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战争的陆军与同时期的清军 [4]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0-10-05 07:31:44
半岛战役的攻防之争
1862年春,北军大将麦克莱伦走水路进行大幅度的战略迂回,企图自维吉尼亚半岛趁虚攻
入南军防线后方,直捣里奇蒙。然而执行上的困难导致半岛战役初期北军就受到严重阻挠
,经过一连串的交锋以及南军易帅再战,北军终被击退。
经过第一次牛奔河战役的震撼,北军在东部战场上重新整顿,以波多马克兵团作为野战主
力,此兵团北卫特区、南剿反贼,得到联邦政府的优先换装,资源不虞匮乏,训练也领先
西部战场的战友。
半岛战役中,麦克莱伦一直不愿贸然强攻南军工事,而倾向于侧翼迂回,或是以重炮与堑
壕的正规攻城法突破;南军则试图集中兵力于局部战场,以侧翼迂回和人数优势进行奇袭
,希冀将北军各个击破。由于双方指挥与后勤的不足,执行都出现困难,结果北军踟蹰不
前,未能有效把握机会;南军虽最后终于把北军逐回滨海阵地,却付出高昂的死伤代价。
波多马克兵团的火力优势
在联邦政府的大力挹注之下,波多马克兵团在1862年春季已经有过半的步兵装备线膛枪,
炮兵也绝大部分都装备着新一代的火炮,包含十二磅“拿破仑”炮、十磅派罗特炮和三吋
线膛炮,且很早就组织起炮兵预备队。相较之下南军北维吉尼亚兵团此时仍只有四成使用
线膛枪,炮兵也仍装备相当比例的落伍火炮。
虽然麦克莱伦以贫攻和情报掌控不足备受批判,他的防守思维却是相当正确的走在潮流上
。西点军校巨擘马汉──海权论作者的爷爷,当时最负盛名的美国陆军理论家──相当推
崇野战工事的效力,反对自开阔地强行进攻,讲究迂回包抄,影响了麦克莱伦的观点。半
岛战役中,北军即积极修筑工事,造成南军屡次攻坚的惨烈伤亡。
在关键的马尔文岭战役中──此役乃七日战役的尾声──北军集结高达两百余门火炮,包
含炮兵预备队的重炮,死守关键的阵地。相较之下,南军于不断的追击中已显紊乱,未能
有效运用本就呈现劣势的火炮,结果炮兵陆续在驳火中败阵,坚持以步兵冲击的结果是徒
劳。
南军战术机动与协同之缺失
虽然已经练兵约一年,欠缺实战经验与相关技术仍导致南北战争的双方部队在师级以上的
协同相当匮乏,部队的机动能力也基于指参系统的落后而难以提升。
相较于麦克莱伦的踟蹰,南军则于七松会战和七日战役轮番猛攻,惟攻势的组织能力显示
出严重的缺陷,包含侧翼夹击迟迟无法兑现,各兵团进攻零散不整等等,只因战略规划的
成功和北军情报失误,才争取到战略上的目标。
石墙杰克森的河谷作战
1862年的雪伦多亚河谷战役被惯称为“杰克森的河谷战役”,他将机动作战的艺术升华至
一个崭新的境界──虽然北军的指挥失灵与人事混乱大概才是造就其威名的主要因素,也
不损其辉煌战果。
杰克森以劣势兵力与装备,竟能将来犯的北军击退,凭借的主要是集中兵力将分散的敌方
各个击破,并且善用地势进行快速的运动与攻防。北军试图自外线分进合击的追剿,多遭
杰克森利用地形分割战场破解。
杰克森的河谷作战展示出南军在1862年,已经有机会达成师级的战略机动,但是当杰克森
奉命南下参加半岛战役时,其表现只是差强人意,显然在军以上的层级,指挥系统仍有待
改善。
骑兵的初步运用
南军骑兵悍将史都华于半岛战役中,成功展现出骑兵应该发挥的效力。他率领着北维吉尼
亚兵团的骑兵旅,几天内环绕波多马克兵团主力一整圈,取得北军部署的丰富情报、并扰
乱了敌军的后勤交通线。
南军骑兵在战争前期掌握先天优势──南方人较多习于马术,正规军的骑兵军官也多数加
入南军──而李将军同意集中多数骑兵让史都华运用,更使得南军在威力侦查与奔袭方面
抢得先机,盖北军此时尚无集中骑兵作战的意识。无论如何,这个阶段的骑兵规模仍有限
,影响力还未臻巅峰。
伯尔丹的狙击兵
内战爆发后,联邦政府迅速核准组织两个射手团,由伯尔丹上校领导和组织,是为南北战
争中的联邦精准射手之滥觞。伯尔丹射手在半岛战役时正在换装夏尔普斯线膛枪,这是一
款南北战争中最普及的单发后膛枪,铁瞄具刻到八百码,所以狙击手精锐还会用上瞄准镜
──1840年代的技术突破使光学瞄具已能达到放大二十倍。
相较于线列步兵齐射往往消耗上百发子弹才能击中一人,狙击手的命中率大概在三到五成
左右。在马尔文岭战役时,联邦狙击兵耗尽了弹药而被迫退出前线,但他们已经给予南军
重大杀伤。
南北战争的狙击手有别于过往,凭借著先进的科技,他们已经能够对远距离的炮兵构成重
大威胁。半岛战役时就有不少南军炮兵与牵引火炮的马骡遭到杀伤,狙击手也能对炮口射
入多发铅弹以破坏其使用。
同治元年的清军
1862年春夏季的太平天国战局,焦点在曾国荃的雨花台战役,李鸿章也甫率领淮军抵达江
苏增援。湘淮军此时仍与过往无异,主要使用小枪、抬枪、劈山炮,以及水师的大炮──
说是大炮,在欧美眼中只是最轻级别的野战炮;淮军在抵达上海后开始引进洋枪,不过数
量仍甚少且是滑膛枪。
湘淮军因此必须仰赖防御工事和成熟的师级指挥来对抗太平军的洋枪洋炮,其工事构筑的
