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萨尔浒的讨论串曾提过,中国在清末引进近代西法练兵,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
、东北军也编译各国战术、战略等等军事书籍。国民政府身处内忧外患,亦努力吸取
国外经验,军事委员会于1928年成立了训练总监部,设有“军学编译处”,积极翻译
日本、德国、苏联的各兵种操典、教范、战斗纲要等等;而陆军军官学校也印行各国
军事译本用于教学。
例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于1931年翻译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9年版的《战术学教程》
;训练总监部审定了日本1924年版的《阵中要务令详解》。广州分校于1930年翻译了
德国国防部1921年的《联合兵种之指挥与战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于1932年翻译了
该书的1931年版本。训练总监部于1931年翻译苏联1929年版的《劳农赤军野外教令》
(从日文版翻译);军事委员会于1940年翻译1936年版的《苏联红军暂行野战教范》
等等。
https://i.imgur.com/G4YoQsm.png
https://i.imgur.com/lWwggij.png
这时期的军事教育研究可以参考邝智文的《民国乎?军国乎?: 第二次中日战争前的
民国知识军人、军学与军事变革,1914-1937》。
在二十世纪三○年代前后,日军、苏军、德军、美军的教范中,对于步兵行军的速度
叙述都大致相同:
‧大部队行军每小时为3~4公里,轻装/小部队行军为5公里
‧小部队轻装急行军为每小时6~7公里,亦可达8公里(持续运动不超出一小时)
‧一昼夜之行程,通常为8小时,为24~32公里
‧强行军为增加行军时间,通常为10~12小时或以上,为50公里以上
‧强行军须选定特别时机,不可轻易实施
步兵行军时需要考量出发准备、中途休息、吃饭、宿营等等,大部队还有后勤单位、
行军长径等因素。
共军步兵也不例外,1947年的清风店战役共军以强行军包围歼灭了国军,担任晋察冀
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在回忆录提到:
我们正常的行军速度一般为每小时十华里。现在情况异常,这样的速度显然不行
,要强行军。强行军的速度,每小时可达十四华里。但是连续强行军很难按这个
时速计算。因为四个小时以上总要吃点东西,十几个小时以上总要有点休息的时
间。就算我们的战士不吃不喝不休息赶到预定战场,巨大的体力消耗是很难保证
战斗胜利的。(《杨得志回忆录》396页)
依据共军当时报导,先头部队于33小时之内走了两百多里路拦截住国军,各路部队则
于两天内陆续抵达包围。战后统计共动员了近十万名民工、九千余头牲口、三千余辆
大车,提供部队熟食饮水、弹药粮草运输等等后勤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