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新书 淞沪会战-德国军事顾问呈德陆总部

楼主: moslaa (万变蛾)   2020-08-14 09:37:56
以下转自 老战友工作室FB
书影
https://i.imgur.com/Unay4X5.jpg
今天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纪念日,83年前的今天,国军主动向驻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
战队防区发动攻击,揭开了二次大战以前,在东亚地区所发生的一场空前的海陆空三栖大
战。
老战友即将推出新书:《淞沪会战-德国军事顾问呈德陆总部报告》。本书为德国军事顾
问团回国后,所撰写之淞沪会战全般经过及其经验教训的正式报告。民国27年7月,希特
勒为了维持三国轴心同盟的地位,决心放弃中华民国,下令在华协助中华民国国军建军备
战、并参与实际抗战业务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全员返国。他们在回到德国以后,奉德国陆军
总部之命,将在华的活动与使命,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的全般过程,汇整各个人士的回忆
与见闻,撰写成本报告。
淞沪会战被当时的西方媒体称之为“德国战争”(The German War),此应指德国因素在
国军中所发生的影响,具体转换为实质的指挥管制作为以及各阶层部队之战斗行动。头戴
M35钢盔的国军部队,操作德造战防砲、各式防空火砲,以及德造重型榴砲。加上为数众
多的德国顾问分别进入各级司令部内,襄助国军指挥幕僚策定作战计画,因应战局变化,
“德国因素”在本次会战中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作用。
上述的总总,都在这份《德国顾问呈德国陆军总部报告》中有精要完整的纪录。读了本报
告之后,我们才赫然发现,德国顾问介入淞沪国军实质之指挥作战事宜,竟是如此之深。
而德国顾问在文中对于淞沪会战的描述,更是远超越国军方面的官方记载,不但扼要详实
,其涉及层面之完整,观察之敏锐与视角之独特,绝非国军当时将校之素质所能体察。因
此本报告是一份相当珍贵之淞沪会战战史文献,极富价值。今日老战友滕昕云博士将全文
翻成中文,即将于近日付梓发行,敬请各位战友们期待。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08-14 09:55:00
但没想像中有效果,以多打少,打了十天,没拿下上海。法肯豪森砸了自己招牌?还是,德国人那套只适合德国人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20-08-14 10:09:00
有德军,赞
作者: mimi1020b (法海不是不懂爱)   2020-08-14 10:14:00
不知道德国人的观点是不是和之后我们得到的一样在上海租界 这边不能打 那边不能打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要)   2020-08-14 10:18:00
一开始德国人的不是建议应该要在北方逐线抵抗而非在上海租界开战
作者: afv (魁羽)   2020-08-14 10:24:00
毕竟国军买的德国重武器数量太少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20-08-14 10:33:00
37年唷啊我想到1937了。平常没在用民国纪元思考近代史我的理解是德国顾问只负责战术及执行战略各方面,但是“要不要打淞沪”这件事是顾问团能置喙的吗?看起来都是国民党军决定要打的?
作者: neuralandre (七彩喇叭手)   2020-08-14 10:44:00
德制师也就那两个,是能起多少效果.....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8-14 12:26:00
德国顾问是建议苏杭江南等水道复杂环境,对国府只有轻步兵的,抗衡日本摩托化部队的劣势较少
作者: Trud (劳动报)   2020-08-14 12:26:00
一个整体是中世纪的国家,能打这样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了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要)   2020-08-14 12:54:00
江南水道对拥有大量渡河工兵器材的日军根本不是问题国府在813前的空军调动,大部份也是在北方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8-14 13:02:00
能解决 也仍是麻烦阿 相比北方平原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08-14 14:00:00
36、37、88师打上海的那10天,日军又没办法用舰炮支援。用上舰炮是松沪扩大战事后,双方几十万人在周围打了起来
作者: higger (朝乡而行2016)   2020-08-14 17:25:00
这场太丢脸了我不想研究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08-14 20:39:00
太丢脸就不研究,那中国近代史不就不用玩了???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4 21:48:00
以国府的工业力来说,很难支撑重砲的维护与后勤,后见之明,国府应该引进并大量生产120迫击炮取代105以上的重砲另外多买20mm反战车步枪的关键零件,并大量生产(反正日本战车皮薄)像ZB-26能国产,就帮助很大,甚至是仿制掷弹筒,也帮助很大另外,使用锥形装药弹头的PIAT也很适合当时没火箭技术的中国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8-14 23:27:00
战前钢铁产能连印度都是国府10倍开战以后产能还几乎腰斩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20-08-14 23:40:00
印象中国军德装师的火砲密度远输正版德意志1936年制步兵师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20-08-14 23:49:00
记得有说日本是在128事变中吸收教训所以在淞沪时配置较多工兵渡河器材,所以表示128日军行动是有被水网限制那国军以此推断在水网对抗日军较有利很正常事实上也没错,如果要在大平原跟水网跟日军作战,当然还是后者对国军较有利另火砲远输德军正规师没错,150mm在德军是师级就有配置的火力,但国军是军委会同意才能调用的等级,又记得淞沪时即使那3个师火泡也没满编,好像只有36师有达到预定编制火砲(75mm)数,另两个师忘了是没满编还是根本还没到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20-08-15 08:35:00
120破砲并不适合长途携行...
作者: ja23072008   2020-08-15 09:04:00
楼上搞错了吧,M-30全重305公斤,M101全重2260公斤,怎么是前者不易携行。20mm反战车枪还是太复杂太贵而且功能单一。能普及M2重机枪就好了,防空反甲反步兵反资材,抗日神器非它莫属。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20-08-15 12:01:00
看德国帮建的工厂基本都要到1939年完工就知道,淞沪时国军重武器根本不够用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08-15 12:36:00
PIAT用过都说烂,真的配发到军中,我看被弹断肋骨受伤的中国士兵,会比日本战车兵还多
作者: savvik (Essay)   2020-08-15 13:14:00
瓜岛战美军都还抱着M1917, M2不够用啦......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5 17:32:00
中国没火箭与无后座力炮技术,德国铁拳的科技研发不出来,不用PIAT的弹簧射,难道用神臂弩发射锥形装炸药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08-15 18:56:00
组三弓床弩射的更远XD 干脆设个床弩军好了XD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8-16 13:31:00
AOE2,中国弩兵升级到顶是射锥形装炸药??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20-08-16 13:39:00
当时国军有李文斯抛射砲,淞沪会战也有使用,能替代迫击砲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