能力和半岛战役时的美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很早就习于攻势构筑,不易被太平军的
步兵冲破。无论如何,火力与其他科技的劣势代表清军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相较之下美
国南北双方仍在探索自身潜力,清军要力求追赶,就只有引进先进军备一途。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10-05 07:47:00
推一个请问,有此一说,清初就有来福枪(称为缠丝枪),请问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何我们很少看到湘淮军使用的纪录?当时南北军应该来福枪普及率比西欧诸国还要高巴,虽然也只有四成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0-10-05 08:28:00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10-05 08:37:00
都1860了,欧洲也没人均来福前膛?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0-10-05 11:25:00
1866普奥战争中 奥地利也已经大量使用来福前膛枪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10-05 12:05:00
旧式前膛枪也是要用纸药包,造谣也是能造谣在旧枪上,何必针对新枪?
作者: suaowilliam (苏澳威廉)   2020-10-05 12:17:00
前膛枪不需上油润滑?话说,sharpshooter一词似乎就是源于内战的这些神射手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0-10-05 13:33:00
作者: LI40 (WanNiang)   2020-10-05 19:27:00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0-10-06 00:28:00
推说真的不只麦克莱伦 当时大多数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将校 在战场上都在寻求一个完美迂回的机会 不成功就是看怎么撤退把战场当成绅士对弈的后果就是把士官兵送入屠宰场不断的牺牲空耗
作者: baelrog (贝尔罗格)   2020-10-06 04:52:00
但是完美迂回的死伤应该还是比正面用人命去填的少吧?
作者: suaowilliam (苏澳威廉)   2020-10-06 08:50:00
楼楼上的意思大概是不速战速决导致战争拖长死更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10-06 11:55:00
chewie说反了,麦克莱伦就是不想伤亡太大去正面硬干南军,才被林肯解职的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20-10-06 15:01:00
那就是战略见解的问题囉,你在和敌人跳恰恰追求完美战机,但上级只想要堆尸暴力破解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10-06 19:49:00
但上级也不见得是错的比如战场迷雾下 判断对方增援快到现在强攻对方阵地 可能比较有利敌方增援补给到了以后 反而难啃反过来就是我方增援补给快到了当然该龟一下不要冒进等优势兵力再靠兰开斯特平方律碾对手那比华丽战术技巧更有效率堆尸暴力破解某些时候也许是最佳解L度大起义证明快速澄清破解谣言的重要性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0-10-06 23:35:00
可能我的意思不够清楚 麦克莱伦是不想增加眼前的伤亡 不断寻求完美包围迂回的后果就是一直无法产生决定性战局 导致战争不断延长 牺牲只是前仆后继的越来越多 一场七日战役导致战争又延长了三年 反观被冠上屠夫之名的格兰特在必要之时并不害怕把士兵送上必要的第一线就正面战线 甚至小败后也不急着脱离战场寻求无谓的整补 我是这样的意思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10-06 23:47:00
不,战争的长短跟伤亡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越战十几年也不过死五万多人呀!我认为战争拖长,对最高领导人的名望有伤害,所以林肯不希望拖下去,这样他会背负一个恶名甚至南北永久分裂,这样林肯就会被说成是害国家分裂的罪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