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 引述《qlz (())》之铭言:
: 在三国版khara大也有说过,
: 这种上中下三策的描述,
: 用于料敌的时候,谋士一定说敌方采下策,这样才显的我方胜算十足。
: 所以有一半的场景对方采下策。
: 至于己方进言的时候,
: 如果主事者采上策可能记录者就认为中策下策是烦文,干脆不纪录,
: 所以也很难找到记录。
: 我找了几天,勉强符合的大概只有杜牧提出的藩镇对付策略
: 上策自治,中策取魏,下策浪战。
: 最后唐文宗应该是采取自治策略没错,但是有没有真的达成自治就难说的很。
又找到一个,
不过这是宋徽宗自己的主意:
宋命太师童贯为宣抚使,以蔡攸副之,勒兵十五万巡边,下诏复燕、云故地,仍以
三策付童贯:如燕人悦而取之,因复旧疆,上也;燕王纳款称藩,次也;燕人未服,
按兵巡边,下也。
最后应该是采上策,招降郭药师,但是结果满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