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mcin2100 (划过天空的火流星)》之铭言:
: 最近有研究一下长平之战
: 根据各种史料的推论,长平之战就大局而言
: 打的是后勤消耗战
: 秦国的后勤补给是开挂等级的,至于赵国的国力比较衰弱
: 后勤粮草无法支撑持久战,所以长平之战比的是两个国家的实力
: 因为赵国最后无法支撑在前线大军的粮草
: 所以赵王才要求速战速决换掉廉颇改成赵括
我觉得主帅换成赵括,是在秦国主将还是王龁的大前提下。
秦国缺粮问题远比赵国严重多了,
要是赵国缺粮到极致,管你主将是不是白起都得冲锋送死,何必严格保密?
表示赵国是有选择性的,白起的威胁性>>>>>赵军的饥饿。
赵国的情报,白起跟秦王不和,白起担任主将的可能性几乎不用考虑。
所以赵王才敢不保密的阵前换主将,
要说是秦王操作手段比较细腻,不如说秦王除了换白起没别的招可用。
秦赵谈和,假如秦国有明显优势,也应该是赵国主动割让城池请秦王停战。
但双方却是站在平等立场眉来眼去,
后人解释,秦国是故意让其他各国不帮赵国,这是用胜利结果论倒果为因。
邯郸包围战,秦军被五国联军大败,怎么秦国怎么不用外交求和谦卑再谦卑呢?
所以逻辑上说不通。
: 赵括只是依照赵王的命令行事
: 至于为什么赵国内部一堆人反对赵括为将,这个我不知道
: 难道除了赵括,赵国没有其他将军能打了吗?
论资排辈来讲,有战场经验的将领看到廉颇,都要倒退到海边去了。
学长学弟思考逻辑相通情况下,赵王还真找不到敢跟廉颇思考方式相反的人。
赵括0经验社会新鲜人,搭直升机从实习生变百万总经理,
他老爸总得给社会一个交代吧,
纸上谈兵只是哀求,我儿子很笨,他犯错请各位学长鞭小力一点。
其实赵王的思考是对的,在优势兵力猛烈打击下,王龁没办法挡住。
重点只是找个“听话的棋子”执行这个计画,
以赵括老爸的辈份跟声望,也足够堵住赵国其他将领的嘴。
: 对岸有人推论,长平之战赵国无论是派谁去打都是必败无疑
: 就连现代的名将穿越古代去打,也是输
: 长平之战,赵国是输在国力不足..无法打消耗战
: 请问各位看法如何?
国力不足,
那国共内战国民党抗日名将都被打共军打假的。
难道中共的各项条件都优于国民党吗?
我反倒觉得是历史家诠释历史的方式,
让我们眼界只能侷限在某个范围,而不能看到全貌。