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jsizmmy (pigChu)
2020-08-17 01:05:16推 overno : 以国府的工业力来说,很难支撑重砲的维护与后勤,后见之明,国府应该
引进并大量生产120迫击炮取代105以上的重砲
→ ja23072008 : 20mm反战车枪还是太复杂太贵而且功能单一。能普及M2重机枪就好了
,防空反甲反步兵反资材
这就要实际看淞沪会战时国军武器弹药的消耗跟生产实际情况才对,下面引用一段话:
缺少重型装备,国民党陆军便不能对日军实施有力的攻坚作战;蒋介石又要求中国军队
实行“固守阵地,坚忍不退”的战术,而低命中率地使用轻兵器与少量火炮来抵御日军
空地联合的进攻,结果只能使国民党陆军的抵抗付出更高的代价。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
,中国军队就以“牺牲十人换取敌人一个伤亡”的比例牺牲了三十万精锐部队,不少国
民党陆军部队“甚至尚未发现敌人,即已死伤惨重,参战三、五日即须后调整补”。
激烈的战事与错误的战术更导致了国民党陆军武器装备的巨额损耗。
淞沪一役,国府战前所积累起来的外国装备尤其是德造兵器几乎损失殆尽。第二集团军
在台儿庄战役中仅在十五天之内便消耗了步、机枪弹3,828,027粒、迫击炮弹25,127颗、
七五山炮弹(即口径为75mm的山炮炮弹,下以此类推,不另作说明,笔者注)460颗、手
榴弹51,720枚。据国府自己统计,截至1938年12月,国民党陆军武器弹药的损耗总量为
:步枪311,000枝,轻机关枪18,500挺,重机关枪4,000挺,迫击炮1,300门,山、野、重
炮660门,步、机枪弹7.2亿粒,各式炮弹346万颗,手榴弹730万枚。
武器弹药既然有巨额的损耗,也就得有相应的补充。
国府于抗战初期陆军装备建设的唯一任务便是获得足量的兵器以填补战场上的损失。国
府的武器弹药储备本来就少,而抗战爆发后,各主要兵工厂奉国府令纷纷往大后方迁移
,国内的兵工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兵器产量根本不抵损耗量:1937、1938年两年间,国
府总共只生产出了步枪123,330枝,轻机关枪3,600余挺,重机关枪700挺,
迫击炮1,700余门,步、机枪弹289,260,000粒,
各式炮弹55,350颗,手榴弹1,680,000枚,山、野炮则几乎没有出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章慕荣,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
5年8月号,总第九十期。
由引述的文章延伸,以我的看法是,迫击砲的产量跟消耗量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实际上
对重型武器及砲弹上的缺少,则是连生产都不够的程度,
国军该生产的不是轻武器,而是重武器才对。
此外,以当年的尿性,迫砲很可能会是拆解后由人去携行,
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长途跋涉(别忘了迫砲有多重.....)
我为什么会知道,是因为直到前几年都还在玩人体扛迫砲远足这种东西,然后以此为骄
傲还乐此不疲....
迫砲多,用的好,可以很有效的支援步兵作战,德三子的步兵火力支援也是靠步兵营的迫砲。没有足够的通讯器材,没足够的砲兵观测工具,造再多的重砲也是打不准的,而且砲兵镜这东西,当时的中国又无法生产。方先觉在衡阳,因为背靠弹药库,部署很多迫砲,让日军
迫砲大概就自己能用 但不能跟对方炮战人家有野战榴砲山砲的 打比你远比你准选投资迫砲是运力与砲钢科技不如人时至少还有砲可用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7 12:52:00以国府的工业力来说,要准备,生产足够的重砲及相应弹药根本不切实际,而且缺乏机动车辆,这些重砲不是难以转进,不然就是被日军掳获,反不如多生产120mm迫击炮取代重砲(特别强调是要多生产120口径以上的迫击炮)
连自己贴的资料都没看懂,在轻兵器弹药武器都无法满足的情况,还要求生产重火力,只会死更惨。
作者: skytank (蔺冻最 屌雅没) 2020-08-17 14:23:00
中国工业能力连把役龄人口征召到武装成轻步兵都力有未逮松沪会战以西方规模来说只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一个几十万人的会战结果几乎榨干中国所有最精华的军力西方国家普通一场战线都是上百万人在冲杀五亿人口的中国居然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就几乎赔光身家只能说工业都催不出来,还去发展重装备不是本末倒置参考youtube有个玩家叫沃芬狮,就用HOI4去模拟中国抗战
不要以为反砲兵是很简单的事,第一你要能观测对方从哪打来的,第二能找到对方位置,第三要能打中。以国府当年的能力,给它重砲也是办不到。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7 15:18:00HOI4国府的重点就是不要升级太快,免得产能不足,基层部队连枪都不够用,更惨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8 21:48:00生产120迫击炮,是至少军队实战时有火砲可以用,而不是只有帐面上好看,但走不到,也没砲弹的重砲,不然直接开大绝,让国府有生产4号战车横扫日军算了
作者:
allenthu (跟世界说掰掰)
2020-08-18 22:21:00叫兵拿手榴弹和迫砲去打不是有智慧但算是最符合当时后勤能量,玩精准重武器砲击很吃科技力和操作人员教育程度,当时连识字率都不普及,国民政府没那能耐玩也没后勤,轻武器手榴弹和迫砲搭配好的战术如韩战志愿军也是能让敌人头痛
操作重武器的条件在当时全面不足。砲兵从曳兽、生产、人员、补给等所有层面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