你看看航空营”
"Look at the Aviation Battalion"
李赛说。本师有少数几个单位得到的评估不是C-1,航空营就是其中一个
。事实上,我仔细阅读报表后发现,航空营根本从来没有得过C-1,
而使这个营一直走不到C-1标准的,是它的直升机保养。
我说:
“我想我懂得你的意思了。”
"I think I see what you're getting at."
“我要你研究那个营的保养计画,找出毛病而且加以改正。”
"I want you to study that maintenance program,
find out what's wrong, and fix it."
从他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我有一种世界末日将至的感觉。
As I walked from his office I had a feeling of impending
doom.
我才刚开始学习战车保养,根本连打开直升机保养手册的时间都还没有。
I had barely begun to learn about tank maintenance—
I hadn't even had time to open the manuals on helicopters.
[见证诺曼奇蹟的时刻]
我做了些速读后发现,要得到C-1的评估成绩,一个营的直升机必须至少
有百分之七十五是每天都在飞的。
然后我前往航空站开始问问题。我与营指挥官、保养官、几个排的排长、
以及技术机工人员交谈,设法找出何以有这么多直升机不能飞的原因。
经过两个小时的谈话,我发现有几个人都提到百分之七十的标准。
“为什么每个人都说百分之七十?”
“Why is everybody talking about seventy percent?”
我问营长。
他迷惑地看着我,然后说:
“长官,那是保养标准规定。”
“Sir, that’s the maintenance standard.”
原来情形是这样的,对于该营使用的“慧式”(Huey, UH-1 "Iroquois")
直升机,陆军部规定必须全营有百分之七十的直升机,每天保持飞行才算
“可以接受”。
显然,这个较高的战备标准是五角大厦内非陆军的单位订的,而他们还没
有把这个规定通知陆军。
我对营指挥官说:
“我们现在就改变这个标准。
不要再让你的部下谈什么百分之七十。
我要你做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标准。
我们这个师唯一重视的就是战备,所以你必须做到。”
"We're changing the standard.
Don't let your troops talk about seventy percent
anymore.
I want you to shoot for seventy-five percent.
The only standard we're interested in
in this division is combat readiness.”
他最初的反应是,甚至连维持每天百分之七十的直升机起飞已经很难
。不过不到一个月,他的营已经拿到C-1。
李赛起先以为我是亚伯特・爱因斯坦再世。他心想我一定仔细研究了
航空营的保养惯例,发现技术人员在调整涡轮机或什么的过程中犯了
些小差错,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当我向他招认我不过是提高了过关标准而已之后,他大笑。
[感想]
大笑咧~ 航空营快要哭出来了 (?)
从此,诺曼的头衔似乎成了“后勤魔术师”,而这个故事也被一再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