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ur.com/m4yTWeX
翻了一下1944 War Instruction有提到一些对于机队的指示
关于在友军舰队附近进行任务的飞机们有两点指示
1、舰队没要求你靠近你就别跑进防空炮射程内了,此种情况下避免误击的责任在于飞
机身上,别乱飞就不会打到你
*补充一下根据Doctrine 防空炮对敌大约12000码开始射击
2、舰队如果要求飞机进入防空炮射程内,必须基于舰队对于友军机队的存在有认知,
此时发生误击,责任归咎在船身上。不过建议飞机别随便乱机动,以免误会。
进行拦截时
https://imgur.com/HHt9FPy
1、飞机会尽量在防空炮最大射程外进行拦截作战,一旦友军火力变得太强就放弃攻击
结论:基本上就是划分作战空域、听从舰队指挥
此外
https://imgur.com/WeIe8FZ
识别友军飞机的方法:独特的编队,带有独特标记的涂装,特殊动作,轮廓识别,信号和
飞机IFF
*补充一下,出自佛里曼的Anti-Aircraf Gun 虽然我找不到怎么避免友军误击的详细记述
,但是作者有提到一个例子
https://imgur.com/saqGPhh
例子是英军有独特的识别标记,在机翼和尾部涂上黄色,使友军误击的量降得很低。
二战无论英美海军都有很强的对空射击指挥 也是有效降低误击的能力
这点版友推文就有提到了 其实大家推文能说的应该差不多说完了
补充一下版友推的VT没那么神这件事
主要是VT只能用在大口径高砲上,二战时海军就只有127能用
当然,跟普通127相比效果是很显著的
https://imgur.com/rZINo7q
陆军不清楚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20-03-24 09:03:00
赞赞
VT信管的砲弹不便宜,而且是用一次就没了,还得要注意VT信管的砲弹不便宜,而且是用一次就没了,还得要注意电池不能没电。美国陆军当时在信管研发上排第三顺位,90高炮拿到的时候,已经是1043年下半年的事情了。陆军野战砲拿到的时间可能差不多。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20-03-24 10:13:001943? 1043??
作者:
wellwest (好吃的炸虾天妇罗)
2020-03-24 10:19:00以为防空砲射程只有6km 波佛斯跟奥勒冈真是两大门神
作者:
fetoyeh (小叶)
2020-03-24 11:05:00请问一下图表里的R.P.B.是代表什么意思?啊等等 那个好像只是代表撃杀总比例
VT算是当年的高科技产品当年18美元 几乎二战前士兵月薪可想像把大量手机科技产品往上打或者说手游顶级课金弹美国富到流油+国家机器动很快才能这样喷
美国好像自己有试过用同频率的信号提前引爆vt信管的尝试?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说我一脸被劈样)
2020-03-24 15:40:00某个空想二战有画过发讯号干扰正常VT引爆机制
那也是二战英美电子技术领先才谈得到盘子价课金乱弹 换苏联仔集体卖裤子也课不了
作者:
edison (edison)
2020-03-24 17:04:00二战后有些砲兵的空炸信管就用类似的原理在近地时引爆弹头然后美国(?)有出电子反制装备,让弹头还在高空时就引爆
but当时大多数还是用延时引信吧,疯狂射iphone也只有老美干得出来wwww
射iPhone 这招好像直到越战才正式吃一次苦头?
作者:
wellwest (好吃的炸虾天妇罗)
2020-03-24 20:35:00对军工复合体系来说射iphone反而才能发大财
美国用B-17直接测试,的确可以用干扰提前引爆,而且他们认为德国人如果知道,可以很容易做出干扰器陆军的野战砲也有使用感应信管,只是当时发展顺位比较低其实感应信管最初是英国人的主意,电子零件还是和美国采购的
这种东西感觉像是电子战的前身了 所以个人觉得导引兵器这块 二战的英美到了后期不必过于担心反制问题 因为反制自然可以反反制 而经历过欧陆本土防空战的英美早在英国夜间轰炸附属的电子战中稳站上风(无线电干扰 箔条立于技术高点上 说到干扰导引啊...英美只会比别人更懂
作者:
swatteam (Kimi Chen)
2020-03-24 23:18:00比起VT 真正的杀器是普及化的波佛斯跟上面的陀螺仪瞄具
干扰丝其实很快就失去大半的效果,无线电或雷达干扰,双方互有高低,不过,德国在雷达干扰方面,比较吃亏于干扰机的数量跟不上需求。
作者:
Piin (过去 现在与未来)
2020-03-26 08:24:00海军最小的VT是三吋
小型化技术的延误,英国先要求4.5吋舰炮的信管,美国在研发时遇到不少问题,后来把成果转到自家的五吋砲弹上,然后才有进一步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