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使用的射击火器多以“铳”为名,明朝中期单兵使用的火器是将短管的
火门枪装在长柄上射击,大多称为“神鎗”、“快鎗”、“火鎗”等等。
https://i.imgur.com/5Ng89Bm.jpg
[图]万历年间的《大明会典》列出明孝宗弘治(1470年-1505年)前后,工部
制造的火器种类。出自哈佛燕京图书馆:
https://iiif.lib.harvard.edu/manifests/view/drs:428230858$44i
嘉靖年间西方的火绳枪传入,大多称为“鸟铳”或“鸟嘴铳”,唐顺之、戚继光
等文武官员均视之为战阵利器;万历年间赵士祯又获得“噜蜜铳”(鲁密铳)。
明末时,火门枪与火绳枪仍并存使用,前者常见称为“鎗”,后者常见称为“铳”
,偶尔也能见到称为“鸟鎗”。
https://i.imgur.com/VLs1dGx.png
[图]赵士祯在《神器谱》说明他研究了鸟铳与噜蜜铳,再改良制造出掣电铳。
https://i.imgur.com/MavRSv3.png
[图]崇祯年间范景文的《战守全书》列有掣电铳与火鎗的示意绘图。
清朝淘汰火门枪、采用火绳枪,初期仍大多称为“鸟铳”,大约到乾隆时已常见
称为“鸟鎗”,之后逐渐形成通称,例如嘉庆年间的《钦定兵部处分则例》、
《钦定军器则例》(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89769.cn/page/n38 )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